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7

沧浪书院词研班春祺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774

主题

971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三兼赋二词三、词研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48
贡献
1071
金钱
6446
发表于 2025-9-27 22: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词研班春祺组论坛作业贴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3以《思念》为题,按《钦谱》填一阕李煜正格体《浪淘沙令》,用《词林正韵》。要求:把你的写作思路(200字以内)附在作品后。

作业截止时间2025、10、11日晚7点


0

主题

46

帖子

783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期兼词研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9
贡献
175
金钱
304
发表于 2025-9-30 12: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第三课第一次作业:
小梅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答:李煜前期多描写男女爱情,风格绮丽柔艳,后期则转为抒发亡国之痛人生悲慨,风格多沉郁悲凉。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答:我最喜欢《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相传是李煜绝命词。这阙诗句以其深刻的情感、生动的比喻和永恒的主题,成为中华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集中体现了李煜从帝王到囚徒的悲怆心路与艺术巅峰。‌
3以《思念》为题,按《钦谱》填一阕李煜正格体《浪淘沙令》,用《词林正韵》。要求:把你的写作思路(200字以内)附在作品后边。
浪淘沙令.思念
小梅
      霜叶落肩头,又近中秋,老翁村口几回眸。鹊语喳喳犹信报,活计难收。
      月饼裹乡愁,菊桂香流,丰收之季问归舟,惹得天涯清泪滴,月泛金瓯。
写作思路:
恰逢双节,菊桂飘同芳,月饼飘香,田园丰谷。作者公以留守老人为线索。上片写景,下片舒情。写有多人因工作的需要不能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与家人欢聚一堂的无奈,以及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份思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0

帖子

50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10
贡献
1220
金钱
1939
发表于 2025-9-30 18: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第三讲第一次作业
春祺33-心灵驿站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乡变化?
荅:亡国前的李煜生活在深宫,过着奢华的生活,他的词风都是男女之爱,华丽缠绵。
亡国后词风转向抒发亡国之忧愁,抑郁。沉思过往,感情更是凄恻哀婉。
2.你喜欢李煜的哪阙词?为什么?
答:我喜欢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因为李煜本是一国之君如今沦为阶下囚,被囚在四面高墙围成的院里,怎不寂寞忧伤?往日的一切美好,如今只成回忆,所以所写的词更是凄恻哀婉。令人惋惜、感触。扣人心弦。
3.写《思念  落叶染秋霜》的思路
这阙词是以常年离开家乡,在外面奋斗拼搏谋生的打工仔为主人翁,在这落叶秋霜,金蝉断唱,荷花枯萎无香的季节,触景生愁,勾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想着自己独在异乡漂泊,孤单寂寞,就象落叶离开大树,飘落尘埃任浮沉。过着浮沉无定的生活,任风吹日晒,两鬓染霜,经历岁月的沧桑。在万般孤寂的情况下时时思念起家乡亲人。仰望云天,家山远隔,终有千般思念,万般柔情,也难以跨越。唯有托鸿雁为我传递信息,将我的忧愁,爱意思念心事付于墨章,落笔情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

帖子

10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5
贡献
281
金钱
386
发表于 2025-9-30 18: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词  浪淘沙令】思念  依李煜正格体
作者:春祺32-晴狼
拂径落花轻,竹掩空庭。云扶瘦影过柴扃。数点寒鸦归远树,暮色初凝。
愁绪暗中生,欲遣无凭。长亭柳色旧曾经。独对孤灯翻雁字,雨敲窗棂。
2025.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71

主题

23万

帖子

7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1796
贡献
235834
金钱
2550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10-1 11: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吾波 于 2025-10-1 11:10 编辑

