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回复: 7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班第十讲《虞美人》练笔帖

[复制链接]

9

主题

94

帖子

279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7
贡献
363
金钱
1766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君陌尘 于 2025-10-28 21:49 编辑

古风词班十一期初级第十讲练笔
出题:冰竹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后主一声喟叹,尽显《虞美人》辗转低回之妙。此调最宜写幽微心绪与时空嬗变。上片可铺陈眼前之景,下片宜跌入往昔之思,或反之。两结句尤需九曲回肠,一字千钧。本次练笔,请效法此道,可择一具体情愫深入开掘:旧梦:未能如愿的憧憬,心底未尽的涟漪。往事:某个改变你的瞬间,或一段沉淀的岁月。故乡: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回不去的童年与亲情。故人:生命中重要的过客,其影响与余韵。今练笔此调,但求捕捉你心中那一缕欲说还休、今昔交缠的情愫,让文字在双调小令的节律里,奏响属于你的生命清响。
‌       虞美人正格格律‌如下: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注意:练笔截止到周六18点】

9

主题

94

帖子

279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7
贡献
363
金钱
1766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老师跟帖(免评)

1. 虞美人 · 夜窗独坐
文/冰竹
        风摇竹影灯前碎,往事如潮水。遥天望断雁无痕,独对冰轮依旧照重门。
        旧时小院今谁在?花落无人采。一帘幽梦几时休?却道天寒夜静月如钩。

2.虞美人·思远人
文/慢慢长大
        夜阑枯坐三杯酒,醉到灯花瘦。黄鹂侵晓问殷勤,不解兰床独卧、被难温。
        归程欲问浑无计,雁落鱼潜底。别来奁匣尽沾尘,妆罢容颜却少、戴花人。

3.虞美人 秋窗吟
文/天之年
       乌飞兔走黄遮绿。 帘外萧萧曲。影斜树老鸟无言。惟有梢头残叶叹流年。
       少时竹马今犹在。已属孙儿爱。一方疏牖岁痕深。最是荣枯变换意难禁。

4.虞美人•旧梦
文/静影沉璧
    荒阶败叶秋霜早,旧梦成空杳。谁家笛韵入门闱?最忆听君一曲、雁南飞。
    韶光荏苒情难了,心似杨花老。夜长无寐对残笺,犹念当时软语、泪潸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4

帖子

279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7
贡献
363
金钱
1766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学生跟帖:

1.虞美人.心结难恕
青桐05~白羽
廿年相伴情如纸,却道吾如蚁。问君多少算多金?偏是囊中羞涩惹愁深。
稚儿不解心头苦,妻怨难相恕。此生长恨水西东,只剩孤灯伴我到晨钟。

贝爱试读:首句用了“情如纸”“吾如蚁”,两个比喻堪称神来之笔,前者将二十年感情的脆弱写得直白且刺骨,后者把自身卑微无助的处境具象化,瞬间拉满中年人的无奈感。次拍“问君多少算多金?一句设问,暗含家人或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到底挣多少你才能满意?“囊中羞涩惹愁深”则从细节实写,极具画面感。下阙“稚儿不解”“妻怨难恕”两个生活片段,精准戳中“缺钱、家人不理解”的痛点,自己的窘迫感不仅得不到家人的宽慰,甚至还产生厌嫌,因此内心产生的愁与恨,就像那江水一般自西向东,绵延不绝,大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滋味。结句“只剩孤灯伴晨钟”更是将孤独感推向极致,余味悠长。符合《虞美人》词牌的声情。这是一首极具生活痛感的佳作,四个意群联系紧密,层次分明,虽没有寓情于景,却能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以小见大,道尽当今中年人身处困境,孤独、郁结且夹杂着些许愤懑的情绪,我笔写己心,流露的都是真情实感,没有半点无病呻吟的做作,更没有一丝欲赋新词强说愁的痕迹。读来字字扎心,令人共情。
微瑕之处:“问君多少算多金?”一句中的“多少”可斟酌优化。


2.虞美人·忆故人
青桐13~笛梦
      长亭别后风兼雨,往事萦心腑。阶前梧叶又飘黄,犹记那年同倚月如霜。
       相逢未语先成泪,此恨何时已。断鸿声里暮云沉,独对残灯空忆旧时音。

