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精华24
注册时间2018-10-29
威望3262 
金钱12319 
贡献7028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威望- 3262 点
 
        
     贡献- 7028 次
 
     金钱- 12319 枚
 
 
 
 
 | 
 
 
发表于 2025-10-1 16: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七律是次韵蔡建和先生《双节抒怀》的和诗,全诗以中秋国庆双节为背景,通过意象叠加和典故化用,展现了盛世欢庆的图景与诗人的人文情怀。以下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意象经营与空间张力 
首联"金商玉液"以五行秋令(金商)与美酒意象并置,既点明时节又暗合宴饮场景。"月泻琼筵"化用李白"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将月光动态化为液体倾泻,与"清影舞"构成虚实相生的画面。颈联"千门霓彩"与"九域仓箱"形成微观-宏观的空间转换,通过"争辉灿""献岁丰"的拟人手法,赋予节日灯火与丰收粮仓以生命感。 
二、用典与时代精神 
"禹甸"典出《史记·夏本纪》,原指大禹治水区域,此处代指中华大地,与"素心通"组合,既延续了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又通过"诗联"的现代性表达实现古今对话。尾联"升平盛事"暗用《汉书·礼乐志》"海内升平"的典故,而"古韵赋时隆"则呼应蔡原诗"愿赋新篇"的创作观,体现传统诗学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 
三、次韵艺术的突破 
全诗严格遵循原韵"穷、融、通、丰、隆",但通过意象重组实现新意:"金商玉液"较之"玉露金风"更显华贵,"霓彩争辉"较"华灯竞彩"更具动势。特别是"诗联禹甸"的独创性表达,将诗歌创作与国土意象结合,突破了一般节庆诗的应景局限。 
这种创作既延续了李东阳"清光照我双吟鬓"的文人雅趣,又吸收了熊东遨"彩卷徐徐看不足"的现代审美意识,堪称传统诗学在当代节庆书写中的典范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