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9|回复: 86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班第九讲【青桐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652

主题

148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兼词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09
贡献
1686
金钱
50846
发表于 2025-10-20 15: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夕阳燕 于 2025-10-20 15:52 编辑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第九讲作业:
以霜叶红于二月花为意,按照所给格律填词《减字木兰花》一首,题目自拟。
词牌格律:
【减字木兰花】
中平中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作业截止周六晚8点,过期不予点评!评阅老师点评截止周日晚8点!

0

主题

20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0
贡献
60
金钱
100
发表于 2025-10-20 22: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笛梦 于 2025-10-21 16:38 编辑

减字木兰花·霜叶红于二月花为意青桐13~笛梦         寒侵林麓,木叶经霜红胜簇。极目天涯,雁字南飞带落霞。
         凭栏望断,谁把相思题叶满。驿路遥遥,一片丹心托碧霄。

点评

3.可斟酌处:①“凭栏望断”与上阕“极目天涯”都有远眺之意,有重复之感。②情感转折稍显直露:下阕“谁把相思题叶满”的设问略失蕴藉。③格式可更规范,排版可更好看。   发表于 2025-10-22 21:57
2.空间架构巧妙:从“林麓”到“天涯”再至“碧霄”,由近及远构建立体画卷,而“雁字南飞”既点明秋意,又暗引相思,自然过渡到下阕抒情。  发表于 2025-10-22 21:57
1.切题精准:上阕“木叶经霜红胜簇”直扣“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以“红胜簇”强化视觉冲击,暗合杜牧原句的绚烂感。下阕“丹心托碧霄”将红叶与赤诚之心相融,拓展了意境深度。   发表于 2025-10-22 21:56
这首词作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整体框架完整,格律工稳。  发表于 2025-10-22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2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1
贡献
51
金钱
92
发表于 2025-10-20 23: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字木兰花.登调兵山
青桐05~白羽
松峦叠翠,峰顶旌旗凝晓气。残垒依稀,铁马声遥多少悲。
风梳林叶,漫染秋红魂未灭。泉水清波,辽北山城吟旧歌。

点评

②收束稍显平实:末句“吟旧歌”流于寻常,若将尾句改为对霜叶的升华,或许会更好呼应“红于二月花”的命题要求。  发表于 2025-10-22 22:32
可斟酌处:①“魂未灭”的表述稍显直白,可更含蓄。  发表于 2025-10-22 22:28
“旌旗凝晓气”“铁马声遥”化虚为实,以具象物事勾连兵家往事,与调兵山地理特征贴合紧密。  发表于 2025-10-22 22:28
此词格律严谨,以登临调兵山为背景,通过山水意象与历史追思的交织,基本契合“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意主题。  发表于 2025-10-22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8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7
贡献
184
金钱
333
发表于 2025-10-21 11: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第九讲作业青桐03-浅蓝
减字木兰花·暮秋寻诗
文/浅蓝
    商风过岭,衰草枯藤摇瘦影。雁阵无痕,一抹残阳敛暮云。
    暗嗟萧索,惊有霜枫红照灼。浑胜春花,簪入诗行暖色加。

点评

可斟酌处:①过渡稍显生硬,“暗嗟萧索”与“惊有霜枫”的转折虽合逻辑,但“暗嗟”“惊有”的直白表述略失词境含蓄。②结句稍显直露, “暖色加”虽点明情感升华,但略失余韵。   发表于 2025-10-22 22:50
炼字有新意: “簪入诗行”中“簪”字精妙,将枫叶拟作发簪,既赋予静态景物灵动之美,又暗含诗人将自然之美提炼为诗意的创作过程,颇具匠心。  发表于 2025-10-22 22:49
情感脉络清晰:从“暗嗟萧索”的低沉到“惊有霜枫”的转折,再到“暖色加”的欣然,情绪流动自然,展现寻诗过程中从惆怅到惊喜的心理变化。  发表于 2025-10-22 22:49
“衰草枯藤”与“霜枫红照灼”形成强烈视觉反差,既呼应杜牧原诗“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烂感,又通过“浑胜春花”直接点题,强化了秋叶的蓬勃生命力。   发表于 2025-10-22 22:48
此词上阕以商风、衰草、雁阵、残阳等意象铺陈暮秋萧瑟之境,下阕笔锋陡转,以霜枫之红艳点亮画面,结句“簪入诗行”巧妙扣回“寻诗”主题。  发表于 2025-10-22 2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32
金钱
54
发表于 2025-10-21 11: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字木兰花 . 香山红叶
青桐26-四哥