芷溪拙评:问好笛梦学友,一起来看
开篇首句:  长亭别后风兼雨,往事萦心腑。
长亭”是古典作品表达离别的标配意象,开篇点题,“风兼雨”既写自然环境,又暗喻离别后的人生坎坷,情景交融的起笔很稳。再看:往事萦心腑
承接首句,直接点出“忆”的核心,情感过渡自然,“心腑”一词比“心头”更显深情,说明往事扎根极深。
接着再看次拍:阶前梧叶又飘黄,犹记那年同倚月如霜。(年同倚略显直白哈还可以更好)
“梧叶飘黄”点明时序(秋日),“又”字体现时光流转,暗合离别已久,与“忆故人”的绵长感契合,意象选择贴合主题。
  接着来看: 相逢未语先成泪,此恨何时已。“未语先泪”精准捕捉重逢(或梦逢)时的激动与委屈,情感真挚,极具画面感,是下片的情感爆发点。
,“何时已”
承接“先成泪”,直接抒发遗憾,“何时已”的追问强化了情感的绵长,句式短促有力,符合《虞美人》的顿挫感,不错。
最后来看:断鸿声里暮云沉,独对残灯空忆旧时音。
“断鸿”(孤雁)、“暮云沉”均是表孤独、萧瑟的经典意象,与“独对残灯”呼应,渲染出凄凉氛围,贴合结尾的孤寂感。
4. 独对残灯空忆旧时音

“独对残灯”勾勒出孤独场景,“忆旧时音”回扣“故人”,收束全篇,情感沉淀自然,余味悠长。构思缜密布局稳妥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点赞学xí
探讨学xí不足之处:阶前梧叶又飘黄,犹记那年同倚月如霜。
前句是眼前景,后句是回忆当时的情景在一起的时光是温馨美好的,霜字偏冷色调可再调整,可参考改为“月如练”(“练”指白绢,更显月色的洁净与绵长)或“月如钩”(暗合思念的牵挂感,作为思路仅为参考,当然点评纯属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不足之处欢迎一起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4

帖子

279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7
贡献
363
金钱
1766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虞美人·田地何处去
文/扶苏-山间路上
      风摇稻浪连天际,旧圃今谁替?炊烟散尽断犁痕,唯见高楼如笋入青云。
      蛙鸣等伴禾苗长,此景成惆怅。问君何处觅桑麻?但指残碑荒草夕阳斜。

芷溪拙评问好学友一起来学xí山间路上组座的这首虞美人·田地何处去
看主题当下社会一个很客观的存在到处高楼林立,田地越来越少城乡差距越来越小当下很接地气的一阕词作
首先来看上阕:“风摇稻浪连天际”以阔大笔触开篇,稻浪、天际勾勒出昔日田园的繁盛景致,动态的“摇”字让画面鲜活,为后文的今昔对比埋下伏笔。
“旧圃今谁替?”以设问转折,既扣住“田地何处去”的题眼,又带着对故园易主的怅惘,衔接自然且藏情于问。
“炊烟散尽断犁痕”聚焦细节,“散尽”“断”两个词精准戳中田园消逝的核心——烟火气无存、耕作痕迹断绝,意象凝练且充满沧桑感。
“唯见高楼如笋入青云”以“如笋”喻高楼,既写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的密集与迅猛,又以“青云”的拔高感,与前文“稻浪”的平阔形成强烈视觉反差,今昔之变的冲击感瞬间拉满。

接着再来看下阕:“蛙鸣等伴禾苗长”回溯往昔田园生机,蛙鸣、禾苗是农耕文明的典型意象,“等伴”二字赋予景物温情,更反衬当下的寂寥。
“此景成惆怅”直抒胸臆,将前文的意象铺垫转化为直白的情感表达,承上启下,点明全词的伤感基调。
“问君何处觅桑麻?”再次设问,“桑麻”代指田园生活,问句中满是对农耕文明逝去的追问与不舍,呼应标题。
“但指残碑荒草夕阳斜”以景结情,残碑、荒草、夕阳构成萧瑟画面,“但指”二字带着无奈与苍凉,让惆怅之情在苍茫暮色中绵延,余味悠长。

全词以“今昔对比”为核心,从田园盛景到高楼林立,从生机盎然到残碑荒草,意象选择贴合主题,设问手法增强情感张力。语言凝练且画面感强,既写出城市化对田园的冲击,也藏着对传统生活的眷恋,立意深刻,情感真挚。点赞学xí当然点评纯属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欢迎一起探讨学xí。

