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7
1万
7万
论坛元老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4 18:12 没有什么可要自拔的,赋,就是骈俪之句,去掉零碎,就是对偶之句,对偶没有平仄,如何对偶。 ...
使用道具 举报
1203
2万
诗乐雅韵区诗乐斋副首版
副首版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0-4 18:51 对偶不讲平仄!
1140
10万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首席版主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4 18:52 你说不讲就不讲吧。嘿嘿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4 19:05 蛙兄还得加强学习。骈文、赋之对偶,与后来的诗词“对仗”还远不是等价的概念。 ...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4 19:06 那你说说什么概念?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4 19:18 蛙兄再读读《文心雕龙·丽辞第三十五》就明白那时候的“对偶”啥样子了。 ...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4 19:23 在我这里咬文嚼字没有意思。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4 19:30 据俺所知道的:对偶+声律共同演化,经过很久的实践与总结,才有我们熟知基于平仄而来的诗词对仗。 俺不 ...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4 19:36 据俺所知道的:对偶+声律共同演化,经过很久的实践与总结,才有我们熟知基于平仄而来的诗词对仗。 你说 ...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4 19:40 汉赋,俺读过的就是《文选》里的,差不多也够了。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4 19:56 你真读过汉赋就该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是吧?九门兄。嘿嘿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4 20:08 尚未形成“范式”,偶发的。刘勰也指出那时候的"丽辞"、“声律”,都是出于自然。这些好的现象,到了沈约 ...
402
9303
3万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4 20:22 当初在小中华的诗词理论,就是因为我写了汉赋王褒的《童约》读后感和他们版主车轮大战,他们非说我来踢场 ...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10-4 20:37 信口雌黄 汉朝人连平仄的概念都见不到半根毛,又如何能区别平仄?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4 20:46 我举的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4 20:46 我举的栗子可以说明一切,最后再说一次,汉朝的赋家已经懂得平仄的运用,从他们的作品中就可以得知。此论 ...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10-4 20:54 连声律的历史大略都不懂你举的有个毛线用? 这么跟你说吧,汉魏诗除了押韵上的平声相押、上去相押、入 ...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4 21:04 自己读赋去体会吧,别动不动就谁谁怎么说。我不迷信这些。能写诗实践最重要。 ...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10-4 21:04 真以为你才读过赋? 你就自慰着吧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4 21:08 打嘴仗真没用。不陪你玩了。有时间干点别的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10-4 20:25 赋体叫骈或偶,后代合称为骈偶,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因其有并列之美感而在六朝形成风气,这风气延袭到齐梁 ...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4 21:15 这么理解大致是对的。这个问题以前讨论过了,俺就不多说了。蛙兄的理解还差了一环。 ...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10-4 21:24 问题是蛙兄非要把《九日》说成是标准的四柱体律构而乱扯拗与救,不是近体律诗扯什么律构?扯什么拗救?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敬业首版勋章
勤勉版主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15 2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