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9|回复: 16

沧浪书院词研班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774

主题

971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三兼赋二词三、词研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48
贡献
1071
金钱
6446
发表于 2025-9-27 22: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词研班夏安组论坛作业贴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3以《思念》为题,按《钦谱》填一阕李煜正格体《浪淘沙令》,用《词林正韵》。要求:把你的写作思路(200字以内)附在作品后。




作业截止时间2025、10、11日晚7点




0

主题

155

帖子

13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9
贡献
324
金钱
500
发表于 2025-9-29 20: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溪水! 于 2025-9-29 20:53 编辑

第三讲作业  小溪水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李煜亡国前的词风以绮丽柔靡为主,多写宫廷享乐与男女情爱;亡国后则转向沉郁悲怆,写对故国的思念与亡国的哀痛。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以具象写抽象。
情感具象。让“愁”可触可感:用“剪不断、理还乱”的麻丝来比喻离愁,把无形的、抽象的情绪,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精准意象。“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寥寥几个意象,没有修饰,瞬间勾勒出清冷、封闭的环境,把亡国后的孤独与压抑牢牢“锁”在画面里。
结尾留白。余味无穷:“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没有明说这“滋味”是苦是涩,而是让读者自己去品,把离愁的复杂(有悔恨、有思念、有绝望)藏在留白里。最喜欢尾句的写法。
浪淘沙令·思念
风静夜沉沉。晓色将临。空怜明月照初心。似过飞鸿愁又起,不得佳音。 头上已霜侵。日久年深。词成追昔更伤今。缘去灯残孤对影,芳草无寻。
写思念。职大同学毕业后去南方工作。今年传来噩耗人已故。
听到噩耗的这个夜晚失眠。直到晓风初起。看到将要下山的月亮,徒然的怜惜感慨,这月光照进了我的心,那颗不曾改变的心。恍惚中似听雁声低回,愁又浮起。飞鸿啊你起的再早也带不回佳音了。联想到人愈老思念愈深。成词后更伤心。人去缘尽只剩自己孤影对灯,对月。知己再无处可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

帖子

18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3
贡献
433
金钱
731
发表于 2025-9-30 09: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第三课第一次作业:
夏安组长-曦春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亡国前:花前月下的男女情爱,风花雪月的风流帝王生活,内容多是宫廷宴乐,歌舞升平,如《玉楼春》中“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展现夜宴的奢华。
亡国后:沦为囚徒,心灵痛苦的挣扎,如《破阵子》中“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的沉痛追忆。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悲愁,如《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浩渺哀思。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喜欢《虞美人》。李煜作为君王是失败的,但他的血泪之作《虞美人》,却让他成为了词坛上一位不朽的“皇帝”。这首词也成了他生命的绝笔。它将个人情感、家国情怀与宇宙哲思完美地熔于一炉,达到了“词中之词”的至高境界。

3以《思念》为题,按《钦谱》填一阕李煜正格体《浪淘沙令》,用《词林正韵》。要求:把你的写作思路(200字以内)附在作品后。
浪淘沙令·思念
曦春
       连日雨绵绵。思绪千般。镜中霜鬓怯秋寒。梦里故园篱菊白,人在花间。
      犹自恨无端。长夜漫漫。可怜归处是寒烟。幸有眼前人共惜,莫负清欢。

写作思路:
上片写景抒情,引出思念主题。这里篱菊白,人在花间,暗指所思之人已逝。
下片由愁恨无端,引发对人生归处的未知而迷茫。结句将前文所有的哀伤都转化为珍惜当下的动力,从“思念”的苦楚,最终归于“共惜”的温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105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8
贡献
253
金钱
401
发表于 2025-9-30 19:0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柳风 于 2025-9-30 19:04 编辑

沧浪词研班第三讲第一次作业
夏安37—杨柳风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李煜亡国前的词风以绮丽柔靡、侧重闺阁闲愁为主,亡国后则转向沉郁悲怆、饱含家国之痛,核心是从写他人之愁到抒自身之恨的转变。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清平乐—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首词的优点在于极致的情景交融与精妙的比喻手法,将无形的离恨写得可触可感。同时用词优美阅读流畅,结构层次递进连贯。

3、以《思念》为题,按《钦谱》填一阕李煜正格体《浪淘沙令》,用《词林正韵》。要求:把你的写作思路(200字以内)附在作品后。

浪淘沙令—思念
夏安37—杨柳风
帘外雨涟涟,景渐阑珊。孤灯难抵倒春寒。梦里相逢温软在,暂得安闲。
醒后倚栏杆,凉彻柔肩。望穿天际雾堆烟。归雁过窗无一字,暗蹙眉川。