4.虞美人·忆故人
文/扶苏05-笙小小
缘来邂逅邻家女,再见倾心许。柳眉杏眼气芬芳,入夜难眠徒步影成双。
城中水榭还曾昨,只是情偏薄。相逢几句诉情绵,一梦江南春雨恍如烟。

芷溪拙评问好-笙小小学友,一起来看看小小学友笔下的故人是什么样的?两人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一起来看首先来看上阕:

“缘来邂逅邻家女,再见倾心许”直白勾勒情感起点,“邂逅”“倾心许”简洁交代缘分的萌生与深化,口语化的表达让初恋的纯粹感扑面而来。
“柳眉杏眼气芬芳”以经典意象刻画女子容貌气质,柳眉、杏眼写形,芬芳写韵,寥寥数字便勾勒出灵动鲜活的佳人形象,符合古典词的审美范式。
“入夜难眠徒步影成双”捕捉恋爱中的细腻场景,“难眠”写思念之深,“徒步影成双”写相伴之甜,画面温馨且富有生活气息,将倾心后的情愫具象化。

接着再来看下阕:“城中水榭还曾昨,只是情偏薄”以“还曾昨”与“情偏薄”形成对比,景物依旧而情感已变,转折自然,道出情感变迁的无奈,“偏薄”二字含怨而不怒,尽显温柔怅惘。
“相逢几句诉情绵”写重逢场景,“几句”见得时过境迁后的生疏,“情绵”又藏着未断的牵挂,矛盾中更显情感的复杂与真实。
“一梦江南春雨恍如烟”以景收束,江南、春雨是古典诗词中寄托思念的经典意象,“恍如烟”三字将过往情事比作烟雨,既写出记忆的朦胧与美好,又暗含往事难追的怅然,意境空灵悠远。
全词以“忆”为线索,从邂逅倾心到重逢怅惘,脉络清晰,情感层层递进。意象选择贴合儿女情长,语言清丽婉约,将初恋的甜蜜、情变的无奈、重逢的怅然刻画得细腻动人,颇具古典词作的韵味。点赞学xí。当然点评纯属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欢迎一起探讨学x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4

帖子

279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7
贡献
363
金钱
1766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君陌尘 于 2025-10-31 22:28 编辑

5. 虞美人 · 记梦
文 / 扶苏 18- 惜缘
晚来瑟瑟寒风起 , 冷月苍千里 。 常言目断是天涯 , 恰似无尘世路 、 达仙家 。
犹思梦里重逢后 , 情愫还依旧 。 一支衷曲诉心声 , 莫问玉箫吹彻 、 有谁听 。

​冰竹拙评:这首词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是典型的词作结构。上阕由眼前实景引出心中遐想,下阕转入梦境与梦醒后的孤寂,脉络清晰,符合“记梦”的主题。但这首词最大的问题在于“语意太直,含蓄不足”,很多地方像是把散文的意思直接翻译成了词句,缺少了古典诗词应有的凝练、蕴藉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此外,部分词句的锤炼不够,显得有些生硬或平淡。上片起拍以寒月千里铺陈苍茫之境,但“瑟瑟”“冷”“苍”等词密度较高,略显堆砌,削弱了画面张力。接着化用古典天涯意象,但“常言”一词稍显口语化,与全词雅言风格不够协调,建议尝试以动态细节替代直白形容词,通过动作牵引画面,避免静止的描摹。“恰似无尘世路、达仙家”一句转折略显突兀。“无尘世路”本可引申为超脱之境,但与前文“目断天涯”的苍凉感衔接生硬,未能自然过渡至仙家意象,反而割裂了情感脉络。下片“一支衷曲诉心声”中“衷曲”与“心声”意重,略显冗余,且“玉箫吹彻”虽典雅,但未与前文形成呼应,使吹箫动作孤立无援,建议可将仙家意象改为更具人间烟火的隐喻。全词以“情愫还依旧”直接点明怀旧之思,缺乏通过细节或动作的间接传递。结尾“莫问玉箫吹彻、有谁听”虽化用古典孤寂意象,但“莫问”二字稍显说教,削弱了弦外之音。建议可尝试以虚拟场景收束,通过意象留白,让无人听的寂寥自然浮现,而非直接言明。总而言之,这是一首有潜力、有真情实感的词作。如果能克服上述的“直白病”,在含蓄、凝练和意境的深化上多下功夫,定能更上一层楼。

