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晓客

对联理论与创作中的若干“误区”

[复制链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是语言强调节奏感,并在相邻的节奏点平仄间用,而上下句之间的节奏点则平仄相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种方式,前者为“韵”,后者为“声”,所以汉语的韵律又称为“声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是不讲究押韵的,句子也不讲究太强的节奏性和平仄的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另一方面说,近体诗和词是最讲究声韵的诗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更古老的《诗经》《离骚》和汉魏诗歌,只押韵而不讲究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杂言乐府甚至也不太讲究节奏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近世兴起的现代诗和散文诗,则更把对声韵的讲究降到了最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朱光潜先生说:
从此可知就音节论,诗可以由极谨严明显的规律,经过不甚显著的规律,以至于无规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诗和文之间,还存在着赋这样半诗半文的文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赋的外形像文,但内部强调对偶修辞,句子既要押韵,也讲究节奏点的平仄调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不同的赋对于声韵的讲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从最严格的律赋,到骈赋,再到古赋,最后是声韵皆不太讲究的文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对联也是类于半诗半文的一种文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四分法,对联只能分到诗歌的大家族中,但对联与其他家族成员最大的区别,就是不押韵,只讲究平仄声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种文体按韵律的讲究程度,从诗到文,可以排成一条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把尺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尺子的一端是最不讲韵律的白话,刻度是0,另一端则是最讲究声调韵律的格律诗,刻度是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们大致把0-4的区间称为文,把7-10的区间称为诗,把赋、箴、铭等“半诗半文”的文体放在3-8之间,那么我们的对联,则应该处在5-9的位置上,也就是说5-9是对联文体在声律要求上的“正区”,其余位置全为“误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就“正区”内而言,这四个刻度中有一半是诗,一半则是“半诗半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对联的声韵从严到宽是有一定分布区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既存在很严整的律诗句式,也存在较宽的古文句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对过宽和过严两个方面的误区,都保持清醒的认识,既要反对把对联当成不讲声律的纯散文,也没必要把声律过度抬高到尺子的顶端,给创作增加无谓的束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律诗形成之初的“四声八病说”,不适合于诗,更不适合于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繁琐到难以理解的拗救形式,如陆游诗句:“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平仄格式为“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对于律诗来说,这样的句式是拗救后合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从对联角度来说则实在难以接受。对联中除了认可 “仄仄平平仄平仄”和“平平仄平仄”这类特殊格式,并不承认其它复杂的拗救格式,也可以不必细求所谓“孤平”甚至“孤仄”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酥琼玉 于 2024-5-15 17:24 编辑

前些年有位台湾蔡姓联家,创造出一种“字字工对楹联”,一副联不论长短,所有字的平仄必须全部相反,这种给对联强加额外束缚的作法,连同有些作者关于“对联可以不讲平仄”的主张及探索,我们都可以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不尝试,不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对偶的工与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有这样一句总结:“对联文体的形式要求,是上下联字词之间在形、音、义上的全面对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对联文体形式特征的灵魂是“对称感”,而对偶的本质就是“对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之所以把“对称”说成是“对称感”,说明“对称”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而是从强到弱的一个分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20万

帖子

6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384
贡献
204618
金钱
2286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15 17: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所说的“工对”“的对”,就是对称感最强的对句,而“邻对”则次之,“宽对”更次之,再宽了就成了“似对非对”,还有所谓“意对”以及“总不对对”等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11 0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