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尘与沙

[其他] 读诗与评诗

  [复制链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0: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夫作诗者之肇端,而有事乎此也,必先有所触以兴起其意,而后措诸辞、属为句 、敷之而成章。当其有所触而兴起也,其意、其辞、其句,劈空而起,皆自无而有, 随在取之于心;出而为情、为景、为事,人未尝言之,而自我始言之,故言者与闻其 言者,诚可悦而永也。使即此意、此辞、此句虽有小异,再见焉,讽咏者已不击节; 数见,则益不鲜;陈陈踵见,齿牙馀唾,有掩鼻而过耳。譬之上古之世,饭土簋,啜 土铏,当饮食未具时,进一脔,必为惊喜;逮后世臛臇炰脍之法兴,罗珍搜错,无所 不至,而犹以土簋土铏之庖进,可乎?上古之音乐,击土鼓而歌康衢;其后乃有丝、 竹、匏、革之制;流至于今,极于九宫南谱。声律之妙,日异月新,若必返古而听击 壤之歌,斯为乐乎?古者穴居而巢处,乃制为宫室,不过卫风雨耳;后世遂有璇题瑶 室,土文绣而木绨锦。古者俪皮为礼;后世易之以玉帛,遂有千纯白璧之侈。使今日 告人居以巢穴、行礼以俪皮,孰不嗤之者乎?大凡物之踵事增华,以渐而进,以至于 极。故人之智慧心思,在古人始用之,又渐出之,而未穷未尽者,得后人精求之,而 益用之出之。乾坤一日不息,则人之智慧心思,必无尽与穷之日。惟叛于道、戾于经 、乖于事理,则为反古之愚贱耳。苟于此数者无尤焉;此如治器然,切磋琢磨,屡治 而益精,不可谓后此者不有加乎其前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20: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彼虞廷〔喜〕〔起〕之歌,诗之土簋、击壤、穴居、俪皮耳。一增华于三百篇;再 增华于汉;又增华于魏。自后尽态极妍,争新竞异,千状万态,差别井然。苟于情、 于事、于景、于理随在有得,而不戾乎风人〔永言〕之旨,则就其诗论工拙可耳,何 得以一定之程格之,而抗言风雅哉?如人能适千里者,唐虞之诗,如第一步;三代之 诗,如第二步;彼汉魏之诗,以渐而及,如第三、第四步耳。作诗者知此数步为道途 发始之必经,而不可谓行路者之必于此数步焉为归宿,遂弃前途而弗迈也。

且今之称诗者,祧唐 虞而褅商 周,宗祀汉 魏于明堂,是也;何以汉 魏以后之诗 ,遂皆为不得入庙之主?此大不可解也。譬之井田封建,未尝非治天下之大经;今时 必欲复古而行之,不亦天下之大愚也哉!且苏李五言与亡名氏之十九首,至建安、黄 初,作者既已增华矣;如必取法乎初,当以苏李与十九首为宗,则亦吐弃建安、黄初 诗可也。诗盛于邺下,然苏李、十九首之意,则寖衰矣。使邺中诸子,欲其意义摹仿 苏 李,尚且不能,且亦不欲;乃于数千载之后,胥天下而尽仿曹 刘之口吻,得乎哉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9: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或曰:〔『温柔敦厚,诗教也。』汉、魏去古未远,此意犹存,后此者不及也。〕 不知〔温柔敦厚〕,其意也,所以为体也,措之于用,则不同;辞者,其文也,所以 为用也,返之于体,则不异。汉、魏之辞,有汉、魏之〔温柔敦厚〕,唐、宋、元之 辞,有唐、宋、元之〔温柔敦厚〕。譬之一草一木,无不得天地之阳春以发生。草木 以亿万计,其发生之情状,亦以亿万计,而未尝有相同一定之形,无不盎然皆具阳春 之意。岂得曰:若者得天地之阳春,而若者为不得者哉!且〔温柔敦厚〕之旨,亦在 作者神而明之,如必执而泥之,则巷伯〔投畀〕之章,亦难合于斯言矣。

从来豪杰之士,未尝不随风会而出,而其力则尝能转风会。人见其随乎风会也,则 曰:其所作者,真古人也;见能转风会者,以其不袭古人也,则曰:今人不及古人也 !无论居古人十年之后,即如左思去魏未远,其才岂不能为建安诗耶?观其纵横踯踏 、睥睨千古,绝无丝毫曹刘馀习。鲍照之才,迥出侪偶,而杜甫称其〔俊逸〕;夫〔 俊逸〕则非建安本色矣。千载后无不击节此两人之诗者,正以其不袭建安也。奈何去 古益远,翻以此绳人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07: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唯有明末造,诸称诗者去以临摹傍依为事,不能得古人之兴会神理,句剽字窃,依样葫芦。如小儿学语,徒有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21: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文一道,岂有定法哉,先揆乎于理,揆之于理而不谬,则理得。