香山秋晚。与友登高同眺远。满目丹霞。风过如波漫一涯。
相邀吟诵。盛景难书长啸纵。小杜留声。爱此霜红任恣情。

点评

提及“小杜留声”,虽关联稍弱,但未刻意堆砌典故细节,而是以“爱此霜红”承接,让典故服务于当下赏景的情感,避免了咏物词中典故压过景物...  发表于 2025-10-26 07:47
直接打破“秋景萧瑟”的传统认知,以红叶的“别样红”赋予秋景不输春日的鲜活感,立意更显明快。  发表于 2025-10-26 07:44
木槿昔年点评:场景与情感的深度绑定:以“与友登高”的动态场景切入,将“吟诵”“长啸”的人物互动融入红叶秋景,打破了传统咏红叶词“孤赏...  发表于 2025-10-26 0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20
金钱
30
发表于 2025-10-21 16: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第九课作业
减字木兰花•红叶
青桐19-小雪雪
秋光独占,赊缕丹霞霜叶染。笑倚西风,胜却春花别样红。
丹心依旧,多少韶芳空自守。醉舞流年,欲把柔情寄客边。

点评

让咏物词成为个人情感的温柔载体,情感表达更私密、更具象。  发表于 2025-10-26 07:53
个人情志的细腻植入:将“丹心”“柔情”与红叶结合,不局限于对景物的客观描摹,而是借红叶的“霜染”喻指内心的坚守。  发表于 2025-10-26 07:52
木槿昔年点评:开篇秋光独占,胜却春花,直接打破秋景萧瑟的传统认知,以红叶的别样红赋予秋景不输春日的鲜活感,立意更显明快。  发表于 2025-10-26 07: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帖子

2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6
贡献
53
金钱
79
发表于 2025-10-21 20: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昭棠 于 2025-10-21 20:40 编辑

减字木兰花·山行偶得
青桐08-昭棠
半山骤醒,谁把胭脂千树染?欲问西风,却卷丹砂洒碧空。
苔阶徐步,忽有飞红肩上驻。回首烟岚,秋色何曾输牡丹。

点评

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避免了咏物词常见的“全景式描写”的空泛。  发表于 2025-10-26 07:58
“小视角”的生动捕捉:聚焦“苔阶徐步”的细节,不写宏大的满山红叶,而是以行人肩头落红叶的微小场景。  发表于 2025-10-26 07:57
又用“卷丹砂洒碧空”赋予西风“挥洒颜料”的动作,把秋景转化为一场充满想象力的“绘画过程”,画面感极强。  发表于 2025-10-26 07:55
木槿昔年点评:拟人化的灵动表达:以“谁把胭脂千树染”的疑问开篇,将红叶比作“胭脂”。  发表于 2025-10-26 0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5

帖子

29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87
贡献
710
金钱
1138
发表于 2025-10-22 18: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儿 于 2025-10-22 18:46 编辑

词十一期初级第九讲作业
青桐~语儿

减字木兰花*红枫情
文/语儿
     千山染翠。云朵晴空飘吉瑞。霜叶流丹。泉水清凌淌玉寒。
     层林漫舞。几树红枫盈晚暮。雁字排行。化作秋笺寄远方。

点评

从“云朵”“泉水”到“红枫”“雁字”,意象连贯,最终以“雁字化作秋笺”将景与情(寄远思)结合,提升词的意境。  发表于 2025-10-22 21:18
用视觉与触觉描写“千山染翠”“霜叶流丹”是视觉上的色彩对比,“泉水清凌淌玉寒”加入触觉感受,让秋景更立体。  发表于 2025-10-22 21:16
契合“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核心意涵,上片“霜叶流丹”直接点出霜叶特征,下片“几树红枫盈晚暮”以红枫呼应主题,将秋景的绚烂与生机具象化.....  发表于 2025-10-22 21:14
符合《减字木兰花》格律,平仄无硬伤,读来顿挫协调。 押“寒韵”(翠、瑞、丹、寒、舞、暮、行、方)韵脚统一符合词牌押韵要求  发表于 2025-10-22 21:12
愿:岁月有情,时光不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4
贡献
44
金钱
78
发表于 2025-10-23 07: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第九讲作业
减字木兰花.秋山行吟
文/青桐-秋韵
金风叠叠,雁过山林穿碧叶。霜染层林,漫卷红霞作锦衾。情深未了,红叶题诗云外杳。月冷苍琼,水瘦山寒入画屏。

