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4

书呆子赋

[复制链接]

1325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148
贡献
29858
金钱
3739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8-28 14: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余草堂 于 2025-8-28 14:26 编辑


在.jpg
书呆子赋
宋政权·三余草堂
      世人常谓读书者为痴,为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余独谓读书者为贤为圣,胸罗万有,知古鉴今。夫书呆子者,非呆也,乃心有所专,神有所注,形有所忘,事有所遵也。当其展卷披读,心无旁骛,临池挥墨,意自悠然。 则天地为之寂寥,万物为之凝滞,此岂常人所能及哉?余也好读书,也觉是呆非呆,特赋
      夫书呆子者,尘世之英流,文苑之翘楚。朝朝暮暮,与书为朋;岁岁年年,以学为伍也。而或不修篇幅,而效我自逸;也曾格格不入,而顾己自许。谈及文章,则滔滔不绝,如数家珍。问以世事,则茫茫也然,不知何去。意恒专注于简编,心专致力以于经史或问:"如此何为?"应曰:"乐此不疲。其衣虽不华,笔下却有波澜;其貌也不扬,胸中岂无城府。自有过人之奇处,所谓"大智若愚"者耶。
       观夫其居,虽然简雅,确汗牛充栋书积如。入其室,则墨香扑面,书气纡环。架上缥缃,皆其精神有所托寄,案头卷帙,尽是襟怀自在仰攀。"呜呼!当世之人,惶惶于名利;隔代之客计计于得失。方外之徒,悠悠于山水,市中贾人,筹筹于荣忝。却心不动,意不扰,能以此者,几人哉?郑康成对儒学经典,深入研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史笺。昔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此非真不解也,乃不屑与俗人解耳。又嵇中散 能遂志 不堪流俗, 岂非难共济乎, 固所愿 实相违焉。今之书呆子亦然。屡于书中得真趣,神游乎典籍,岂与流俗争短长,世外见高致。华罗庚攻数理,静守流年;陈景润研数学,忘记历日。安北牖曝暄,当始终如斯;虽南面而王,也千金不易也。
      彼虽不解世务,不谙俗。不慕市井之喧嚣,未闻名利之泛。然其心向学,志在问道。以智慧为羽翼,以知识为食。似蚁搬食,冷暖自守;如蜂采蜜,争向繁。。一卷在手,便忘周遭之纷扰;双目如炬,似入幽静之禅。于经史子集间穿梭,时而蹙眉深思,在诗词歌赋中流连,也或展颜奋。或因前贤之悲戚,而黯然神伤。也由古人之忠义,而慷慨激昂。在书的海洋中,探寻真理;于学的山峰上,攀登高。虽生活窘迫,而其志不改,即处境或艰难,其乐无。冀后昆其志业, 犹贤星万代炳耀愿此辈之精神,似德风千古流
素志何妨怀玉麟,青衫一袭自含真。
芸编万卷消长昼,藜火三更照夜神。
食字不辞成脉望,蠹鱼犹自拜经纶。
世人笑我形呆笨,未解其中天地春。