次徵诸于事,徵诸于事而不悖,则事得。终系诸情,系之于情而可通,则情得。三者得而不可易,则自然之法立。故法者,当乎理、确乎事、酌乎情,为三者之平准,而无所谓自为法也。故谓之虚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19: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约才、胆、识、力,四者交相为济。苟一有所歉,则不可登作者之坛。四者无缓 急,而要在先之以识;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无识而有胆,则为妄,为卤莽,为 无知,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无识而有才,虽议论纵横,思致挥霍,而是非淆乱 ,黑白颠倒,才反为累矣。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之辞,足以误人而惑世,为害 甚烈。若在骚坛,均为风雅之罪人。惟有识,则能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而后才 与胆、力,皆确然有以自信;举世非之,举世誉之,而不为其所摇。安有随人之是非 以为是非者哉!其胸中之愉快自足,宁独在诗文一道已也!然人安能尽生而具绝人之 姿,何得易言有识!其道宜如大学之始于〔格物〕。诵读古人诗书,一一以理事情格 之,则前后、中边、左右、向背,形形色色、珠类万态,无不可得;不使有毫发之罅 ,而物得以乘我焉。如以文为战,而进无坚城,退无横阵矣。若舍其在我者,而徒日 劳于章句诵读,不过剿袭、依傍、摹拟、窥伺之术,以自跻于作者之林,则吾不得而 知之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9: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妙于事理之句,如此极多,姑举此四语以例其馀耳。其更有事所必无者,偶举 唐人一二语: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似将海水添宫漏〕,〔春风不度玉门 关〕,〔天若有情天亦老〕,〔玉颜不及寒鸦色〕等句,如此者何止盈千累万!决不 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夫情必依乎理;情得然后理真。情理交至,事尚不得耶! 要之作诗者,实写理事,情可以言,言可以解,解即为俗儒之作。惟不可名言之理, 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像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 事至情至之语。此岂俗儒耳目心思界分中所有哉!则余之为此三语者,非腐也,非僻 也,非锢也。得此意而通之,宁独学诗,无适而不可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31 19: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玄元皇帝庙作〔碧瓦初寒外〕句,逐字论之:言乎〔外〕,与内为界也。〔初寒 〕何物,可以内外界乎?将〔碧瓦〕之外,无〔初寒〕乎?〔寒〕者,天地之气也。 是气也,尽宇宙之内,无处不充塞;而〔碧瓦〕独居其〔外〕,〔寒〕气独盘踞于〔 碧瓦〕之内乎?〔寒〕而曰〔初〕,将严寒或不如是乎?〔初寒〕无象无形,〔碧瓦 〕有物有质;合虚实而分内外,吾不知其写〔碧瓦〕乎?写〔初寒〕乎?写近乎?写 远乎?使必以理而实诸事以解之,虽稷下谈天之辩,恐至此亦穷矣。然设身而处当时 之境会,觉此五字之情景,恍如天造地设,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中之言,而 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可解。划然示我以默会想像之表,竟若有内、有外, 有寒有初寒。特借碧瓦一实相发之,有中间,有边际,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取之当 前而得,其理昭然,其事的然也。昔人云:〔王维诗中有画。〕凡诗可入画者,为诗 家能事。如风云雨雪,景象之至虚者,画家无不可绘之于笔;若初寒内外之景色,即 董 巨复生,恐亦束手搁笔矣!天下惟理事之入神境者,固非庸凡人可摹拟而得也。