6.虞美人·回乡
青桐10-幻玉
伊通湿地千行柳。碧野留连久。约来手足尽情游。又是一番欢乐暖心头。
故乡风景依然好。水畔连芳草。厅中有女恰如仙。只见舒眉一笑对霞天。
心似水:词作写归乡的欢乐,天真烂漫,不过有点日记体的意思,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主旨不明确。上片写回乡游玩,下片还在湿地水畔,接下来又在厅中见美女而钟情,太突兀了。

7.虞美人·念家园文/绿竹01-沉默
温馨旧事常盈梦,醒处思来痛。身如孤雁度残生,故土魂牵难寐、听风声。
家乡小院荒芜久,锈锁柴门守。石阶料是遍苔痕,燕子几回檐下、候归人。
妮妮浅见:小词格律无误,转运掌握的好。上下阙都是情景交融。第一意群由梦起拍思念家园,第二意群表明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无定,先果后因的表达容易勾住读者心绪。常盈梦与无寐有点矛盾,问题是在常盈梦这词的运用。下阕全是料是的情景,勾起了我的心弦产生共鸣。整体思乡的氛围营造良好,遣词造句也不错。最后有个小细节九字句,六三句结构的两个仄声字的处理,三三先四后效果更好。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向。以上纯属个见如有不当,敬请谅解。

8.虞美人•思父
文/扶苏杨梅
       寒潭雁渡斜阳后,枫染红云岫。时逢重九忆椿堂,四十春秋魂梦总牵肠。
        门前轻唤无人应,举酒尊前冷。篱边新菊似从前,昔日儿郎非是旧时颜。
心似水:重阳思父,情真意切,景情交替,相互映衬。上片四十春秋语焉不详,不知道是其父故去四十年,还是自己现在四十岁?下片以与父亲隔时空对话的形式,娓娓道来,语淡而情真。

9.虞美人•归乡偶感
文/绿竹6-莫言
        风回小院苔痕腻,燕语春声细。凭窗凝睇久无言,恍见琴声倩影、似当年。
        陈编未改妆奁备,帘外花初蕊。昼寒灯暗画堂深,两鬓霜华偷染、思难禁。

天之年简评:
一首回乡感言,
第一意群,“苔痕腻”喻经年久矣,起拍道明地点时令,引出了后续的乡情。
第二意群,衔接紧密,“凭窗凝睇”进一步说明前个意群的院景是从窗望见的,触景生情,往事重现,勾起回忆感慨。
第三意群,细看房间内的情景,“陈编未改”指古籍、古书未经修改或更新的状态。这个描述似过于细致,回乡一般只是看书的外貌而已,无暇看书的内容,感觉此处用语不太妥当,有些失实了。
第四意群,已是晚上时分,又是一番慨叹,思绪万分。
作品今昔之感鲜明细腻。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特点是于细微处(苔痕、花儿、灯光、妆奁)见深情,好。
不足之处:1.主要是转韵时出现不同意群的韵部重复。第二韵在第七部,第四韵在第十三部,可惜第一韵和第三韵的韵字都在第三部,重复了。
2.个别词语需在斟酌。

10.虞美人·乡思
文/绿竹-晓风残月
      西风漫卷空枝杪,几望飞鸿杳。斜阳影里远山横,音信无凭愁甚、泪轻盈。
      一杯浊酒凭栏饮,不觉寒光沁。旧年陈事忆中浮,烛下娘勤针线、尽温柔。

天之年简评:
格律用韵正确无误,转韵掌握的好。
这首作品情景交融,物象择用得当。西风、空枝、飞鸿、斜阳、无不渲染着那份乡愁。
上片描景,景中有情。
第一意群,点明季节并引出望乡之意。但“几望”是汉语传统历法术语,指农历每月十四日。作者或许在心中赋予了其他含义,可读者不会知晓,按其本意来看,用在此处并无必要。
第二意群,视野从高处、空中转到地面,夕阳山外山的感觉,没有音信怎不更愁啊。
下片抒情
第三意群,借酒浇愁愁更愁,用寒光喻心情冷。
第四意群,回忆往事,在情理之中。
这首乡思立意清晰,脉络顺畅,个别词语需斟酌。

