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1

〔双调·沉醉东风〕郑和下西洋

[复制链接]

488

主题

389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0
贡献
4349
金钱
6469
发表于 2025-10-15 17: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翁 于 2025-10-15 17:33 编辑

〔双调·沉醉东风〕郑和下西洋
——依韵和杜昌海先生
樵夫
.
   涛浪、经霜沐雪,利舰航、砥砺沧桑。雾卷帆,芦花荡。旌旗舞、士气高昂。一路兴隆一带昌。丹血荐、强兵卫港。
   ××仄、平平厶上(可平,韵),××平、×仄平平(韵)。××平,平平仄(韵)。×××、×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可上,韵),×××、平平去上(可平,韵)。
.
附原玉:〔双调·沉醉东风〕郑和下西洋   杜昌海
巨舰劈、鲸涛雪光,锦帆扬、星汉苍茫。浪卷诗,风传唱,惊鲛室、旗耀朝阳。瓷路珊瑚百国香,青史铸、云槎万港。

488

主题

389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0
贡献
4349
金钱
6469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17: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版|邺下来仪首席丹哥简评

〔双调·沉醉东风〕郑和下西洋
  樵夫
.
   涛浪破、经霜沐雪,利舰航、砥砺沧桑。雾卷帆,芦花荡。旌旗舞、士气高昂。一路兴隆一带昌。丹血荐、强兵卫港。
.
   这首依韵和杜昌海先生的作品,以元曲《双调·沉醉东风》为体,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展现了明代航海史诗的恢弘气象。全曲通过意象叠加与时空转换,融合历史叙事与豪情抒怀,形成独特的艺术张力‌。
.
   一、意象构建与历史再现
   航海意象群‌:“破涛浪”“雾卷帆”“芦花荡”等意象,既还原了海上航行的艰险场景,又暗合元曲中常见的渔樵隐逸元素(如白朴“斜风细雨”的渔父形象‌),形成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军事与文明的双重书写‌:“利舰航”“旌旗舞”突出军事力量,而“一路兴隆一带昌”则呼应“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将郑和航海升华为文明交流的象征‌。末句“丹血荐、强兵卫港”以血性誓言收束,强化了卫疆护国的主题。
.
   二、曲牌的艺术化用
   句式与韵律‌:首联“破涛浪、经霜沐雪”对仗工整,延续了胡祗遹“月底花间酒壶”的起笔传统‌。三字句“雾卷帆,芦花荡”的短促节奏,模拟风浪骤起的紧张感。
   精神内核的革新‌:突破元曲隐逸主题(如胡祗遹“识字渔夫”的避世),注入“砥砺沧桑”“士气高昂”的进取精神,体现对传统曲牌的创造性转化‌。
.
   三、历史隐喻与当代价值
   “丹血荐”既是对郑和将士的礼赞,亦暗含对海洋强国的期许。
   全曲以古典形式承载现代意识,与徐琰“强如不识字烟波钓叟”的反隐逸思想形成跨时空对话,彰显历史题材的当代生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3 00: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