又宿左省作〔月傍九霄多〕句:从来言月者,祗有言圆缺,言明暗,言升沉,言高 下,未有言多少者。若俗儒不曰〔月傍九霄明〕,则曰〔月傍九霄高〕,以为景象真 而使字切矣。今曰〔多〕,不知月本来〔多〕乎?抑〔傍九霄〕而始〔多〕乎?不知 月〔多〕乎?月所照之境〔多〕乎?有不可名言者。试想当时之情景,非言〔明〕、 言〔高〕、言〔升〕可得,而惟此〔多〕字可以尽括此夜宫殿前之景象。他人共见之 ,而不能知、不能言;惟甫见而知之,而能言之。其事如是,其理不能不如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1 20: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举不 能越乎此。此举在物者而为言,而无一物之或能去此者也。曰才、曰胆、曰识、曰力 ,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 著。此举在我者而为言,而无一不如此心以出之者也。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 而为作者之文章。大之经纬天地,细而一动一植,咏叹讴吟,俱不能离是而为言者矣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20: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夫自三百篇而下,三千馀年之作者,其间节节相生,如环之不断,如四时之序,衰 旺相循而生物、而成物,息息不停,无可或间也。吾前言踵事增华,因时递变,此之 谓也。故不读〔明〕〔良〕、击壤之歌,不知三百篇之工也;不读三百篇,不知汉魏 诗之工也;不读汉魏诗,不知六朝诗之工也,不读六朝诗,不知唐诗之工也;不读唐 诗,不知宋与元诗之工也。夫惟前者启之,而后者承之而益之,前者创之,而后者因 之而广大之。使前者未有是言,则后者亦能如前者之初有是言;前者已有是言,则后 者乃能因前者之言而另为他言。总之,后人无前人,何以有其端绪;前人无后人,何 以竟其引伸乎!譬诸地之生木然:三百篇,则其根;苏李诗,则其萌芽由檗;建安诗 ,则生长至于拱把;六朝诗,则有枝叶;唐诗,则枝叶垂荫;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 能事方毕。自宋以后之诗,不过花开而谢,花谢而复开。其节次虽层层积累,变换而 出;而必不能不从根柢而生者也。故无根,则檗何由生?无由檗,则拱把何由长?不 由拱把,则何自而有枝叶垂荫、而花开花谢乎?若曰:审如是,则有其根斯足矣,凡 根之所发,不必问也。又有由檗及拱把,成其为本,斯足矣;其枝叶与花,不必问也 。则根特蟠于地而具其体耳,由檗萌芽仅见其形质耳,拱把仅生长而上达耳;而枝叶 垂荫,花开花谢,可遂以已乎?故止知有根芽者,不知木之全用者也;止知有枝叶与 花者,不知木之大本者也。由是言之:诗自三百篇以至于今,此中终始相承相成之故 ,乃豁然明矣。岂可以臆划而妄断者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20: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夫自三百篇而下,三千馀年之作者,其间节节相生,如环之不断,如四时之序,衰 旺相循而生物、而成物,息息不停,无可或间也。吾前言踵事增华,因时递变,此之 谓也。故不读〔明〕〔良〕、击壤之歌,不知三百篇之工也;不读三百篇,不知汉魏 诗之工也;不读汉魏诗,不知六朝诗之工也,不读六朝诗,不知唐诗之工也;不读唐 诗,不知宋与元诗之工也。夫惟前者启之,而后者承之而益之,前者创之,而后者因 之而广大之。使前者未有是言,则后者亦能如前者之初有是言;前者已有是言,则后 者乃能因前者之言而另为他言。总之,后人无前人,何以有其端绪;前人无后人,何 以竟其引伸乎!譬诸地之生木然:三百篇,则其根;苏李诗,则其萌芽由檗;建安诗 ,则生长至于拱把;六朝诗,则有枝叶;唐诗,则枝叶垂荫;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 能事方毕。自宋以后之诗,不过花开而谢,花谢而复开。其节次虽层层积累,变换而 出;而必不能不从根柢而生者也。故无根,则檗何由生?无由檗,则拱把何由长?不 由拱把,则何自而有枝叶垂荫、而花开花谢乎?若曰:审如是,则有其根斯足矣,凡 根之所发,不必问也。又有由檗及拱把,成其为本,斯足矣;其枝叶与花,不必问也 。则根特蟠于地而具其体耳,由檗萌芽仅见其形质耳,拱把仅生长而上达耳;而枝叶 垂荫,花开花谢,可遂以已乎?故止知有根芽者,不知木之全用者也;止知有枝叶与 花者,不知木之大本者也。由是言之:诗自三百篇以至于今,此中终始相承相成之故 ,乃豁然明矣。岂可以臆划而妄断者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3 20: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之亡也,亡于好名。