11. 虞美人 • 书房
文 / 扶苏 - 残月
书房灯火延清昼 , 笔底风雷走 。 案头朱字记鸿猷 , 誓趁风云仗策定神州 。
卅年世事空回首 , 笺上痕依旧 。 槛前梧叶坠寒秋 , 只剩残灯映壁叹淹留 。

​冰竹拙评:这首《虞美人》以书斋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展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情感沉郁,结构完整。上阕“笔底风雷走”“誓定神州”等句气势磅礴,勾勒出青年时代的豪情壮志;下阕“梧叶坠寒秋”“残灯映壁”则以萧瑟之景暗喻中年落寞,时空转换自然,形成强烈张力。“卅年世事空回首”一句承上启下,既点明时间跨度,又以“空”字道出抱负未酬的怅惘。结句“叹淹留”含蓄收束,余味悠长。但是​语言稍显直白,缺乏词境纵深。如“记鸿猷”“定神州”等表述偏重事理说明,削弱了词的含蓄性,若以更细腻的意象替代意境会更深远。“灯火”“梧叶”“残灯”虽贴合主题,但未跳出传统书怀词的窠臼。可尝试融入更具个人特色的场景以增强独特性。“叹淹留”虽点明情绪,但略失于直露。若以景结情,更能体现词体“欲说还休”的韵味。还有这首词所有韵字均在词林正韵第十二部,第一韵和第二韵,转韵字尽量不要在同一个韵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4

帖子

279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7
贡献
363
金钱
1766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2.虞美人,月夜愁绪

文/绿竹09-晴续

阶前促织鸣残草,旧事知多少。凭阑窗口沐银辉,凝望宾鸿连夜夜南飞。
人生聚散常无渡,醉眼添迷路。清茶浅墨对孤灯,独饮满怀愁绪到天明。
江中月评:
找优点:
     促织、残草、宾鸿、孤灯等经典意象烘托孤寂、怀旧的氛围,与“愁绪”情感契合。
      情景交融,“凭阑窗口沐银辉”“清茶浅墨对孤灯”等句,将动作、场景与心境结合,画面感强,感染力较足。
找不足:
1. 炼字稍显直白:“旧事知多少”化用李煜原句,新意不足;“醉眼添迷路”中“迷路”偏口语化,与全词雅致基调略有脱节,可更凝练(如“醉眼迷前路”)。“凭阑窗口”两个地点吧?征鸿夜飞,有这种情况但似乎少见。
2. 下阕“人生聚散常无渡”与上阕“旧事知多少”在结构呼应上稍弱,“常无渡”表达稍显生硬,试试“难由渡”“终无据”等,增强凝练度与文学性。  
3.题目格式要规范。
        整体而言,这首词意境统一、韵律规整,若在炼字和含蓄表达上再打磨,会更具韵味。一己之见,不同意见咱再探讨。

13.虞美人·重阳思父
青桐/浅蓝
    座钟滴答神龛上,老屋空空荡。新携菊酒酹椿庭,不见劬劳身影向门迎。
    繁柯欲静风难止,愧悔萦心底。侍亲犹道日方长,未及斑衣戏彩舞阶堂。
慢慢评:1.说实话,读了这首词,非常感动。感情真切而深沉,非纯想象所能及。内容解读:座钟滴答神龛依旧,可屋内空空无人。(我)带了新酿的菊酒来祭奠,却再也看不到往日那个疲劳的身影来门口迎我。树欲静而风不止,我心底常萦绕深深的愧悔。一直说行孝来日方长,可终究没有等到那一天。2.一点个人看法,可供讨论:“神龛”一词好像没什么出现的意义。“酹”本身就是祭奠的意思,当然不可能出现“向门迎”的身影。下来“犹”是还的意思,前面既然已经人不在了,那么就不能是“犹”而只能是“曾”了,而尾句措词为了更贴切“曾道日方长”,措词可以在略微调整一下。3.总之,这是一首感情充沛细腻的好作品,很能打动人。