点评

词用“红叶题诗”增添了人文意涵,让霜叶不仅是自然景致,更成为承载“情深未了”的情感载体,在秋的清寂底色上多了婉转的情思余韵。  发表于 2025-10-26 21:59
词将“霜叶”融入“层林”“红霞”的整体秋景中,借“锦衾”的比喻让霜叶之红更显绵密厚重,而非单一的色彩对比。  发表于 2025-10-26 21:58
枫林异隐老师评,“雁过穿碧叶”活态勾勒,“霜染层林”“水瘦山寒”静态描摹,又借“红叶题诗”融情于景,景语皆成情语。  发表于 2025-10-26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1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9
贡献
37
金钱
66
发表于 2025-10-23 10: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班第九讲【青桐组】作业

青桐10-幻玉

减字木兰花·深秋野步

黄花野草,天趣浑然方是妙。醉入仙葩,霜叶燃红胜晚霞。
节临重九,气爽山明人欲走。秋与云平,果酿新醅意自盈。

点评

鲜活的深秋野趣,燃红的霜叶、气爽山明的景致,搭配果酿盈意的闲情,全无秋的萧瑟,满是对深秋的喜爱与畅快。  发表于 2025-10-26 22:03
拓展了红叶的视觉意境。 写作上由景入情、先绘黄花、霜叶的视觉秋景,再写重九登高的兴致与新醅果酒的味觉联想,景与情自然交融。  发表于 2025-10-26 22:02
枫林异隐老师评,词“霜叶燃红胜晚霞”以晚霞的绚烂喻霜叶,暗含其比二月花更浓烈的红,既切“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核心,又拓展了红叶的视觉...  发表于 2025-10-26 2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4

帖子

6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
贡献
167
金钱
250
发表于 2025-10-24 09: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班第九讲【青桐组】作业

青桐25-糗妞

减字木兰花·隐秋

文/糗妞

      春来拾梦,锄去雪床耕涧垄。桃苑人家,梅谢无声悄葬花。
      繁华落尽,腔郁衷心哭不忍。情满江愁,残叶拾得几度秋。

点评

写出了隐于桃源的幽居生活 ,感觉这种生活应该怡然自得,却写出了几分伤感基调。  发表于 2025-10-25 20:49
“哭 拾得”是入声字,在这里出律了。没有按照题目要求写,下次注意审题。  发表于 2025-10-25 2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5

帖子

29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87
贡献
710
金钱
1138
发表于 2025-10-24 09: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儿 于 2025-10-24 10:01 编辑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第九讲作业
青桐11~木棉

减字木兰花·霜叶红于二月花为意
文/木棉
     朝霞初照,霜降无声敷粉俏。一鹤晴空,十里梅河旗样红。
     夕阳西下,羁鸟入林无碍挂。欲报明春,一片丹心叶落根。

注:梅河,河流名称

点评

感觉第三句鸟入林和整体联系不大,稍显游离。结句感情升华。  发表于 2025-10-25 21:06
梅河沿岸是十里红枫,像旗帜一样红一样壮观,比喻很形象。  发表于 2025-10-25 21:05
格律正确,复合题目要求。经霜的枫叶犹如敷过脂粉的娇俏少女,拟人化运用得非常好。  发表于 2025-10-25 2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2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0
贡献
50
金钱
95
发表于 2025-10-24 09: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班第九讲【青桐组】作业

青铜21-红叶

霜华一顾,已染丹枫林野处。叶弄风生,胜却黄莺二月声。

凭高凝睇,叠嶂裁霞添韵意。萧瑟全收,占断秋光不见愁。

点评

下片视野一下放大,勾勒出一副雄浑的秋山画卷,震撼人心,结句点明主题。  发表于 2025-10-25 21:20
上片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赞美了枫叶的美,尤其是听觉别出心裁,极具感染力。  发表于 2025-10-25 21:19
格律正确,复合题目要求。非常好的一首小词很喜欢。  发表于 2025-10-25 2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5