没世无称,君子羞之,好名宜亟亟矣。窃怪乎好名者,非好垂后之名,而好目前之名。目前之名,必先工邀誉之学,得居安而呼者倡誉之,而后从风者群和之,以为得风气。于是风雅笔墨,不求之古人,专求之今人,以为迎合。其为诗也,连捲累帙,不过等之揖让周旋、羔燕筐篚之具而已矣。及闻其论,别亦盛言三百篇、言汉、言唐、言宋,而进退是非之,居然当代之诗人,而诗亡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4 21: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之亡也,又亡之好利。夫诗之盛也,敦实学以祟虚名。其衰也,谋虚名以网厚实。于是以风雅坛坫为居奇,以交游朋盍为牙市,是非淆而品格滥,诗道杂而多端,而友朋勿劘之义,因之而衰矣。昔人言:诗穷而后工,然则,诗岂救穷者乎?斯二者,好名实兼乎好利。好利,遂至不惜其名。夫三不朽,诗亦立言之一,奈何以之为垄断名利之区,不但有愧古人,其亦反而问之性情可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5 21: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熟、生新,二者于义为对待。对待之义,自太极生两仪以后,无事无物不然:日 月、寒暑、昼夜,以及人事之万有——生死、贵贱、贫富、高卑、上下、长短、远近 、新旧、大小、香臭、深浅、明暗,种种两端,不可枚举。大约对待之两端,各有美 有恶,非美恶有所偏于一者也。其间惟生死、贵贱、贫富、香臭,人皆美生而恶死, 美香而恶臭,美富贵而恶贫贱。然逢、比之尽忠,死何尝不美!江总之白首,生何尝 不恶?幽兰得粪而肥,臭以成美;海木生香则萎,香反为恶。富贵有时而可恶,贫贱 有时而见美,尤易以明。即庄生所云:〔其成也毁,其毁也成〕之义。对待之美恶, 果有常主乎?生熟、新旧二义,以凡事物参之:器用以商、周为宝,是旧胜新;美人 以新知为佳,是新胜旧;肉食以熟为美者也;果食以生为美者也。反是则两恶。推之 诗,独不然乎?舒写胸襟,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能令人永言三叹,寻味 不穷,忘其为熟,转益见新,无适而不可也。若五内空如,毫无寄托,以剿袭浮辞为 熟,搜寻险怪为生,均为风雅所摈。论文亦有顺、逆二义,并可与此参观发明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6 20: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诗者在抒写性情〕。此语夫人能知之,夫人能言之;而未尽夫人能然之者矣。 〔作诗有性情必有面目〕。此不但未尽夫人能然之,并未尽夫人能知之而言之者也。 如杜甫之诗,随举其一篇,篇举其一句,无处不可见其忧国爱君,悯时伤乱,遭颠沛 而不苟,处穷约而不滥,崎岖兵戈盗贼之地,而以山川景物友朋杯酒抒愤陶情,此杜 甫之面目也。我一读之,甫之面目跃然于前。读其诗一日,一日与之对;读其诗终身 ,日日与之对也。故可慕可乐而可敬也。举韩愈之一篇一句,无处不可见其骨相棱嶒 ,俯视一切;进则不能容于朝,退又不肯独善于野,疾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 面目也。举苏轼之一篇一句,无处不可见其凌空如天马,游戏如飞仙,风流儒雅,无 入不得,好善而乐与,嬉笑怒骂,四时之气皆备:此苏轼之面目也。此外诸大家,虽 所就各有差别,而面目无不于诗见之。其中有全见者,有半见者。如陶潜、李白之诗 ,皆全见面目。王维五言,则面目见,七言,则面目不见。此外面目可见不可见,分 数多寡,各各不同;然未有全不可见者。读古人诗,以此推之,无不得也。余尝于近 代一二闻人,展其诗卷,自始至终,亦未尝不工;乃读之数过,卒未能睹其面目何若 ,窃不敢谓作者如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20: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 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杜甫兴〔 广厦万间〕之愿,苏轼师〔四海弟昆〕之言。凡如此类,皆应声而出。其心如日月, 其诗如日月之光。随其光之所至,即日月见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使其人 其心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能欺一人一时,决不能欺天下后世。