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6|回复: 8

[诗词研讨] 从几首《喝火令》说起

[复制链接]

402

主题

9303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519
贡献
10020
金钱
13144
发表于 2025-8-19 19: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喝火令/云水谣
倩女将葭逐,娉婷就竹西。
洽和棠水戏青陂。些个唤云为袖,引鸟暮鸣啼。

雁过秋声应,云追岫影迷。
浣花深处若离离,景也悠悠,貌也绝妙姿,韵也一怀神秀,香孕小谣溪。

喝火令.莫负我痴心
万丈红尘远,三千许诺深。冷风凄雨夜沉吟。思绪断肠魂梦,惟盼那知音。
落笔相思苦,填词寂寞侵。黛眉凝锁浅愁临。欲诉无言,欲诉意难寻,欲诉此生来世,莫负我痴心。

喝火令.中秋
碧落桂含姿,清秋信有期,又逢嘉节月圆时。怎诉万般无奈,此际共晴眉。
旅雁南归否,音书复得迟,总依栏角皱愁眉。远处云稀,远处笛声悲,远处豆红花好,何物寄相思。

一提《喝火令》人们就难免会想起什么‘三枪二仗一衬应一摊破’的破规矩来,真存在这样的规矩吗?如没记错的话,这破规矩大抵源自于中诗词版十多年前的首版羽飞,羽飞在其《羽飞词集》中应该还保留着这个说辞,后来的武松首版也仍奉其为圭皋,好象不按照‘三枪二仗一衬应一摊破’的破规矩填的《喝火令》就是不合格似的,当时就引起了一众词友的质疑,印象中大致有八卦掌附、随意徘徊、集梧等,当然,也包括本人。

钦谱注明此词是孤调,无它首可校;双调六十五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七句四平韵,以黄庭坚《喝火令·见晚情如旧》为代表。后段句法,若准前段,则第四句应作“星月雁行低度”,今叠用三“晓也”字,摊作三句,当是体例应然,填者须遵之。

既是孤调,不知百度上的南唐伍乔的故事到底是哪个好事者附会上去的,若说南唐伍乔的故事是有依据的,哪么,钦谱上的所谓‘孤调,无它首可校’就是错误的,只是,信钦谱还是信百度的附会呢?估计稍有点头脑的人心中自会有个答案,别忘了,附会来
南唐伍乔的故事中是有《喝火令》的,按源头唯远的惯例,则那个才是《喝火令》的源头,黄庭坚的《喝火令》反而成了后来者,孤调之说岂非成了放屁

其次,黄庭坚的《喝火令》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二仗之说,上阙前两句若说对仗是说得过去的,但下阙的前两句纵算说半对半不对都怕难以成立,
哪有看到个‘汉上’能对得上‘灯前’就非要说成的对仗之理?故龙榆生词谱并不标须对仗,更不标须二仗,只是,从审美角度上来说,有对仗是比无对仗是要美一些的。

第三,把什么“星月雁行低度”当作摊破的必然之理论依据更是无稽,钦谱已经说得很明白是‘’若准前段‘’,所谓若也者,假设之辞也,理论上岂能把假设之辞当必然之据的?假若人是硅基生物,哪么人类的生存是不需要任何空气、阳光、水分、食物的,这不胡扯吗?一日不食饿得慌,把自己假设成是硅基生物了就三天不吃不喝试试看?钦谱上的‘’若准前段‘’明显是把下阙中“星月雁行低度”单拎出来作假设跟上阙的句式、平仄、押韵进行比对,然后才得出什么‘’今叠用三“晓也”字,摊作三句,当是体例应然,填者须遵之。‘’来的,又岂能当作摊破的必然依据

第四,所谓一衬应本就是词中贯用笔法,前呼后应或前情后景、携景入情之类,本无定法,非常灵活,后人又何苦匡定仅此一法?

第五,钦谱虽已明说是孤调,但黄庭坚之后亦不乏前人之作,但去考察一下清人所填的《喝火令》即可知到底清人鸟还是不鸟什么‘三枪二仗一衬应一摊破’的破规矩?所谓三枪,实际是黄庭坚《喝火令》中的三叠‘晓也’句式,这样的句式结构构成了排比,这在律绝中的是几乎完全就看不到的,故能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钦谱编者万树若知道后人把“若准前段”的谨慎推测变成铁律,怕是要从坟里头爬出来骂句
“什么玩意”了,黄庭坚那三叠“晓也”分明是文人偶然之笔,并不是非常独特,类似于《行香子》中的‘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清人之作并不悉依此,比较随性,如陈维崧的《喝火令·偶忆》,至于有人只愿认那是变格也只好随其便就是了,只是,既曰孤调,何来变格?

第六,但去看龙榆生词谱中的《喝火令》有没有什么‘三枪二仗一衬应一摊破’的破规矩?

第七,从没见到过哪家学术期刊或哪个名家承认过什么‘三枪二仗一衬应一摊破’的破规矩,后来之学又何必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网人之说为依据而作茧自缚?