帖子

29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87
贡献
710
金钱
1138
发表于 2025-10-24 11: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期第九讲作业
青桐-23天凉

减字木兰花.秋游将军山
文/天凉
     木犀如米,怎及满山红叶醉。九曲清波,浅唱轻吟歌几何?
     秋凉初透,更有松风盈翠袖。鸥鹭忘机,欲引诗情列阵飞。

点评

②咏物词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发表于 2025-10-26 22:16
同学除了上阕起拍句与秋枫略有关联,其后都是远离主旨,再多描述也废了。  发表于 2025-10-26 22:14
若楠老师点评: ①“忘”出律。总的来说,偏题了。游将军山,一定要以观霜染丹枫的感受为意脉,贯穿整词。咏枫,以“霜叶红于二月花”为意,...  发表于 2025-10-26 22:11
愿:岁月有情,时光不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5

帖子

29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87
贡献
710
金钱
1138
发表于 2025-10-24 13: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第九讲作业
青桐18-芳

减字木兰花·故乡的红枫叶
文/芳
    霜绡谁染,万壑千峰红正艳。蝶舞风来,敢作春花偏晚开。
    留枝迹遍,拾得秋光题画卷。落地心安,铺就归途到故园。

点评

末句可更含蓄,如"铺就诗痕到故园"或"铺就丹心到故园"。  发表于 2025-10-26 22:33
从绚烂归于平静的落叶哲学中,升华出"铺就归途"的终极关怀。以"故园"作结,既完成从自然物象到人文情怀的转换,又暗合落叶归根的传统意象。不足之处:故园"直白收束‌ "铺就归途"已含归意,末句可更含蓄,如"铺就诗   发表于 2025-10-26 22:32
③时空张力 "偏晚开"三字既呼应"霜绡"的秋令特征,又暗含不趋附春光的孤傲品格。 ④精神升华 下阕"落地心安"是全词点睛之笔,   发表于 2025-10-26 22:30
"蝶舞风来"句巧妙转换视角,将落叶拟作迟开的春花,赋予其主动选择时令的生命力。  发表于 2025-10-26 22:27
②意象铺陈 上阕"霜绡谁染"以设问开篇,将红叶比作被霜染就的丝绡,"万山红遍"的壮阔空间与"红正艳"的浓烈色彩形成视觉冲击。   发表于 2025-10-26 22:25
愿:岁月有情,时光不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11

帖子

29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9
贡献
746
金钱
1091
发表于 2025-10-24 22: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期第九讲作业
青桐12-江雪

     减字木兰花•观霜叶有感
     文/江雪
       满山霜叶,妩媚如花招蛱蝶。 缱绻蹁跹,直教离人不忍看。
       别来十载,无奈愁肠从未改。 何日重来,相抚相亲笑满腮。

点评

意象略显单一,可稍加秋日元素。  发表于 2025-10-26 22:41
微瑕之处①“看”出律,这里应“平声”,多音字如是平声的“看”,意思是照料、看管,与词意不符。当然,如果找不到更好的字替代,亦可接受。 ②全词以霜叶、蛱蝶为核心意象,虽细腻但缺乏多元拓展,意象略显单一,   发表于 2025-10-26 22:40
蛱蝶的欢愉与愁肠的持久等对比,强化了情感张力‌。末句“相抚相亲笑满腮”以乐景衬哀情,使离愁与期盼形成强烈反差‌。  发表于 2025-10-26 22:39
短暂的感慨‌。 ③情感真挚,对比鲜明‌ 通过霜叶的妩媚与离人的孤独、  发表于 2025-10-26 22:38
②情景交融 上阕“满山霜叶,妩媚如花招蛱蝶”以霜叶拟人化,赋予秋景以妩媚之态,与蛱蝶的蹁跹形成动态画面,既展现秋日绚烂,又暗含生命短暂的感慨‌。   发表于 2025-10-26 2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5

帖子

29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87
贡献
710
金钱
1138
发表于 2025-10-25 12: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儿 于 2025-10-31 16:30 编辑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第九讲作业
青桐02~悟明

