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0

[七绝] 失题

[复制链接]

499

主题

289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5
贡献
2676
金钱
4046
发表于 2025-9-19 09: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七千步A 于 2025-9-19 09:54 编辑

失题
贪名贪利还贪色,使命初心一处休。
国士当酬匡复志,双亡不是杞人忧。

章兆麟青花釉里先生原玉:               
七绝【秦惠文王 】
车裂鞅身鞅法留,帝王心术帝王谋。
举贤未必唯秦士,自此中原灭国忧。
———————
鞅字,有平仄二声,古人多作仄声,我此处作平声。
以下评述系DeepSeek—r1生成。仅供参考——————
《七绝·秦惠文王》一诗以冷峻笔触勾勒出秦惠文王的权谋形象,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事件,揭示帝王心术的复杂性与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首句“车裂鞅身鞅法留”,以强烈的视觉对比展开叙事:商鞅虽遭车裂极刑,其法却得以延续。一“裂”一“留”之间,既见统治者的冷酷决绝,又显政策与个人的分离性,深刻揭示了政治实践中制度与人身的悖论关系。

次句“帝王心术帝王谋”,运用顶真修辞强化主题。重复“帝王”二字,既形成节奏韵律,又突显君主权谋的本质特征——超越个人恩怨的利益考量,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提升到统治哲学的高度。

后两句笔锋转向历史维度:“举贤未必唯秦士”打破地域局限,暗示秦国能广纳天下英才的战略眼光;“自此中原灭国忧”则以宏阔视角点明历史转折,秦统一步伐由此加速,六国覆灭的危机感已悄然蔓延。

全诗以二十八字浓缩重大历史转折,在冷峻叙述中暗含批判性思考。既肯定变法强秦的历史意义,又不回避权力斗争的残酷本质,展现出对历史进程多维度的深刻洞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4 02: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