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精华1133
注册时间2014-10-4
威望7764 
金钱61815 
贡献48894 
 
 
 
论坛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威望- 7764 点
 
        
     贡献- 48894 次
 
     金钱- 61815 枚
 
 
    
 
 
 | 
 
杨玉才自析一副咏史对联 
 
     我登高阁吟梁父! 
     谁在地方谈霸王? 
 
     咏史对联是一种以历史人物、事件、遗迹等为题材,通过对联的形式抒发对历史的感慨或评价的文学样式,常以用典、对比、借代、反问…等修辞方法而成。 
     这副对联刻意用了第一第二人称并反问之而撰。问号:能引发读者思考,叹号:能强烈抒发情感。我曾咏诸葛亮的对联(内含我、他、叹号、问号)亦如此: 
 
     一心长佐主,七擒孟获,六次出祁山,病危五丈原,他必然九重之上还思三结义! 
     八阵退追兵,百斗曹操,终生为蜀汉,名震全中国,我常想万古之间未灭卌灵灯? 
 
     “梁父”典故主要与诸葛亮相关,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其吟曲调悲凉,多咏叹世事无常、贤才不遇。诸葛亮在隐居南阳时喜爱吟诵此曲,后人常以此典故借指隐逸之士的忧思,或暗示其怀才待时、心怀天下的情志。例如杜甫《登楼》中“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便化用此典,寄寓对时局的感慨及自身怀抱。 
    上联:“梁父”可以指人名(历史上确有其人),也可以指山名(泰山旁边的小山)予这副小联兼有之(双关语)!以典故为依托,通过对比和反问营造出深沉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怀。 
     下联:“谈霸王”则指向项羽,这位“霸王”既是历史上的悲剧英雄,也可暗指那些徒有虚名、割据一方的古今人物,形成与“梁父吟”所代表的理想情怀的对比。也暗含对历史轮回中英雄气短、时势变迁的怅惘,两联一扬一抑,将个人情怀与历史感慨交融。 
     纵观全联而言,这副对联借历史符号传递出复杂的情感,既见个人襟怀,亦含历史反思,君以为如何?若有不同见解,教请雅论!最后,吾以一首四联对仗的五言律诗作结: 
 
     《咏孔明和项羽》 
           卧龙擒孟获, 
           骓马泣乌江。 
           国略三分定, 
           虎威一世彰。 
           鞠躬为汉祚, 
           失计喜刘邦。 
           两事存青史, 
           双联入锦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