减字木兰花·秋枫
文/悟明
    丹枫笑靥,燃尽深秋情烈烈。独立寒阶,欲共云霞醉玉腮。
    西风凛冽,犹自翩跹飞彩蝶。零落成尘,且化香泥待早春。

点评

小青老师点评: 这首小词,描写红枫颜色全篇没有红字却字里行间都透出枫叶的红和在秋季的品质坚毅。 不错的一首小词。  发表于 2025-10-26 19: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5

帖子

29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87
贡献
710
金钱
1138
发表于 2025-10-25 15: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第九讲作业
青桐22~湄子

减字木兰花.秋日访山
文/湄子
     阶梯坎坷,半岭枫红燃似火。石涧泉鸣,崖竹岩松豁眼青。   
     天遥一鹤,爽气乘秋通岁朔。楼阁云间,此际风光最耐看。

点评

小青老师点评: 问好同学,这首词通篇来看没有拓展开,描写的枫的形状过于单一,下次加油!  发表于 2025-10-26 19:02
愿:岁月有情,时光不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46
金钱
66
发表于 2025-10-25 17: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字木兰花·秋行见叶
青桐组长-无情
层林燃透,风卷丹枫盈客袖。曲水环庐,倒影随波漾赤蕖。
霜侵驻色,敢替春芳争秀逸。醉倚溪桥,艳过江南二月娇。

点评

不错的小词。 不足之处,赤蕖。“赤蕖”通常指红莲,与丹枫存在季节冲突。“驻色”不是常用词汇,第四意群流转略显突兀,诗词贵在精益求精,个别字词还需打磨。   发表于 2025-10-26 15:00
开篇由远及近,空间布局层次分明。远眺层林尽染,近观枫落衣袖,俯察曲水映蕖,形成立体的视觉空间。意象密集,色彩浓烈,衔接自然流畅,化典无痕。点赞  发表于 2025-10-26 14:59
兰心老师点评: 问好!小词格律韵脚无误。意象瑰丽,气势酣畅,足见作者诗词功底深厚。  发表于 2025-10-26 14: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5

帖子

29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87
贡献
710
金钱
1138
发表于 2025-10-25 19: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儿 于 2025-10-31 16:31 编辑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第九讲作业:
青桐15-云落

以霜叶红于二月花为意,按照所给格律填词《减字木兰花》一首,题目自拟。

减字木兰花·枫
文/云落
       寒山客旅,醉眼寻秋秋不语。何处霜葩,一夜红云燃岁华。
       非花胜火,欲把丹心邮故我。立尽残阳,风起千笺作雁行。

点评

咏物贵在(不即不离),此篇个人感觉意象颇多,有堆砌感,减少了留白。“寒山客旅”,“立尽斜阳”等词汇与标题略远,“邮故我”稍显生硬。 结句不错,新颖有余味[强][玫瑰]   发表于 2025-10-26 15:04
兰心老师点评: 问好!小词格律韵脚无误。这是一首咏物词,题目“枫”,通过寒山客旅、红云胜火等画面,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与自我追寻的思考。  发表于 2025-10-26 15: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4

帖子

1806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4
贡献
478
金钱
676
发表于 2025-10-26 23: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若叶 于 2025-10-26 23:36 编辑

古风词十一期青桐组作业小结
       本讲作业青桐组应交19份,实交19份,已全部点评。青桐组19位同学给力,点赞!评阅老师们辛苦了!若楠老师辛苦了,无情、语儿两位组长辛苦了,感谢!
      本讲作业要求以霜叶红于二月花为意,按照所给格律填词《减字木兰花》一首,题目自拟。《减字木兰花》一般为四句八韵,特点是平仄交替四转韵。由于该词牌的频繁换韵,使得声情抑扬顿挫,有助于情感的抒发。词牌比较中性,情感色彩自由选择均可。 需要注意的是四个意群(所谓意群,就是指句子中按意思和结构划分出的各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即称为一个意群。同一意群中的词与词的关系紧密相关,密不可分)四言句和七言句承接关系要紧密,一个意群表达一个所吟咏人、物、或事的一个方面。前后两句密不可分 顺流而下。
       本次作业咱们组同学对巜减字木兰花》大方向还是掌握的,符合其声情,基本能契合“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之主题。问题仍在细节方面:
1.意象选择相对单一。
2.上下片过渡衔接欠明确,不顺畅。
3.用词直白或不恰当,希在遣词炼句方面多下点功夫。
       希同学们继续努力,争取多出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4 21: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