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吟诵要点
1.情感基调:
词中描绘的场景,不仅仅是弹琴,更是一种内心的修行和情感的表达。琴声时而如悲凉的风,时而如涓涓流水,勾勒出千古不变的情怀。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历史的回响,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曲终,耳边回荡的余音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绪。 我们在吟诵一篇文章之前,首先要根据诗文所表达的内容,确立情感基调,情感基调对了才能更好的表情达意。
在这首词中,弹琴者的神态显得格外悠然自得,整个天地仿佛在这一刻都变得宁静无声。音符尚未跳动,玉指如冰般轻盈地滑过琴弦,音乐的意境已经悄然传达。这种安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仿佛悲风与流水在诉说着古老而深邃的情感。 我们在吟诵中不妨将自己置身于词中,做一回弹琴人,身临其境,感受神闲意定,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袅袅情思和悲风流水、意犹未尽的意境。 一份真情实感融入我们的吟诵之中,以情感人,先感动自己,然后感动听众,领会诗词那跨越千年的魅力。
2.吟诵方法
吟诵基调确立好了,再来讲一下重点注意的地方:
关于《碎金词谱》,上二节课梅花老师和若蝶老师已经做了详细介绍,这里不再展开赘述。
今天我们学的吟诵调也是源自《碎金词谱》。 《碎金词谱》融千载音律精华,汇古今词章雅韵,诚为传统音乐与文学交织的瑰宝。其谱字如金,曲调若玉,既存古意之幽深,又启今声之妙趣,实乃承启中华词乐的一座璀璨桥梁。
叶嘉莹先生说:“吟诵的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
诗词一定要会吟诵才能真正得到它的精华,知晓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走入作者内心,穿越千年时空,用吟诵对话古人。
这首词我们在起调的时候不能太高…因为后边的“寥寥千古意"是高八度的音,起调太高的话这两个高音就上不去或者跑调,吟诵不出词中展现出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