写作思路:
是以雨为线,通过梦中欢与醒后愁的强烈对比,层层递进抒发深沉的思念之情,从景到情、从虚到实,将思念的惆怅推向极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5

帖子

10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6
贡献
251
金钱
401
发表于 2025-10-1 00: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菲 于 2025-10-9 00:44 编辑

第三讲作业  
夏安-紫菲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李煜亡国前的词风以绮丽柔靡为主,多写宫廷享乐与男女情爱;亡国后则转向沉郁悲怆,写对故国的思念与亡国的哀痛。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仅六字就勾勒出孤独身影,“无言”比“有语”更显愁苦,“独上”直接点出无依无靠的处境。
​月如钩:用弯月而非圆月,既写实景,又暗喻人生的残缺与遗憾,景与情瞬间绑定。
​末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不直说“痛”或“苦”,而是用“滋味”这种难以言说的感受,让愁绪更显绵长、私人,余味无穷。

8.浪淘沙令 重阳节思父
夏安17-紫菲  
露冷晓风凉,又是重阳。满庭花草正馨香,瘦影依稀篱畔绕,菊蕊微黄。
荏苒怯流光,往事堪伤。离思杳杳隔仙乡,惟有夜来劳梦寐,慰我愁肠。

写作思路:看到庭院里盛开的菊花,触景生情思念起了已故的父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0

帖子

4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73
贡献
86
金钱
178
发表于 2025-10-1 01:0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踏风堂 于 2025-10-1 06:03 编辑

易阳词研班 第三课第一次作业
夏安05-踏风堂

1.  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李煜词风的转变,核心在于其身份与心境从帝王到囚徒的剧变。亡国前是风流才子,词风婉约绮丽;亡国后是苦难词人,词风沉郁悲慨。 正是这场个人与家国的悲剧,玉成了他词艺的飞跃,使其后期作品取得了前无古人的艺术成就,并极大地拓展了词的抒情容量和表现力,对后世尤其是宋词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我喜欢李煜的《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因为它不仅以华美的辞藻和丰富的感官描写,为我们生动再现了南唐宫廷宴游的极致繁华,更在于词中奔涌着一种毫无阴霾的、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结尾‘待踏马蹄清夜月’一句,将享乐从宫廷延伸至天地自然,展现了作者当时自由奔放的心境。然而,当我们了解了他国破家亡的结局后,再读此词,更能感受到这种繁华到了顶点、毫无顾忌的快乐,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悲剧预言。它如同一束最绚烂的烟花,在燃尽的刹那,定格了李煜人生中最耀眼的时光,也让后来的陨落显得愈发凄凉。

3. 以《思念》为题,按《钦谱》填一阕李煜正格体《浪淘沙令》,用《词林正韵》。

要求:
把你的写作思路(200 字以内)附在作品后。

浪淘沙令·思念
踏风堂
        信写至深宵,思绪飘飘。海滩逐浪笑如潮。觅食海鸥惊跃起,展翅相招。
        云迹各天遥,旧影难消。当时明月照罗绡。犹记春衫朝暮里,花绕柔腰。

写作思路: 本词以八十年代异地恋情为背景,通过“写信至深宵”与“海滩逐浪”的场景再现纯真年代。上阕以海鸥惊飞时“展翅相招”的灵动意象,暗喻两地相思的默契;下阕将永恒明月与轻柔罗绡并置,终以“花绕柔腰”的视觉记忆定格青春时代的缅怀和思念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3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0
贡献
91
金钱
153
发表于 2025-10-1 19: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三第三课第一讲作业:
1.简答李煜的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答:李煜在亡国前的词风自由奔放,在亡国后哀婉凄惨。
2.你喜欢李煜的那一阕词?为什么?
答:我喜欢李煜的浪淘沙令,他把景物和自己的心境刻画的很细腻,尤其我很喜欢“一晌贪欢”和“天上人间”把自己的无奈和痛苦中的及时享乐词句用的很精妙,把亡国前和亡国后的处境以天上和人间的落差书写的淋漓尽致。
浪淘沙令·思念
夏安组—滄海
疏雨打梧桐,身冷秋浓。不见双燕语哝哝。触景思人人不见,却是朦胧。
犹记两情钟,耳鬓厮侬。芳华相悦意融融。还是昔年相似景,人去楼空。
上片写景抒情,秋雨,秋寒反应作者当时的心境,通过双莺代表爱情的双宿双飞的情节。使作者又想起了挚爱的妻子,但不禁触景伤情。
下片回忆往昔,耳鬓厮侬,意融融,芳华相悦意融融,想起往日你侬我侬的恩爱缠绵,而今的此时此地,和妻子已是阴阳两隔。从思念的苦楚,到阴阳两隔痛心疾首的人生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