词研第三课第一次作业
春祺15-吾波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的变化,核心是从“绮罗香泽”的宫廷闲愁,转向 “血泪交迸”的生命悲歌,可从内容、情感、意境三方面简要概括:
亡国前,他身为南唐君主,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如宴饮、歌舞、情爱,风格柔靡绮丽,情感偏于轻愁闲怨,像《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中“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尽显奢靡场景,愁绪也多为“问君能有几多愁”前的“帘外雨潺潺”式闲愁。
亡国后,他沦为宋廷囚徒,词中内容转向对故国的追忆、对身世的悲叹,情感真挚沉痛,意境苍凉开阔,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以往昔繁华对比当下凄凉,将个人悲苦升华为人类共同的家国之思,词风从“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境界大幅提升。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答:我喜欢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因为既凝聚了个人生命的极致悲苦,又超越了个体命运,写出了人类共同的“失去”之痛,读之有直击人心的力量。一是词句具有很强的张力。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看似寻常却非然,昔日象征美好与永恒的“春花秋月”,如今都成了亡国羁身的煎熬,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反向排斥,比直白诉苦更显沉痛。接着“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依旧,人事全非,那种无力感瞬间拉满。二是“物是人非”的强烈对比。最惊艳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不写自己窘迫,反而去想那些曾经的宫殿楼宇,或许还完好无损,但“朱颜”(既是自己的容颜,也是故国的繁华)早已改变。这种对比,却把亡国之痛写得细腻又刻骨:不是“雕栏玉砌已毁”的惨烈,而是“雕栏玉砌仍在”的残忍——它明明还在,却再也不属于自己,连回忆都成了刺。三是情感“物化”的写法别具一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把抽象的“愁”写成了具象的“春水”。春水滔滔不绝、昼夜不息,又带着向东奔涌的不可逆转,恰如他的愁绪:没有尽头,无法排解,只能任由它淹没自己。让个人的悲苦有了天地般的辽阔感,不再是帝王的一己之怨,而成了所有人都能共情的“对失去的怅惘”。这阙词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只有最直白的叩问与倾诉,却把生命的破碎感、时光的无情、家国的沦丧,都融在短短五十四个字里,真正做到了“以血书者”的境界,也难怪这阕词成了他的“绝命词”,足以流传千年而不朽。

3.以《思念》为题,按《钦谱》填一阕李煜正格体《浪淘沙令》,用《词林正韵》。要求:把你的写作思路(200字以内)附在作品后。
浪淘沙令·思念
春祺15-吾波
解组别乡关,花甲霜寒。息男檐下护孙娟。两载浇花盈笑语,至学童园。​
节序痛椿残,慈鬓霜蕃。弟姝承侍略心安。秋至频添双挂念,如负南山。​​

(附写作思路:2年前公职退休,离开了生活工作近60年的小城市老家,来到了儿子居住的大城市,帮助照料孙女2年,现孙女入托上学。两年多每月均回老家看望或问候老父母亲。今年父亲节家父仙逝,享年86岁,剩下82岁的老母亲,在老家由3个弟妹近距离关照。我们夫妻现就读老年大学,一边学习一边养老。正值金秋季节,时常一头思念远在几百里外的老母亲,一头挂念相距十几里路的儿子孙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680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四期兼词四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2
贡献
672
金钱
1004
发表于 2025-10-2 18: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润 于 2025-10-2 18:35 编辑

词研第三课第一次作业: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答:
李煜,没有帝王之术,只有词王之才。只是身不由己,终究是一个可悲可叹的历史人物。
李煜的词风在亡国前后发生了显著转变,这一变化深刻反映了其个人命运与创作情感的关联。
亡国前:
词风婉约绮丽,宫廷享乐,题材多描写宫廷生活、男女情爱,如《玉楼春》中“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充满富贵闲适之气。语言华美精致,风格柔靡,延续花间词派传统,但艺术表现已显出众才华。
亡国后:
哀婉沉痛,境界大开。
①主题转变:从享乐生活转为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如《破阵子》中“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直面国破家亡的惨痛。
②情感深度:词作浸透血泪真情,《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喻愁,将个人哀伤升华为人类共通的悲怆。
③艺术突破:洗去脂粉气,语言转向朴素自然,意境开阔深远,开创“士大夫之词”新境界,成为宋词抒情化的先声。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答:喜欢:《虞美人·春花秋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词以“春花秋月何时了”起笔,通过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对比,层层递进亡国之痛。
艺术上采用白描、比喻、今昔对比等手法,语言清新而情感深沉,突破了花间词局限,被誉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3以《思念》为题,按《钦谱》填一阕李煜正格体《浪淘沙令》,用《词林正韵》。
作业:
浪淘沙令·思念(李煜正格体)
词研23-秋润
浮水向东流。风雨幽幽。残荷虽美已寒秋。阔叶染黄瑕玉绿,又是新愁。
寻旧近西楼,曲径芳州。梦中相见醒时休。缘浅只因前世错,空自烦忧。