14.虞美人.退休生活
文/青桐-秋韵
       花开鸟语春芳曲,蔬菜翻新绿。退休尝试享田园,梦想成真欣喜乐心间。
       晨曦拍照红花赏,静待时光暢。读书吟写谱华章,醉美夕阳无限意悠长。
慢慢评:1好一派惬意的退休生活,这也正是我思思念念的尾拍日子。上片先推出田园风光,紧接着交代这是自己梦想中现在实现的生活。下片四句,第一、三句实写,二、四句抒发。内容清新恬淡,文辞朴实。2.上片内容和下片内容略显重复,空间脉络安排较乱,可以把上下片的第一、三拍合并成一阕,二、四拍合并成一阕。“静待”一词不合适,时光畅,不能等待而是欣赏。3.还是下片的韵字韵部,我们的讲义要求虞美人四拍转韵,要转到不同韵部,可是本词下片韵字都在第二韵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4

帖子

279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7
贡献
363
金钱
1766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5. 虞美人·失业了
扶苏 - 淡淡
  疏桐摇影秋将老 , 落叶西风扫 。 退闲无事亦无钱 , 纵使家妻苛责不能言 。
   村头尚有三分地 ,生计难凭倚 。 旧居虽好画阴阴 , 怎奈繁华依旧扰人心 。

兰香淡雅浅评:这首《虞美人·失业》以细腻笔触道尽失业者的窘迫与心境,是一首极具生活质感的写实之作。
一.优点:开篇用“疏桐”“落叶”“西风”等典型秋景,不仅点明时节,更将“秋将老”的萧瑟与主人公内心的失意相勾连,景与情浑然一体,未言愁而愁绪已现; “退闲无事亦无钱”一句,点出“失业”的核心困境——无收入、无奔头,“亦”字更显无奈, “纵使家妻苛责不能言”则深入内心,写出失业者的隐忍:面对家人的不满,连辩解的底气都没有,将人物的委屈刻画得入木三分。下阕进一步强化生存压力。
二.不足:起句中“秋将老”与后面的“西风落叶扫”稍显矛盾,“秋声老”会不会好点;“无事亦无钱”直白陈述困境,缺乏诗词含蓄之美;上片“家妻苛责”与下片“三分地”“旧居”的转折生硬;结尾“繁华扰心”的感慨缺乏前文铺垫,显得突兀。
三.建议:有个别词语需要再炼。
以上纯属个见,可酌情听取!

16 虞美人 · 思亲
文 / 白璧微瑕
斜阳院落残红满 , 锁锈窗棂断 。 闲池锦鲤已无踪 , 犹记当年嬉闹震长空 。
双亲惯爱家人宠 ,常把花儿弄 。 暑来寒往几更迁 , 不见阿娘身影眼望穿 。

兰香淡雅浅评:这首《虞美人·思亲》以景衬情、今昔对比,将思亲之痛藏于细节,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兼具画面感与感染力的词作。
一、优点:开篇以“斜阳”“残红”“锁锈窗棂”奠定凄清基调,衰败之景暗合“物是人非”的失落;“闲池锦鲤”的“无踪”与“当年嬉闹”形成鲜明对比,用鲜活的过往记忆反衬当下的孤寂,“双亲惯爱”“常把花儿弄”是生活化细节,“家人宠”的温柔,让思念有了具体的落点;末句“眼望穿”将盼归而不得的怅惘推到极致,共鸣感强。
二、 可酌处:1、 韵律方面:下阕“迁与“穿”上阕“满”与“断”都在词林正韵的第七部;“踪”“空”“宠”“弄”都在词林正韵的第一部。按要求应该在四个不同的韵部,所以用韵没转开。
​2、 炼字方面:“嬉闹震长空”中“震长空”稍显夸张,与“院落”“闲池”的小巧场景略有违“和,若改为“嬉闹满池融”或“嬉闹伴清风”,更贴合庭院日常的闲适感,与后文的“思亲”基调也更协调。“双亲惯爱”与“家人宠”意重。
三、建议:整体而言,词作以“景—忆—情”层层递进,把对双亲的思念写得细腻绵长,如在用韵上与个别字词上再打磨,不失为一首佳作。
以上纯属个见,可酌情听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4

帖子

2797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7
贡献
363
金钱
176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17.虞美人•旧梦
文/绿竹-田园如诗
   朱颜和月清光皎,风趁青丝袅。新茶栀子满山栽,记取坡前迟顾少年来。
   风霜侵鬓流年疾,摇落还成戚。重回旧岁梦南窗,再见那时微笑那年妆。

