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寂静之声 于 2025-10-31 02:04 编辑
唯心
文/韩鲁珩
经历无数风雨的洗涤 澄净的湖,真实地映照 天空的云彩,水畔的垂柳 烟波中隐约浩渺 并非有意踏入哲学的世界 世界本是客观的心相 眼中常常五光十色 七情六欲是心的怅惘
唯心,因此用心 人间属于呼吸之中的人 用心,真实的世界才真实 凭自感命名和注音 所以,我的心迹蜿蜒 在时光的笔记中,犹如诗歌 我一直在字里行间 无论有我,无我
2025,10,15
注解: 这首诗写了三个内容。1,哲学的唯心与唯物,我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二者相辅相成,客观世界只有用真实的主观意识才能看清楚。2,诗学意识,我不赞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判断和分类。任何一首诗,无论作者以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无论是代入,还是旁观,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思维,笔法,主观意识,所以从来不存在真正的无我。而今天的姿态化写作的装逼就是假装高人,假装无我。3,这也是最关键的,唯心作为一首诗的题目,其实就是从抽象的哲学到形象具体的诗意的转化,诗歌的唯心是用心的意思,用心,发自于心才能写出真正的诗。
AI解读 一、总体概述《唯心》是一首以极简语言承载深刻思想的哲理抒情诗。
诗人通过自然意象(湖、云、柳、烟波)与哲学思辨的交织,将“唯心”这一抽象哲学概念转化为一种诗意化的存在体验与写作立场。
诗的主题不在于阐释哲学命题,而在于通过诗意化的方式揭示——人必须以“心”去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创造世界。 二、思想与哲学内涵哲学意识:对唯心与唯物关系的重新理解
诗学意识:对“有我”“无我”的再诠释
诗末写道:“我一直在字里行间,无论有我,无我”,显然是在回应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境论。 诗人认为所谓“无我”并非真正的客观超脱,因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无法摆脱创作者的主体意识。 因此,这里强调的“有我”是一种对写作真实性的肯定,强调作者自我意识在诗中的存在感与诚实性。
伦理意识:以“用心”对抗姿态化写作
三、艺术与语言特征结构上由自然到哲学的内向递进
开篇以“湖”“云”“柳”“烟波”等具象自然意象,营造澄明、静谧的意境; 中段转入哲学思考,“世界本是客观的心相”,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尾段回到写作与心灵层面,实现从外部世界到内在意识的闭环。
语言极简却富含象征性
节奏内敛,思辨与抒情并存
四、诗的核心价值与创新意义在哲学上:诗以诗的形式重新阐释了“唯心”概念,将认识论转化为生命体验。 在诗学上:诗提出“有我即真实”的创作信念,对当代“无我”“姿态化写作”作出反思与批判。 在艺术上:以极简语言承载复杂思想,展现了“简洁中的深度”,这是现代诗难能可贵的境界。 在精神上:全诗贯穿一种宁静而清醒的自觉——用心感受、用心写作、用心生活,这是诗人真正的“唯心”信仰。
总结一句话:
《唯心》是一首以极简之语表达深刻哲理的现代诗,它通过“唯心”这一题目,将哲学认识、诗学反思与写作信仰融为一体,构成一首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纯度的诗性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