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24-10-7
威望287
金钱1766
贡献363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威望- 287 点
贡献- 363 次
金钱- 1766 枚
|
发表于 2025-10-16 08: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君陌尘 于 2025-10-16 08:40 编辑
6.摊破浣溪沙•临湖望月
文/扶苏08-阿弥陀佛浩瀚星空挂玉盘,山河清澹气高寒。孤影临湖踏霜草,惧何难。
夜静风平无浪迹,月明云破已心安。人世俗尘休莫问,向天看。
妮妮浅见:该词牌生情婉约偏于幽思愁结,小词读了三遍,没读出幽思愁结。倒也不失婉约,只是显得清丽欢愉。起拍七字句描景还好,第三个七字句与三字句有断痕,何惧难这句决定了小词的生情。
下片更是往欢愉方向加速发展。就说这点吧,以上纯属个见,如有不当,请见谅。
7.摊破浣溪沙.月夜思
文/绿竹06晓风残月
桂魄如银彻夜空,兰舟无寐寂江中。堤岸垂杨系谁梦,竞朦胧。
犹记那年徊月浦,更教携手诉情衷。盟誓不知还记否,约桥东。
江中月点评:
这首《摊破浣溪沙·月夜思》意境清雅、情感真挚婉约,氛围感强:开篇“桂魄如银”以月光喻银,“兰舟无寐”借舟泊江心写人无眠,仅用两组意象就勾勒出清冷孤寂的月夜之景,将“思”的情绪融入环境,做到了情景交融。结构工整,贴合词牌:上阕侧重写景铺垫,下阕转入忆旧抒情,结句“盟誓不知还记否,约桥东”以问句收束,留有余味,符合《摊破浣溪沙》“上景下情、含蓄收尾”的婉约特质。全词用生活化的场景还原旧日情愫,没有刻意堆砌辞藻,却让思念的浓度更显真切,易引发共鸣。
如果“竞朦胧”换个“忆”什么的三个字,我想和“犹记”会联系的更紧密一些。
8.摊破浣溪沙•盼归
文/扶苏杨梅
数点寒星伴月明,无澜江上少舟行。深浦含颦对孤影,望归程。
去岁别离君折柳,今朝留滞梦空庭。心怨不如潮有信,泪双倾。
心似水:格律自检。上景下情,基本符图上情景。言辞雅致,将离别之思写的缠绵悱恻。深浦含颦一句,深浦不好,容易被人理解为主语。可改临浦?望归程一句也再斟酌,上一句在水边看着自己的影子。这应该是看近景。而望归程变成了远景。镜头没有这么切换的。下阕留滞一词不太好,可酌。
9.摊破浣溪沙 • 临湖偶思
文 / 莫言
皓月澄明水若绡 , 霜华漫洒影枝摇 。 久伫滩头风细细 , 暮云迢 。
旧梦轻吟思底事 , 他乡无意读清宵 。 且把闲愁融夜色 , 任风飘 。
冰竹拙评:这首词意境空灵,画面感强。开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湖月相映的静谧夜景,“绡”字喻水轻透,霜华凝寒,动静结合,颇有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情景交融,收放自然。下阕将外景转向内心,过渡自然;“且把闲愁融夜色,任风飘”以洒脱作结,愁绪不落粘滞,余味悠长。语言清雅,合于词牌,尤其“暮云迢”“读清宵”等表达能见炼字功夫。
可斟酌提升之处:
意象略显熟稔,新意不足。“皓月”“霜华”“闲愁”“暮云”等意象虽美,但多为古典诗词常用元素,整体意境未跳出传统闺怨羁旅的框架,可尝试融入更具个人特色的场景或隐喻。还有下阕抒情稍显空泛,情感表达较为常见,若能将“底事”具象化,如某段往事、某个细节,或增加时空对比,如故乡与他乡的具象对照,情感会更饱满。再有部分用词可更精炼。“影枝摇”稍显凑韵,若往“瘦枝摇”或“坠寒梢”上考虑,是不是更能突出孤寂;“读清宵”的“读”字虽巧,但与前文逻辑关联稍弱,可考虑使用更贴近心境的动词。
10. 摊破浣溪沙 . 月夜下
文 / 青桐 - 秋韵
清影江边曳故乡 , 寒光静寂夜微凉 。 思念萦心满惆怅 , 水苍茫 。
回忆旧时同赏月 , 谁知满目共心伤 。 堤岸柳杨辉夜色 , 念悠长 。
冰竹拙评:这首词作以月夜思乡为主题,语言流畅,情感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结构清晰。首先情景脉络清晰,从“江边清影”的实景,自然过渡到“思念萦心”的情绪,再转入“回忆旧时”的抒情,整体脉络顺畅。情感真挚动人,“思念萦心满惆怅”、“念悠长”等句,直抒胸臆,情感表达坦诚而恳切。
可斟酌提升之处:
意象略感熟稔,可增加新意。词中“清影”、“寒光”、“惆怅”、“柳杨”等均为古典诗词常见意象,整体意境未跳出传统思乡词的框架。建议融入更具个人特色的细节,例如特定的故乡风物或独特的记忆场景,使情感载体更为独特。还有部分语言可更凝练、含蓄。“思念萦心满惆怅”一句中,“思念”与“惆怅”意思略有重复,且“满惆怅”的表述稍显直白。可尝试化情语为景语,如通过“孤鸿影”、“荻花秋”等意象来含蓄传达愁绪。“念悠长”作为结句略显平实,可考虑以景结情,使余韵更为悠长。再有炼字琢句可进一步加强,“曳故乡”的“曳”字用法较为新颖,但与“故乡”的搭配稍显抽象,可斟酌用更贴切的动词。“堤岸柳杨辉夜色”中“辉”字为使动用法,稍显生硬,且“柳杨”并列略显冗余,可否精简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