梦绿浅评:1,问好同学,小词格律用韵无误,第一意群风清月朗的夜晚,“朱颜”“青丝袅”一个年轻的女子跃然纸上,活脱脱勾勒出人物 形象。第二意群“新茶栀子”的物像突显花下相见的喜悦之情。春景映春情。第三意群回到现实,流年已老,风霜添鬓,岁月蹉跎成忧伤。“成戚”有点表象不明。第四意群曾经的美好只有在梦里才能重温。
2,整片抚今追昔,上片追昔,下片抚今,以花前月下为基点,以梦境作结,结句那份情状描绘的有神,画面感强。不错。

18.
虞美人·重回旧屋
文/梅涧
青苔漫蚀云阶悄,双燕空梁绕。
残阳斜照旧窗寮,恍见烛光摇影补荷包。
当时总角相嬉闹,竹马寻芳草。
哪知重立晚风梢,唯有桐花簌簌落空巢。

梦绿浅评:1,问好同学,第一意群景起,青苔侵漫,空阶无人,只有双燕绕梁,云阶有点夸张了,与旧屋有些违和。第二意群夕阳透过窗内窗,恍惚间见旧时之生活场景:烛光下缝荷包。
2.第三意群,过片自然,回忆少年时光,嬉戏,寻芳,第四意群回到眼前晚风吹过树梢,听到的是桐花凋落的声音,映衬出一份空寂感。空巢,指子女长大成人离开后,只有父母单独生活的家庭。用在这里有点突兀,与开片荒芜感不协调。
3,整片用今昔今对比手法,是对物是人非逝去青春的回念。不足之处:韵部没有转开,平仄韵都用了同一韵部第八韵部;注意书写格式,情感层次与个别字词再作锤炼。个见,不当处请忽略。

19.
虞美人  忆校园
扶苏09-京门无忧
林间小路晴光暖,步履轻如幻。单车铃脆笑声扬,挥汗操场球起,湿衣裳。
课堂粉笔沙沙转,册里枫红漫。旧时光里正纯情,那段青春恰是,少年行。

暖风浅评:小词格律韵部无误,一段美好的青春回忆展现在眼前,第一意节忆校园林间晴光暖,步屐清如幻,顺其自然,第二意节单车铃脆笑声扬,还是在小路上,而后面写的是球场上的景。下片又到课堂,粉笔沙沙转,后面是册里,跳跃度太大了,韵虽然转的不错,却衔接不够紧凑,仔细斟酌斟酌,改改会是一阙很不错小词。
20.
虞美人.秋愁
扶苏16-浅念
  寒生小院重阳至,尽日清愁起。珠帘懒卷独无言,可叹蛩声夜笛扰人眠。
  海天一角风依旧,岛上思乡酒。烛昏香暗泪痕深,空有满腔离恨湿云襟。

暖风浅评:小词格律韵部无误,第一意节点明时间、地点、人物,重阳节,寒生小院清愁起。第二意节转的自然,懒卷珠帘,叹蛰声夜笛扰乱心绪。
下片写海角一天的风依旧,岛上思乡酒,这里是在岛上喝着思乡的酒,还是在岛上思念家乡的的时间久啊,没表达明白,第四意节,空有满腔离恨泪湿襟,看这句别扭不?空字改下。总体来说,上片好于下片,上下片衔接不够紧凑,上片写院中,下片到了岛上,跳跃太大,没有顺着上片的意顺下来,重新组织语句会更好!

22、虞美人
扶苏28~西红柿
那年明月初清澈。无意圆和缺。那年明月操场边。依柳依塘,星梦醉听蝉。
那年明月窗纱下。不尽缠绵话。而今明月挂高空。镜水飞云,相望各西东。

青雲评,格律自检,格律是基本功,不说也要自己注意,没有词题,文中那年明月反复出现,不如就题那年明月吧。起拍的那年明月初清澈,初字和后续的,圆缺没直接关系,虽然意思大家明白,但是用词不够达意,而且后文的那年明月真不是必须的,完全可以用其他物象代替,虽然咋一看,重复的太好看,其实不然,还损了词意,不过而今明月回扣挺好,煞尾有余味,不错的,整体构思不错,细节有提升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3 1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