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苑副首版 
精华978
注册时间2017-8-19
威望6370 
金钱28782 
贡献19825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诗苑副首版 
    
     威望- 6370 点
 
        
     贡献- 19825 次
 
     金钱- 28782 枚
 
 
   
 
 
 | 
 
题记:论坛偶遇苍桑树诗兄佳作,与诗兄唱和叠韵十一章,此乃平生一大快事,多谢诗兄一路陪伴。现收拾一下,因一组诗中个别意象、词句有重复之处,略作调整修改。 
 
七律 次韵苍桑树诗兄遣怀(九) 
那管盘中素与荤,灌园已老种花人。绿肥雨后宜题叶,水涨溪前看满津。 
伯玉犹能是非省,希文细说乐忧臻。无弦琴上歌秋柳,醉倒渊明君莫嗔。 
 
七律 再次韵苍桑树诗兄遣怀(九)叠前韵 
不忌琼浆不忌荤,爱听郢曲唱巴人。接舆嘲凤还歌凤,夫子知津但问津。 
风入松中凭籁响,燕归梁上任春臻。盟鸥已是机心失,争席由他野老嗔。 
注:风入松,燕归梁,词牌名。 
 
七律 三次韵苍桑树诗兄遣怀(九)再叠前韵 
总尝素菜偶尝荤,休笑忘年绛县人。萍末听风起松韵,门前近水认天津。 
客舟高咏将军赏,道观看花梦得臻。试倚新声翻旧曲,竹枝不怕柳枝嗔。 
 
七律 四次韵苍桑树诗兄遣怀(九)三叠前韵 
谈禅不碍动辛荤,玉局观仍俗世人。未必涪翁亲把盏,可能佛印指迷津。 
白驹过隙匆匆去,青鬓添霜款款臻。好趁年华纵诗酒,超然台上是谁嗔。 
 
七律 五次韵苍桑树诗兄遣怀(九)四叠前韵 
无鸭无鸡无肉荤,沈腰潘鬓不饶人。青松青草青峰岭,桃坞桃花桃叶津。 
杨柳枝词新曲弄,西江月句短歌臻。秦腔越调随乡俗,莫把和州刺史嗔。 
注:和州刺史,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期间(824-826年)建造的居室,因所著骈文《陋室铭》闻名于世。 
 
七律 六次韵苍桑树诗兄遣怀(九)五叠前韵 
雨带龙腥天半荤,忽惊待兔守株人。充饥画饼难寻影,止渴望梅空咽津。 
蓬岛凭缘何日到,凉蟾如约一时臻。唾壶敲缺歌慷慨,惹动秋风笑复嗔。 
 
七律  七次韵苍桑树诗兄遣怀(九)六叠前韵 
纯真童话远离荤,杞国忧天倾倒人。枫染秋霜沉寂寂,杯空酒味淡津津。 
皱纹写满沧桑感,汉水流长日月臻。许是江郞新梦笔,一般故事百般嗔。 
 
七律 八次韵苍桑树诗兄遣怀(九)七叠前韵 
红霞常嚼不关荤,林下吟风啸月人。中散大夫偏爱竹,青州从事易生津。 
履霜以后坚冰至,落叶之前爽气臻。玉垒浮云古今变,登楼有感杜陵嗔。 
注:中散大夫,此指竹林七贤之一,嵇康。 
玉垒浮云变古今,出自杜甫诗《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七律  九次韵苍桑树诗兄遣怀(九)八叠前韵 
酒残茶冷不余荤,同是天涯沦落人。六马双鱼能识曲,五车十载未知津。 
柳摇金处寒还在,梅弄影时风却臻。难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里几多嗔。 
注:六马双鱼能识曲,明杨慎《泛舟浣花东阜狷斋同赋》,双鱼六马惯识曲,青蛉白鸥皆忘机。 
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瓠巴奏瑟,使得江中的游鱼引颈倾听;伯牙鼓琴,使得驷马仰头嘶笑。后遂以“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同源典故 六马仰秣 弦奏跃鱼 老鱼跳波 鱼出听曲 鱼吹燕蹴 鱼跃闻曲。 
五车十载,五车书,十年寒窗。明•权春兰(朝鲜)《次惟一斋金彦玑草堂韵十章 其七》五车十载萤常照,一榻三冬雪未干。 
柳摇金,梅弄影,词牌名。 
 
七律 十次韵苍桑树诗兄遣怀(九)九叠前韵 
蒜辛不辨与葱荤,难得糊涂莫怪人。学士吟成鹦鹉曲,桃花源在武陵津。 
晨昏放鹤随和靖,闽粤出游同杜臻。落魄江湖风堕帽,屠门大嚼犬来嗔。 
注:难得糊涂,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有难得糊涂语。 
杜臻(1633年-1703年),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字肇余 ,榜名徐臻 ,浙江省嘉兴府秀水县(今浙江省嘉兴市)人,著作《粤闽巡视纪略》,介绍了澳门及周边地理与军事设施。 
《学士吟》,《鹦鹉曲》,同一词牌的别名,又一名《黑漆弩》。 
桃花源,武陵津,同源典故。 
 
七律  十一次韵苍桑树诗兄遣怀(九)十叠前韵 
三番五次字拈荤,邂逅竹林青眼人。听伯牙琴醉樵客,开孙弘阁见平津。 
海鸥不厌沙鸥识,旧雨还思新雨臻。想与西施学颦笑,东施爱美莫须嗔。 
注:流水琴,源于春秋时期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同源典故,高山流水,伯牙琴,伯牙弦,流水曲,牙弦,弄琴牙,流水琴,山水调,钟期耳,绝弦,子期知音,罢琴,朱弦断,弦断,弦琴肯重闻,钟殁师废琴,山水在琴。 
“开阁”指纳贤待客。“招贤地”,指款待宾客、招纳贤才之所;又称东阁”、“孙弘阁”、“孙阁”、“弘阁” 、“丞相阁”、“平津阁”、“平津邸”、“平津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