帖子

4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5
贡献
122
金钱
187
发表于 2025-10-5 16: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词研班第三讲第一次作业
夏安51-随风
1. 李煜亡国前词风绮丽柔靡,多写宫廷享乐与儿女情长;亡国后转为沉痛悲怆,以血泪写故国之思、身世之叹,境界开阔,情感深挚,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绮艳樊篱。
2. 我喜欢《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全词以问起笔,以景结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亡国之痛化为滔滔春水,比喻奇绝,语浅情深,于极致的悲苦中见生命的本真,撼动人心。
3. 浪淘沙令·思念
残漏滴空阶,灯影昏霾。梦回犹记旧眉钗。别后风霜催鬓改,此恨难排。
孤枕对寒斋,雁字空来。寸心牵系费疑猜。魂断江南烟水路,何日重回?

写作思路:依李煜正格,以“残漏”“灯影”起兴,写梦回忆旧,点“思念”缘起;“风霜催鬓”“孤枕寒斋”状思念之苦;结句“魂断江南”“何日重回”收束于盼归,融个人情思于凄清意境,合《词林正韵》“佳”“灰”通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5

帖子

13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9
贡献
324
金钱
500
发表于 2025-10-6 19: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题作业
交安32一宝姐
1.李煜词风亡国前后有什么没化?

答:核心变化很明确,亡国前是宫廷享乐的柔靡小调,亡国后是家国破碎的泣血悲鸣。

2.你最喜欢李煜哪首词?为什么?
答:我最爱《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这首词。前半句“无言独上西楼”把亡国后的孤寂写得戳心,后半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又用超妙的比喻,把说不清的愁绪变具体了,特别有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1

帖子

1742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期兼词研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59
贡献
406
金钱
667
发表于 2025-10-7 20:3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尘作业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答:李煜的人生前期是一国之君,生活的洒脱,随意。他作为王子的时候,不想争夺帝位,故可结交与自己意趣相同的朋友,参与宴会,肆意的游玩,故词写得任意而洒脱。直至做了君王后,沉湎于与大小周后的感情世界里,因而词写得委婉而缠绵。后期因为成为阶下囚,每天都在耻辱中度过,心里的悔恨堆积成灾,这个时期的词有对故乡的思恋,对亡国的悔恨,思之切故怨之深,从而为文为词。词中的刻骨之痛是无法掩饰的。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答:我喜欢的是《虞美人》,愁是没有实质的,李煜用比喻的手法,把愁写成了一江春水,流不尽,剪不断,更深刻的揭示出他人生的坎坷,以及他无处安放的苦恨。

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2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8
贡献
48
金钱
78
发表于 2025-10-8 21: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烟俱净365 于 2025-10-8 21:55 编辑

1、在他作为南唐皇帝的时期,他的词作主要描绘的是奢华的生活场景,如珠围玉绕、红粉妖娆,以及他与大小周后的嬉戏玩乐。这个阶段的词风格以婉转柔糜为主,弥漫着浓郁的红粉气息,虽然清新脱俗,却未能深入探讨人生苦难与家国情怀。  南唐终归难逃覆灭之运,李煜携家带眷,无奈辞庙,泪洒宫娥。失却江南,别了南唐,他身为亡国之君,被囚异乡,自由无望,唯有泪洗面。此刻所著之词,已无花间派之婉转,无红粉香艳之气息,取而代之的是深沉悲怆,哀婉动人。后期的作品,如血泪般凝聚而成,深刻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沉痛与悔恨。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
2、最喜欢的一首词是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写于公元978年七夕,李煜被囚汴京之时。写完思念故国这首词之后,北宋皇帝赵光义便赐死了李煜,故而这首诗也是李煜生命的哀歌。  词中通过春花秋月、小楼东风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愁。词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将愁绪具象化,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心中难以言表的痛苦和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8