思路:
通过欣赏李煜的词作,感悟李煜的家国情怀,学其精华,忧伤、凄美的词风。
秋,是一个另人多愁善感的季节。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苦乐年华,有多少不如意,又有多少无奈。有多少相聚,又有多少擦肩,求而不得,庸人自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6

帖子

29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90
贡献
706
金钱
1110
发表于 2025-10-6 23: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第三课第一次作业:
春褀02-白雪
1、简答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答:李煜其词的创作常随生活环境和际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亡国前,他的词多为反映宫廷享乐生活,写离愁别绪。他的艳情词并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较为真切率直。在当上偏安皇帝时,经历了人去屋空的家庭不幸以及对南唐小王朝的内外交困,词的内容和情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开始写心情沉痛的离愁别恨,流露出了阴郁与哀伤。
亡国后,追怀故国,痛念江山抒写美好事物丧失后的切肤之痛,成为其作品最突出的内容。在对江山、故国的怀恋中,充满了悔恨、悲愤和哀愁等复杂的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
2、你喜欢李煜的哪一阕词?为什么?
答:我喜欢李煜的《虞美人》,此词纯以白描手法直抒内心的极度悲痛,词中时空跨度很大,旧事新境贯穿,既能引发联想,又加大了感情容量。

3、以《思念》为题,按《钦谱》填一阕李煜正格体《浪淘沙令》,用《词林正韵》。要求:把你的写作思路(200字以内)附在作品后。

浪淘沙令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韵

      独自莫凭阑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韵

浪淘沙令·思念
窗外月重圆,夜静蛩喧。梧桐疏影老窗前。小枕薄衾凉气入,卧去无眠。
游子未曾还,分别经年。变更时令寸心牵。祈望远人应记取,秋服应穿。
写作思路:上片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写景,由外及内,为下片的“思念”作铺垫。
下片记叙抒情,写对远人的思念。通篇空间跨度较大,用“月圆”反衬“人未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139
金钱
226
发表于 2025-10-7 21: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第三课第一次作业:
春褀04-弦月
1. 李煜词风在亡国前后的变化
李煜在亡国前,词风以绮丽柔靡为主,多描写宫廷享乐生活与男女情爱。
​他在亡国后,词风转为沉郁哀婉,内容聚焦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2. 我喜欢的李煜词及原因。
我最喜欢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故国的追忆交织,寥寥数语便写尽了人生的极致悲苦,感染力直击人心。
3以《思念》为题,按《钦谱》填一阕李煜正格体《浪淘沙令》,用《词林正韵》。要求:把你的写作思路(200字以内)附在作品后。
浪淘沙令·思念
春祺04-弦月
窗外月朦胧,露打梧桐。孤灯残影冷风中。 犹记初逢春日里,花艳香浓。
烟雨两重重,雁信难通。霜寒渐起透窗栊。何日归来相聚首,互道初衷。

写作思路:
上片以“月朦胧、露梧桐、孤灯残影”绘秋夜凄清之景,借景衬情,引出对“初逢烟雨、花艳香浓”的美好回忆,形成今昔对比。
下片转写现实阻隔,“烟水两重重、雁信难通”写距离远与音信断绝之苦,“霜寒透窗栊”写孤寂感,末句“何日归来相聚首,互道初衷”讲对重逢诉情的憧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4 08: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