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7| 113
|
沧浪书院曲三期第十一讲论坛作业贴 |
| ||
| ||
| ||
点评
1、皂罗袍的食字不在同一韵部。其他韵律正确。首支首两句须相对。第二支宜作扇面对符合曲牌要求。
2、醉扶归前两句是春华秋实的时空对照。用“祷雨桑林”化用商汤祈雨典故,将农耕与“责六事”问责并置,凸显天人合一的治理智慧。
3、皂罗袍刻画了农人辛劳只为温饱,与“愁生梦里”的心理描写形成内外张力“忙忙碌碌谁知味”反问收束,批判社会对劳动者价值的漠视。
4、排歌的“风凉话”与“劳动美”构成尖锐反讽。“专家调侃”直指当代社会对底层苦难的消费式解读,而“痛心扉”三字强化批判力度。
5、整体而言,三曲均以劳动主题为核心,从古典雅颂到市井白话,再到杂糅戏谑的现代口语,形成跨越时空的劳动者群像。不足是语言过于直白。
| ||
点评
1、醉扶归中一字是入声字作上声。此处应该是平声。皂罗袍中无字是阳平,此处应该是仄声。首支首两句相对。第二支作扇面对符合要求。
2、醉扶归以萧瑟秋景起兴,落叶与寒风交织,奠定凄清基调。第二句进一步强化孤寂氛围。末句以雁阵反衬离愁,含蓄点题。
3、皂罗袍起句扇面对以拟人手法写秋光流逝,愁绪难诉,“容颜渐老,恨也无言”直击时光无情,有李清照的“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的沉郁风格。
4、排歌“兰房静,音信远”以空间阻隔强化思念。“旧欢如梦散如烟”化用虚实对比,凸显物是人非之痛。
5、总体看三首曲作共同构成一个"秋尽人远"的完整悲剧时空,体现南仙吕·醉罗歌"婉而多讽"的典型风格。不足之处是个别语句略显直白。
| ||
点评
1、醉扶归中的萦字是平声此处应该是仄声。遣字是上声,此处应该是去声。皂罗袍中缠字是阳平,此处应该是仄声。对偶句符合要求。
2、醉扶归以残荷、凉蝉、晚照等意象勾勒秋日萧瑟之景。"褪粉""敛翅""侵肩"等动词刻画物态衰微,暗喻客居孤寂。"半阶烟"的朦胧感与"客绪萦肠"的直...
3、皂罗袍"霜痕""秋声"以自然时序递进,映射内心缠绵惘然。"红笺叠损"化用传统书信意象,愁印遍染的细节强化了情感浓度。
4、排歌"空庭寂"三句由景入情,孤灯忆华年的场景极具画面感。"旧事远"与"忆华年"形成时空张力,而"明里"二字更添灯火阑珊的孤清意味。
5、总体看曲作从〔醉扶归〕的孤寂写景,到〔皂罗袍〕的愁绪直抒,再到〔排歌〕的往事追忆,情感由浅入深,形成完整叙事链。是首不错的曲作。
| ||
| ||
点评
问好,不错的曲,就是人未到心牵挂……面如冠玉,少了点衔接,就是到了才能看到孩子的模样……
| ||
点评
问好,不错的曲,先是景色铺垫,之后是情感抒发,就是最后的故园明月宕开的远了些(白天能看到景色就看不到明月,反之亦然)
| ||
| ||
点评
老师晚上好 谢谢老师斧正 辛苦了!
| ||
| ||
| ||
| ||
| ||
点评
格律正确构思很好记录祖孙的美好生活。醉扶归煞尾句收束有些不紧蜜改下就很好。皂罗袍,排歌写的就很好。整体表达选题非常好。
| ||
点评
龙泉青瓷很出名,整篇赞美青瓷,哥窑榜上有名,弟窑也声名远播。整体表达还是很不错的。
| ||
| ||
点评
叙事,词语流畅,衔接自然,曲味浓,对偶句欠斟酌。
| ||
点评
整体词语流畅,踏字出律,排歌三字句未对仗。
| ||
点评
整体不错,词语流畅,脉络清晰。曲味浓,排歌三字句对的不工整。词性结构不同。
| ||
点评
作为元曲爱好者,首次参加评阅,仅为个人观点,互学互勉。
领字可强化韵味:虽〔醉罗歌〕无强制领字要求,但可在〔排歌〕首句加轻领字(如 “纵情万丈,邀世匠”),能让语气更灵动,贴合散曲 “领字.....
建议:叠字使用可更凝练:〔醉扶归〕“九月九月”“骄子骄子” 的叠用虽有强调意味,但散曲中可更简洁,如调整为 “骄子挥笔,替代。个见
内容贴合主题:从 “登高望”“著华章” 写成立场景,到 “楼湖”“碧湘” 绘地域特色,再到 “邀世匠”“书楚留香” 表未来期许,层层递进,“贺” 的情感贯穿始终。
对偶与句式工整:〔皂罗袍〕中 “楼湖鹿引,鱼贯大江;楫舟唱晚,雁映碧湘” 两句,词性相对(楼湖对楫舟、鹿引对唱晚)、意境相关,符合散曲对偶要求;各曲牌句式也贴合〔醉扶归〕〔皂罗袍〕〔排歌〕的常规字数。
| ||
点评
以上都为个人所见,仅供参考。
可加领字强化节奏:〔醉扶归〕第三句 “约好寻春过前村” 前,可加一个轻领字(如 “早约好寻春过前村”),用 “早” 字点出 “提前约定” 的...
避免局部字词重复:〔排歌〕首句 “风牵袖” 的 “牵” 字,与前文〔醉扶归〕“野芳牵衣” 的 “牵” 字重复,虽不影响理解,但散曲语言追求 “炼字避复”;可调整为 “风拂袖,云绕鬓”,用 “拂” 字替代 “牵”,
个别炼字可更贴 “轻快” 基调:〔醉扶归〕末句 “却遇野芳牵衣困” 中,“困” 字略带束缚感,与春日寻友的轻松氛围稍显错位;若微调为 “却遇野芳牵衣引”,用 “引” 字替代 “困”,既保留 “野芳牵绊” 的趣味
场景连贯且细节鲜活整个过程有起有伏、画面连贯,像一段完整的春日叙事,“寻友” 的主题落地很实。对偶自然不刻意、对偶工整却不生硬,完全...
| ||
点评
以上评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制曲要点:⑶领字:第三句首字为领格字,领起后面两个四字对句。似乎被忽视。
领字可添韵律感:虽〔醉罗歌〕无强制领字要求,但〔醉扶归〕第三句 “玉砌雕栏帝王家” 前可加轻领字(如 “看玉砌雕栏帝王家”),用 “看” 字引导视线,能让读者更自然地从 “殿宇”“廊庑” 过渡到 “玉砌雕栏”
炼字可更贴 “故宫” 特质:〔排歌〕“吹鬓发” 一句,“鬓发” 偏写个人感受,若微调为 “吹落瓦” 或 “吹旧瓦”,既呼应前文 “殿宇”“廊庑” 的建筑意象,又能以 “旧瓦” 暗合 “兴衰”,让景与情的关联更紧密
改进建议:叠字可更凝练:〔醉扶归〕“殿宇殿宇”“廊庑廊庑” 的叠用虽强化了建筑的宏伟感,但散曲语言追求 “简而有境”,可调整为 “殿宇...
| ||
|
| |
点评
“富妒”表述略显突兀,指向不够清晰,且直接从秋景跳到对“贫富”的评判,缺乏过渡性的情绪铺垫。
| ||
| ||
| ||
| ||
|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4 03: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