文猷评论:
    《书呆子赋》以辞赋的文气与深邃的哲思,重构了读书人的精神肖像。作者宋政权,在赋中既回溯了传统士人的价值谱系,又赋予其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使 “书呆子” 这一被世俗矮化的形象,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一、解构与重构:对世俗偏见的颠覆赋开篇即直斥世人对读书人的误解,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的刻板印象置于历史长河中审视。作者以 “心有所专,神有所注” 的专注精神为切入点,通过 “展卷披读,心无旁骛” 的具象描写,将读书人的精神世界提升至 “天地为之寂寥,万物为之凝滞” 的境界。这种将日常行为诗化的笔法,暗合了黄图珌《看山阁闲笔》里说的这段话:窗明几净,开卷便与圣贤对语,天壤间第一快乐事也。 的悠然,却更具思辨性 —— 作者并非否定世俗生活,而是通过对比凸显精神追求的超越性。
        在结构上,赋采用了 “破立结合” 的手法。先以 “世人常谓” 引出偏见,再以 “余独谓” 确立论点,继而通过 “夫书呆子者” 的定义展开论述。这种层层递进的逻辑,使反驳更具说服力。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未停留于抽象思辨,而是以 “其衣虽不华,笔下却有波澜;其貌也不扬,胸中岂无城府” 的对比,将内在精神与外在表象的张力具象化,暗合 “大智若愚” 的传统智慧。
     二、历史镜像:文化基因的传承与激活
     赋中援引郑康成、裴松之、陶渊明、嵇康等历史人物,构建起一条清晰的精神脉络。郑康成对儒学经典的 “深入研究”,裴松之对《三国志》的 “补阙、备异、惩妄、辩论”,不仅体现了学术的严谨,更揭示了书呆子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陶渊明 “好读书,不求甚解” 的洒脱,嵇康 “不堪流俗” 的狷介,则从不同维度诠释了读书人的精神自由。
     尤为精妙的是,作者将华罗庚、陈景润等现代学者纳入历史谱系,使传统精神在当代获得延续。这种古今并置的手法,打破了时空界限,说明书呆子精神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正如 “三余草堂” 之名源自三国董遇的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作者通过个人书斋的命名,将个体实践与历史传统紧密相连,赋予日常行为以文化厚度。
三、文学肌理:古典美学的现代演绎
        从文学手法看,赋继承了汉赋铺陈夸张的传统,又融入了唐宋古文的凝练。“汗牛充栋,书积如山” 的空间描写,“墨香扑面,书气纡环” 的感官渲染,使书斋成为精神世界的物化象征。排比句 “朝朝暮暮,与书为朋;岁岁年年,以学为伍” 与对仗句 “似蚁搬食,冷暖自守;如蜂采蜜,争向繁忙” 的交替使用,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节奏,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
      “世人笑我形呆笨,未解其中天地春” 堪称神来之笔。“天地春” 的意象,既呼应开篇 “胸罗万有,知古鉴今” 的宏阔,又以 “春” 的生机隐喻读书带来的精神觉醒。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使抽象的精神境界具象化,余韵悠长。
四、现实叩问:功利时代的精神突围
        在消费主义盛行、信息碎片化的今天,赋的现实意义尤为凸显。当 “惶惶于名利”“筹筹于荣忝” 成为普遍生存状态,书呆子 “不慕市井之喧嚣,未闻名利之泛常” 的坚守,恰似一剂清醒剂。作者通过 “以智慧为羽翼,以知识为食粮” 的宣言,强调在物质主义浪潮中,精神追求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这种坚守并非逃避现实,而是一种积极的抵抗。正如赋中 “于经史子集间穿梭,时而蹙眉深思,在诗词歌赋中流连,也或展颜奋强” 的描写,读书人的精神世界始终与现实保持着张力。这种张力,在 “或因前贤之悲戚,而黯然神伤;也由古人之忠义,而慷慨激昂” 的情感波动中,升华为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结语
      《书呆子赋》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曲知识分子的精神赞歌。作者宋政权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敏锐的现实洞察,在古典与现代的碰撞中,重新定义了读书人的价值。当我们在 “手机社会” 中迷失方向时,赋中 “天地春” 的意象,为我们照亮了一条重返精神家园的道路。或许,这正是书呆子精神在当代最珍贵的启示:真正的智慧,从来不是对世俗的妥协,而是在喧嚣中守护内心的光明。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325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148
贡献
29858
金钱
3739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8 14: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余草堂 于 2025-8-28 15:06 编辑

怀玉麟“伊水照虹旆,楚山怀玉麟” 出自宋梅尧臣《饯彭城公赴随州龙门道上作》诗,这里的 “玉麟” 有多种指代,可能是指玉麟符,泛指符信;也可能是指麒麟阁,古代以其象征祥瑞,亦用来喻杰出的人物;还可以是麒麟的美称历史渊源与用途。(1).麒麟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四明山诗·樊榭》:“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至今山客説,时驾玉麟归。”
(2).即玉麟符。泛指符信。 宋  梅尧臣 《饯彭城公赴随州龙门道上作》诗:“ 伊水 照虹斾, 楚山 怀玉麟。征轩不可恋,梗泪返城闉。” 明  沉鲸 《双珠记·勾补军伍》:“玉麟铜虎布新条,褰帷肃下僚。”参见“ 玉麟符 ”。
(3).指麒麟阁。 汉 代阁名。上图功臣像。 宋  梅尧臣 《送鲁玉太博挽词》之二:“自昔称 王  谢 ,于今亦盛门。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4万

帖子

4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浔阳江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9017
贡献
136294
金钱
1723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8-28 21: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流畅,诗句凝练,意境优美,韵味悠长。周四愉快!

点评

多谢赏读支持,多谢加精鼓励,问好首版。我是浔阳江诗社会员,陈飞老师吧微信的联系方式都关闭了,好长时间没有联系,只有发在这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29 07: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5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148
贡献
29858
金钱
3739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07: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锋瑞 发表于 2025-8-28 21:54
语言流畅,诗句凝练,意境优美,韵味悠长。周四愉快!

多谢赏读支持,多谢加精鼓励,问好首版。我是浔阳江诗社会员,陈飞老师吧微信的联系方式都关闭了,好长时间没有联系,只有发在这里。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5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148
贡献
29858
金钱
3739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8-29 07: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余草堂 于 2025-8-29 08:05 编辑

微信图片_20250829074941_47_1_副本.jpg 2017年入会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4 2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