究之 阅其全帙,其陋必呈。其人既陋,其气必苶,安能振其辞乎!故不取诸中心而浮慕著 作,必无是理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20: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道之不能长振也,由于古今人之诗评杂而无章,纷而不一。六朝之诗,大约沿袭 字句,无特立大家之才。其时评诗而著为文者,如钟嵘,如刘协,其言不过吞吐抑扬 ,不能持论。然嵘之言曰:〔迩来作者,竞须新事,牵挛补纳,蠹文已甚。〕斯言为 能中当时、后世好新之弊。协之言曰:〔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 树骸。〕斯言为能探得本原。此二语外,两人亦无所能为论也。他如汤惠休〔初日芙 蓉〕、沈约〔弹丸脱手〕之言,差可引伸;然俱属一斑之见,终非大家体段。其馀皆 影响附和,沉沦习气,不足道也。

唐宋以来,诸评诗者,或概论风气,或指论一人,一篇一语,单辞复句,不可殚数 。其间有合有离,有得有失。如皎然曰:〔作者须知复变,若惟复不变,则陷于相似 ,置古集中,视之眩目,何异宋人以燕石为璞。〕刘禹锡曰:〔工生于才,达生于识 ,二者相为用而诗道备。〕李德裕曰:〔譬如日月,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皮日 休曰:〔才犹天地之气,分为四时,景色各异;人之才变,岂异于是?〕以上数则语 ,足以启蒙砭俗,异于诸家悠悠之论,而合于诗人之旨为得之。其馀非戾则腐,如聋 如瞆不少。而最厌于听闻、锢蔽学者耳目心思者,则严羽、高柄、刘辰翁及李攀龙诸 人是也。羽之言曰:〔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意须高,以汉、魏、晋、盛唐 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夫羽言学 诗须识,是矣。既有识,则当以汉、魏、六朝、全唐及宋之诗,悉陈于前,彼必自能 知所抉择,知所依归,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道。若云汉、魏、盛唐,则五尺童子, 三家村塾师之学诗者,亦熟于听闻、得于授受久矣。此如康庄之路,众所群趋,即瞽 者亦能相随而行,何待有识而方知乎?吾以为若无识,则一一步趋汉、魏、盛唐,而 无处不是诗魔;苟有识,即不步趋汉、魏、盛唐,而诗魔悉是智慧,仍不害于汉、魏 、盛唐也。羽之言何其谬戾而意义矛盾也!彼柄与辰翁之言,大率类是;而辰翁益觉 惝恍无切实处。诗道之不振,此三人与有过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10 21: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潜胸次浩然,吐弃人间一切,故其诗俱不从人间得。诗家之方外,别有三昧也。游方以内者,不可学,学之犹章甫而适越也。唐人学之者,如储光羲,如韦应物。韦既不如陶,储虽在韦前,又不如韦。总之,俱不能有陶之胸次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11 22: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辙云:大雅绵之八九章,事文不相属,而脉络自一,最得为文高致。辙此言讥白居易长篇,拙于叙事,寸步不移,不得诗人法。然此不独切于白也。大凡七古必须事文不相属,而脉络自一。唐人合此者,亦未能概得,惟杜则无所不可。亦有文事相属,而变化纵横,略无痕迹,竟似不相属者,非高、岑、王所能及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19: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天才自然,出类拔萃;然千古与杜甫齐采,则犹有间。盖白之得此者,非以才 得之,乃以气得之也。从来节义、勋业、文章,皆得于天,而足于己;然其间亦岂能 无分剂!虽所得或未至十分,苟有气以鼓之,如弓之括,力至引满,自可无坚不摧, 此在彀率之外者也。如白清平调三首,亦平平宫艳体耳;然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无 论懦夫于此,战慄趑趄万状,秦舞阳壮士,不能不色变于秦皇殿上,则气未有不先馁 者,宁暇见其才乎!观白挥洒万乘之前,无异长安市上醉眠时,此何如气也!大之即 舜 禹之巍巍不与,立勋业可以鹰扬牧野,尽节义能为逢 比碎首。立言而为文章,韩 愈所言〔光焰万丈〕,此正言文章之气也。气之所用不同,用于一事则一事立极,推 之万事,无不可以立极。故白得与甫齐名者,非才为之,而气为之也。