理论之道,必然要遵重事实为依据。词学之道,又岂可成“词学义和团”的小江湖?万树是一代名家,龙榆生先生毕竟是一代名家,填《喝火令》之词,无论依钦谱、龙谱可也,滥生枝节者慎之。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1
贡献
6288
金钱
9561
发表于 2025-8-20 03: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实在读不进去这些在平仄上的逼仄,写诗由心,何必在意至于别人如何招摇。

点评

韩版的末句可能可能说错了,因为这样的话题是公共的诗词理论问题 谢韩版临帖,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20 0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9303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519
贡献
10020
金钱
13144
 楼主| 发表于 2025-8-20 09: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8-20 03:27
今天实在读不进去这些在平仄上的逼仄,写诗由心,何必在意至于别人如何招摇。 ...

韩版的末句可能可能说错了,因为这样的话题是公共的诗词理论问题

谢韩版临帖,问好

点评

词牌和格律本质就是那个时代特定的文化产物,某人根据当时的诗词感觉写出来了,之后被奉为标准,并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不过是大致发声和节奏的感觉,后人也用变体和拗句来变化。理论是一个知识体系,是运用逻辑演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20 1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5

主题

6万

帖子

2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东方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920
贡献
62538
金钱
7679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8-20 13: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研究过词牌的特殊规矩,也不懂,所以也写不好,大多都是照猫画虎,写的不三不四

点评

无论依钦谱、龙谱可也,没哪么多所谓特殊规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20 14:32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9303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519
贡献
10020
金钱
13144
 楼主| 发表于 2025-8-20 14: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荷韵 发表于 2025-8-20 13:48
没研究过词牌的特殊规矩,也不懂,所以也写不好,大多都是照猫画虎,写的不三不四 ...

无论依钦谱、龙谱可也,没哪么多所谓特殊规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1
贡献
6288
金钱
9561
发表于 2025-8-20 15: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5-8-20 09:25
韩版的末句可能可能说错了,因为这样的话题是公共的诗词理论问题

谢韩版临帖,问好 ...

词牌和格律本质就是那个时代特定的文化产物,某人根据当时的诗词感觉写出来了,之后被奉为标准,并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不过是大致发声和节奏的感觉,后人也用变体和拗句来变化。理论是一个知识体系,是运用逻辑演绎和推理来展示自然和社会的现象。严格而言,古诗词的格式没有什么理论而言,不过前人遵照的一些诗词格式规则而已。

点评

大体上是那样 词体是古人自应律度的产物,一应的是古代的清商乐之类,被后人划入了古乐府,另一应的是唐宋以降的燕乐,这部非被后人划入了新乐府,也即是词。词体本就有好些是唐人律绝之变,后来乐谱无存,仅以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20 1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9303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519
贡献
10020
金钱
13144
 楼主| 发表于 2025-8-20 15: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5-8-20 16:38 编辑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8-20 15:18
词牌和格律本质就是那个时代特定的文化产物,某人根据当时的诗词感觉写出来了,之后被奉为标准,并没有绝 ...

大体上是那样

词体是古人自应律度的产物,一应的是古代的清商乐之类,被后人划入了古乐府,另一应的是唐宋以降的燕乐,这部分被后人划入了新乐府,也即是词。词体本就有好些是唐人律绝之变,后来乐谱无存,仅以平仄之类的格式成了‘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一种诗体,只是这诗体在遵从一定的基本规则上也仍在经历实践中求变,不是死的铁板一块。
《喝火令》来说,虽说是孤调,但清人的实践仍不少,变化性较大,这也给今人的创作上开拓了一定的文学审视角度,可自选符合自己美学准则的方式去创作,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宋词的创作大抵也是这么回事


顺便请教下韩版,能否多介绍点西方的文艺美学,谢谢

点评

西方文艺和文学其实也没有什么客观的理论,多数是文化和当时需要而已,比如十四行诗就没有什么科学理论,不过是意大利人把一些美学常识,工整,平衡,对称,起伏运用在诗歌当中。西方歌剧的男高音的起源不是高音有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20 1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1
贡献
6288
金钱
9561
发表于 2025-8-20 17: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5-8-20 15:53
大体上是那样

词体是古人自应律度的产物,一应的是古代的清商乐之类,被后人划入了古乐府,另一应的是唐 ...

西方文艺和文学其实也没有什么客观的理论,多数是文化和当时需要而已,比如十四行诗就没有什么科学理论,不过是意大利人把一些美学常识,工整,平衡,对称,起伏运用在诗歌当中。西方歌剧的男高音的起源不是高音有什么好,而是嗓门大,在没有扩音器的情况下让整个教堂都可以听到颂圣的歌声。

这些本来出于闲趣,出于需要,适合当时具体情况的文学文艺形式在今天被过度拔高,理论化。

点评

谢谢 是否意味着也跟中国一样,把自然美学、建筑美学、绘画美学、音乐美学、人文美学等融入到诗歌美学中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20 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9303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519
贡献
10020
金钱
13144
 楼主| 发表于 2025-8-20 20: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8-20 17:13
西方文艺和文学其实也没有什么客观的理论,多数是文化和当时需要而已,比如十四行诗就没有什么科学理论, ...

谢谢

是否意味着也跟中国一样,把自然美学、建筑美学、绘画美学、音乐美学、人文美学等融入到诗歌美学中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3 17: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