帖子

40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05
贡献
953
金钱
1564
发表于 2025-10-9 13: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第三课第一次作业
夏安43-秋叶静美
一、李煜的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答:亡国前,他是一位生活奢华的南唐后主,又精通音律,词风多表达的是宫廷享乐、
     歌舞升平、风流情爱的场景,而且词藻华丽。
     亡国后,沦为阶下囚徒,过着心惊胆战,惶惶不安的生活,词风多表达的是沉痛、
      悲哀、屈辱的情感,抒发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二、你最喜欢李煜哪阕词?
答:我最喜欢的是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原因是:
    短短的小令,句句用韵,并平仄转换,表达了词人去国离乡的锥心之痛,情感深沉,
    语言朴素,意象精准,情景交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8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196
金钱
365
发表于 2025-10-9 17: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第三课第一次作业:

夏安09-兰若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李煜词风,亡国前,多以描写宫廷奢靡享乐生活,以及男女情爱为主,也有一部分描写闲适的隐士生活,风格恬淡。亡国后,词风多写亡国之痛,以思念故国,和亡国后的悲惨际遇为主。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尤其喜欢最后一句,把愁具象化,比作一江春水,无休无止。

3、以《思念》为题,按《钦谱》填一阕李煜正格体《浪淘沙令》,用《词林正韵》。要求:把你的写作思路(200字以内)附在作品后。

浪淘沙令·思念
兰若
    云雾蔽婵娟。夜漏风残。空中犹带露华寒。对面谁家闻笑语,声入庭园。

    久伫桂花前。忆起当年。阖门月下共开筵。料想家中应似旧,独念天边。

写作思路:上片写中秋之夜,眼前景色,所见所感所闻。下片花前伫立,开始怀念当初全家团圆的景象,最后一韵遥想现在家中情况,独缺自己一人,家人应该在思念远在天边的自己吧。由己推人,今夕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783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期兼词研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9
贡献
175
金钱
304
发表于 2025-10-10 21: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安09-城塘自碧

1.简答李煜的词凤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答:李煜在亡国前的词风绮丽柔要靡,亡国后沉郁悲凉。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阙词?为什么?
答:我喜欢《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此词以问答结构贯穿,情景交融,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为“一江春水”,语言凝练清新,凄楚激越,让人如临其境。

3.浪淘沙令•思念
    窗外雨潺潺,辗转难眠。声声犹叩扰心烦,滴滴似蜂声问讯,思绪潮还。
    孤枕梦生寒,往事风翻。几回消息与君传,半个浮生随尔意,相伴余年。

答:写作思路是:由一场秋雨引出愁绪并联想到往事,想把愁思寄出去但不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10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8
贡献
24
金钱
43
发表于 2025-10-10 22:5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朵云, 于 2025-10-10 23:02 编辑

词研第三课第一次作业
夏安26一朵云
1. 李煜词风亡国前后变化
亡国前词风绮丽柔靡,多写宫廷享乐与儿女情长;亡国后转为沉郁悲怆,以血泪书写故国之思与生命苦难,境界从“艳科”升华为“赤子之词”。

2. 我喜欢的李煜词
我最喜欢《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全词以“春花秋月”的永恒反衬人生无常,“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抽象的亡国之痛,化为奔涌不绝的具象江水,字字泣血,把个人悲剧写得兼具宇宙感与共情力,读来直击人心。

3. 《浪淘沙令·思念》
残烛映空廊,漏断更长。
阶前梧叶惹清霜。
梦里相逢犹执手,诉尽离肠。

醒后倍凄凉,月冷西窗。
锦书难寄雁南翔。
此恨绵绵无计解,徒倚回廊。

写作思路
依《钦谱》李煜正格,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上片以“残烛”“梧叶”“清霜”造秋夜凄清之境,借“梦里执手”写思念之切;下片转至“醒后”,用“月冷”“锦书难寄”强化孤独,末句“徒倚回廊”以动作收束,暗合李煜词中“无言独上西楼”的幽寂感,韵脚遵《词林正韵》第二部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1

帖子

1742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期兼词研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59
贡献
406
金钱
667
发表于 2025-10-11 16:3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轩兰理论作业
1. 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的变化
李煜在亡国前,词风以绮丽柔靡为主,多描写宫廷享乐生活与男女情爱。
​他在亡国后,词风转为沉郁哀婉,内容聚焦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2. 我喜欢的李煜词及原因。
我最喜欢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故国的追忆交织,寥寥数语便写尽了人生的极致悲苦,感染力直击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4 08: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