而历观千古诗 人,有大名者,舍白之外,孰能有是气者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13 21: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言律诗,是第一棘手难入法门。融各体之法,各种之意,括而包之于八句。是八句者,诗家总持三昧之门也。乃初学者往往以之为入门,而不知其难。三家村中称诗人,出其稿,必有律诗数十首。故近来诗之亡也,先亡乎律。律之亡也,在易视之而不知其难。难易不知,安知是与非乎?故于一部大集中,信手拈其七言八句一首观之,便可以知其诗之存与亡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14 19: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居易诗,传为〔老妪可晓〕。余谓此言亦未尽然。今观其集,矢口而出者固多, 苏轼谓其〔局于浅切,又不能变风操,故读之易厌。〕夫白之易厌,更甚于李;然有 作意处,寄托深远。如重赋、不致仕、伤友、伤宅等篇,言浅而深,意微而显,此风 人之能事也。至五言排律,属对精紧,使事严切,章法变化中条理井然,读之使人惟 恐其竟,杜甫后不多得者。人每易视白,则失之矣。元稹作意胜于白,不及白舂容暇 豫。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终非庸近可拟。二人同时得盛名,必有其实,俱未可轻 议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20: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盛唐大家,称高、岑、王、孟。高 岑相似,而高为稍优,孟则大不如王矣。高七 古为胜,时见沉雄,时见冲澹,不一色;其沉雄直不减杜甫。岑七古间有杰句,苦无 全篇。且起结意调,往往相同,不见手笔。高岑五七律相似,遂为后人应酬活套作俑 。如高七律一首中,叠用巫峡啼猿、衡阳归雁、青枫江、白帝城;岑一首中叠用云随 马、雨洗兵、花迎盖、柳拂旌,四语一意。高岑五律,如此尤多。后人行笈中携广舆 记一部,遂可吟咏遍九州,实高岑启之也。总之以月白、风清、乌啼、花落等字,装 上地头一名目,则一首诗成,可以活板印就也。王维五律最出色,七古最无味。孟浩 然诸体,似乎澹远,然无缥缈幽深思致,如画家写意,墨气都无。苏轼谓〔浩然韵高 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诚为知言。后人胸无才思,易于冲口而出,孟 开其端也。总而论之,高七古,王五律,可无遗议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16 20: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者谓〔晚唐之诗,其音衰飒〕。然衰飒之论,晚唐不辞;若以衰飒为贬,晚唐不 受也。夫天有四时,四时有春秋。春气滋生,秋气肃杀。滋生则敷荣,肃杀则衰飒。 气之候不同,非气有优劣也。使气有优劣,春与秋亦有优劣乎?故衰飒以为气,秋气 也,衰飒为声,商声也。俱天地之出于自然者,不可以为贬也。又盛唐之诗,春花也 。桃李之秾华,牡丹芍药之妍艳,其品华美贵重,略无寒瘦俭薄之态,固足美也。晚 唐之诗,秋花也。江上之笑蓉,篱边之丛萄,极幽艳晚香之韵,可不为美乎?夫一字 之褒贬以定其评,固当详其本末,奈何不察而以辞加人,又从而为之贬乎!则执盛与 晚之见者,即其论以剖明之,当亦无烦辞说之纷纷也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11: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文集务多者,必不佳。古人不朽可传之作,正不在多。苏李数篇,自可干古。后人渐以多为贵,元白、长庆集实始滥觞。其中颓唐俚俗,十居六七。若去其六七,所存二三皆卓然名作也。宋人富于诗者,莫过于杨万里、周必大。此两人作,几无一首一句可采。陆游集佳处故多,而率意无味者更倍。由此以观,亦安用多也。王世贞亦务多者,觅其佳处,昔人云:排沙简金,尚有宝可见。至李维桢、文翔凤诸集,动百卷外,益不足言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10: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览诗切不可作应酬山水语。如一幅画图,作手各各自有笔法,不可错杂。又名山五岳又各各自有性情气象,不可移换。作诗者以此二种心法,默契神会,又步步不忘我是游山人,然后山水之性情气象、种种状貌、变态影响,皆从我目所见、耳所听、足所履而出,是谓游览。