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回文种类)创半回文、分联对顶和分联对顶创半回文诗体的首数研究(已收入首数研究中)   第一节   创半回文的首数   创半回文源自清朝涨潮,在《奚囊寸锦》中“图中有半句回文者,亦余所创”。一句回文,一句字不打乱,词组打乱,字不少不变。   第一联“山空罩雾松堤曲,浦远笼烟柳径前”,上下联字,也可交错读成第二联“山远罩烟松径曲,浦空笼雾柳堤前”。   不同组合可组成很多首诗。   1. 第一联第二联直接组合,得间韵独木桥体诗四首(其中回文两首)   山空罩雾松堤曲,浦远笼烟柳径前。(第一联)   山远罩烟松径曲,浦空笼雾柳堤前。(第二联)   回文     前堤柳雾笼空浦,曲径松烟罩远山。   前径柳烟笼远浦,曲堤松雾罩空山。      山远罩烟松径曲,浦空笼雾柳堤前。(第二联)   山空罩雾松堤曲,浦远笼烟柳径前。(第一联)   回文   前径柳烟笼远浦,曲堤松雾罩空山。   前堤柳雾笼空浦,曲径松烟罩远山。      2. 1中上下联调序读得间韵独木桥体诗四首   浦远笼烟柳径前,山空罩雾松堤曲。   浦空笼雾柳堤前,山远罩烟松径曲。   回文   曲径松烟罩远山,前堤柳雾笼空浦。   曲堤松雾罩空山,前径柳烟笼远浦。      浦空笼雾柳堤前,山远罩烟松径曲。   浦远笼烟柳径前,山空罩雾松堤曲。   回文   曲堤松雾罩空山,前径柳烟笼远浦。   曲径松烟罩远山,前堤柳雾笼空浦。      3. 1、2各自上联折叠回文读得间韵独木桥体诗八首 如  第一首   曲堤松雾罩空山,浦远笼烟柳径前。   曲径松烟罩远山,浦空笼雾柳堤前。   回文     浦空笼雾柳堤前,曲径松烟罩远山。   浦远笼烟柳径前,曲堤松雾罩空山。      4. 1、2各自下联折叠回文读得间韵独木桥体诗八首  如  第一首   山空罩雾松堤曲,前径柳烟笼远浦。   山远罩烟松径曲,前堤柳雾笼空浦。   回文     前堤柳雾笼空浦,山远罩烟松径曲。   前径柳烟笼远浦,山空罩雾松堤曲。      5. 1、2各自全折叠回文读得间韵独木桥体诗八首  如  第一首   曲堤松雾罩空山,前径柳烟笼远浦。    曲径松烟罩远山,前堤柳雾笼空浦。   回文     浦空笼雾柳堤前,山远罩烟松径曲。   浦远笼烟柳径前,山空罩雾松堤曲。      6.第一联不变,第二联用回文来与第一联组合得交锁韵诗四首   山空罩雾松堤曲,浦远笼烟柳径前。(第一联)   前堤柳雾笼空浦,曲径松烟罩远山。(第二联用回文)   回文   山远罩烟松径曲,浦空笼雾柳堤前。   前径柳烟笼远浦,曲堤松雾罩空山。      前堤柳雾笼空浦,曲径松烟罩远山。(第二联用回文)   山空罩雾松堤曲,浦远笼烟柳径前。(第一联)   回文   前径柳烟笼远浦,曲堤松雾罩空山。   山远罩烟松径曲,浦空笼雾柳堤前。   7.  6中中上下联调序读得得交锁韵诗四首(例略)   8.  6、7各自上联折叠回文读得得交锁韵诗八首   9.  6、7各自下联折叠回文读得得交锁韵诗八首   10. 6、7各自全折叠回文读得得交锁韵诗八首 -----------------------------------   11. 第二联不变,第一联用回文来与第二联组合得交锁韵诗四首   山远罩烟松径曲,浦空笼雾柳堤前。(第二联)   前径柳烟笼远浦,曲堤松雾罩空山。(第一联的回文)   回文   山空罩雾松堤曲,浦远笼烟柳径前。   前堤柳雾笼空浦,曲径松烟罩远山。      前径柳烟笼远浦,曲堤松雾罩空山。(第一联的回文)   山远罩烟松径曲,浦空笼雾柳堤前。(第二联)   回文   前堤柳雾笼空浦,曲径松烟罩远山。   山空罩雾松堤曲,浦远笼烟柳径前。   12.  11中中上下联调序读得得交锁韵诗四首(例略)   13.  11、12各自上联折叠回文读得得交锁韵诗八首   14.  11、12各自下联折叠回文读得得交锁韵诗八首   15. 11、12各自全折叠回文读得得交锁韵诗八首   合计96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