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回复: 9

[诗词研讨] 诗境:移步换景

[复制链接]

264

主题

608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909
贡献
7609
金钱
9812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前天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境:移步换景
蓬草 2024年12月26日

松风知我趣,弄影暗相随。
借尔拨云手,悄然戴月归。
——《漫步》,2025.02.15

诗词创作之中,有多种描写景物之法。依据不同的题材和视角,诗人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表现自身的精神世界。这里说到一种方法,我将其称之为移步换景之法。这种方法就是以人物的行为和精神活动为主线,将各种意象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物理上的移步换景,使人处于变化的景色之中。外在环境既是物理限制,也是描写景色的素材和基础。景随人变,触手可收白描之妙。触景生情,由此感发诗情。景物之描写为赋,是比兴之起点,不可或缺。诗人更可寓情于景,使物象变为意象,景语化为情语。最終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试看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再看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外界的时空的转换,源于人的的活动。各种景色也由此获得额外的意义,成为彼时彼地诗人心中的境界。

心理上的移步换景,是内心精神世界的景色变幻。由此使人获得了更自由的天地,可进入新的境界,获得比兴之妙。思绪和情感的流动不拘于眼前之景,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疏密相间,虚实相生。于是顿悟如夏夜萤火,倏忽来去,令人心头一亮。若能将其捕捉,置于诗笼,则可自得其乐。

以杜甫 的《绝句》为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眼前可见之景,而后两句中则是步入了更加宽广的时空。诗人的身体并未离开家中,而精神却是思接千古,横跨万里。

作诗填词,娱己为先,娱人在后。己所不欲,不敢示人。必先自得其趣,方可把来示人,于此兼收兴观群怨之功。至于二三好友,私下切磋,则另当别论。

移步换景之法绝非我之发明,而是在欣赏和创作诗词过程中所获的体验。这种方法或许早有人论述过,只是我未曾接触到,或已有接触却未能深思而已。读书之时,若己之所思所悟与人暗合,必有窃喜。料天下读书之人,亦当如此。

658

主题

553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79
贡献
6279
金钱
9549
发表于 前天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寂静之声 于 2025-10-31 20:16 编辑

见景生情,以景喻情是中国古诗词的基本手法。
四季随风动,沿途景色新。心思千万缕,尽可作诗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39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70
贡献
4287
金钱
5564
发表于 前天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叔叔这是在笼子里放了萤火虫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5

主题

6万

帖子

2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东方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919
贡献
62537
金钱
7678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前天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移步换景,既是空间景物变换,也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幻,诗兄以个人真实感受写的清晰明白,写出内心的真实境界,点赞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394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70
贡献
4287
金钱
5564
发表于 昨天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风猜我意,但颂世间情。不问浮云意,心思冷暖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40667
金钱
49438
发表于 昨天 07: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兄分享,学xi了,问好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608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909
贡献
7609
金钱
9812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1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10-31 19:17
见景生情,以景喻情是中国古诗词的基本手法。
四季随风动,沿途景色新。心思千万缕,尽可作诗吟。
...

正是这样,这篇短文说的是赋比兴的一个方面,说得更具体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608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909
贡献
7609
金钱
9812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1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邱淑宝 发表于 2025-10-31 19:42
叔叔这是在笼子里放了萤火虫了,哈哈

一边抓萤火虫,一边编诗笼。作诗就是这样。扎不好笼子,诗意就逃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608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909
贡献
7609
金钱
9812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1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荷韵 发表于 2025-10-31 19:53
移步换景,既是空间景物变换,也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幻,诗兄以个人真实感受写的清晰明白,写出内心的真实境 ...

这是一种“以我为中心”的创作方法。个人意志既可以很小(小到细微无助),也可以很大(大到以奴仆命风月)。有些朋友写旅游,但把诗写成了旅游景点的介绍,没有把物像化为意象,景语没有化为情语。赋多于比兴。除了这种“以我观物”的写法,还有“以物观物”的写法。但王国维对于以物观物容易造成误解。

点评

王国维有关意境的论述存在明显的缺陷。写诗,作者的主观意识一定会在诗中,有我无我其实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拔高一点讲就是主观和客观。但事实上还是作者的认知和世界观决定了诗的内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5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8

主题

553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79
贡献
6279
金钱
9549
发表于 1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蓬草 发表于 2025-11-2 00:59
这是一种“以我为中心”的创作方法。个人意志既可以很小(小到细微无助),也可以很大(大到以奴仆命风月 ...

王国维有关意境的论述存在明显的缺陷。写诗,作者的主观意识一定会在诗中,有我无我其实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拔高一点讲就是主观和客观。但事实上还是作者的认知和世界观决定了诗的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2 2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