且天地之生是山水也,其幽远奇险,天地亦不能一一自剖其妙,自有此人之耳目手足一历之,而山水之妙始泄,如此方无愧于游览。无愧于游览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19 19: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诗文有意逞博,便非佳处。犹主人勉强遍处请生客,客虽满座,主人无自在受用 处。多读古人书,多见古人,犹主人启户,客自到门,自然宾主水乳,客不知谁主谁 宾。此是真读书人,真作手。若有意逞博,搦管时翻书抽帙,搜求新事、新字句,以 此炫长,此贫儿称贷营生,终非己物,徒见蹴踖耳。

应酬诗有时亦不得不作。虽是客料生活,然须见是我去应酬他,不是人人可将去应 酬他者。如此,便于客中见主,不失自家体段,自然有性有情,非幕下客及捉刀人所 得代为也。每见时人,一部集中,应酬居什九有馀,他作居什一不足。以题张集,以 诗张题,而我丧我久失。不知是其人之诗乎?抑他人之诗乎?若惩噎而废食,尽去应 酬诗不作,而卒不可去也。须知题是应酬,诗自我作,思过半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9: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律句,装上两字即七言;七言律句,或截去头上两字,或抉去中间两字,即五 言:此近来诗人通行之妙法也。又七言一句,其辞意算来只得六字。六字不可以句也 ,不拘于上下中间嵌入一字,而句成全。句成而诗成,居然脍炙人口矣!又凡诗中活 套,如〔剩有〕、〔无那〕、〔试看〕、〔莫教〕、〔空使〕、〔还令〕等救急字眼 ,不可屈指数,无处不可扯来,安头找脚。无怪乎七言律诗,漫天遍地也!夫〔剩有 〕、〔无那〕等字眼,古人用之,未尝不是玉尺金针;无如点金成铁手用之,反不如 牛溲马勃之可奏效。噫,亦可叹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21 20: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古,汉魏无转韵者,至晋以后渐多。唐时五古长篇,大都转韵矣,惟杜甫五古, 终集无转韵者。毕竟以不转韵者为得。韩愈亦然。如杜北征等篇,若一转韵,首尾便 觉索然无味。且转韵便似另为一首,而气不属矣。五言乐府,或数句一转韵,或四句 一转韵,此又不可泥。乐府被管弦,自有音节,于转韵见宛转相生层次之妙。若写怀 、投赠之作,自宜一韵,方见首尾联属。宋人五古,不转韵者多,为得之。

七古终篇一韵,唐初绝少;盛唐间有之。杜则十有二三,韩则十居八九。逮于宋, 七古不转韵者益多。初唐四句一转韵,转必蝉联双承而下,此犹是古乐府体。何景明 称其〔音韵可歌〕,此言得之而实非。七古即景即物,正格也。盛唐七古,始能变化 错综。盖七古,直叙则无生动波澜,如平芜一望,纵横则错乱无条贯,如一屋散钱。 有意作起伏照应,仍失之板;无意信手出之,又苦无章法矣。此七古之难,难尤在转 韵也。若终篇一韵,全在笔力能举之,藏直叙于纵横中,既不患错乱,又不觉其平芜 ,似较转韵差易。韩之才无所不可,而为此者,避虚而走实,任力而不任巧,实启其 易也。至如杜之哀王孙,终篇一韵,变化波澜,层层掉换,竟似逐段换韵者。七古能 事,至斯巳极,非学者所易步趋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2-22 20: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忽略古人,粗心浮气,仅猎古人皮毛。 要知古人之意,有不在言者,古人之言,有藏于不见者;古人之字句,有侧见者,有 反见者。此可以忽略涉之者乎?不可附会古人:如古人用字句,亦有不可学者,亦有 不妨自我为之者。不可学者,即三百篇中极奥僻字,与尚书殷盘、周诰中字义,岂必 尽可入后人之诗?古人或偶用一字,未必尽有精义,而吠声之徒,遂有无穷训诂以附 会之,反非古人之心矣。不妨自我为之者:如汉魏诗之字句,未必一一尽出于三百篇 ,六朝诗之字句,未必尽出于汉 魏,而唐及宋 元,等而下之,又可知矣。今人偶用 一字,必曰本之昔人,昔人又推而上之,必有作始之人。彼作始之人,复何所本乎? 不过揆之理、事、情,切而可,通而无碍,斯用之矣。昔人可创之于前,我独不可创 于后乎?古之人有行之者,文则司马迁,诗则韩愈是也。苟乖于理、事、情,是谓不 通。不通则杜撰。杜撰,则断然不可。苟不然者,自我作古,何不可之有!若腐儒区 区之见,句束而字缚之,援引以附会古人,反失古人之真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4 07: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