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月影诗社版主兼沧浪书院曲二、赋三常务管理 
精华54
注册时间2019-9-25
威望1371 
金钱5307 
贡献2698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版主兼沧浪书院曲二、赋三常务管理 
    
     威望- 1371 点
 
        
     贡献- 2698 次
 
     金钱- 5307 枚
 
 
  
 
 
 | 
 
 
发表于 2024-8-15 01: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曲二期第十六讲毕业论坛作业贴:(特训组) 
 
沧浪基础元曲班毕业发卷学号:        网名:  岁月霓裳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广义讲,它包括了盛行于元代的杂剧和散曲;狭义讲,它指的是杂剧。我们平常所说的,与唐诗、宋词并称为“一代之文学”的,一般是指散曲。当然,曲界对此定义还有诸多争议。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 
 
2、元曲产生分哪几个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元曲的发展大约分为三个时期 
   1)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 
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张养浩等人 
 
  2)中期:从元世祖至元顺帝年间。 
  这一时期创作,其代表人物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3)后期:元顺帝、元成宗至元末。 
  其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3、元曲的体式特点? 
 
:元曲的体式特点是:民间性,广泛性,艺术性,深刻性,典型性,曲折性。 
 
4、词和曲在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特点? 
词:语言婉约含蓄,清新优雅隽永 
曲:语言活泼幽默,更口语化大众化。 
 
5、什么是中原音韵?它包括那些内容? 
 
中原音韵”一般指《中原音韵》(1324)一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 
它包括:第一部分是以韵书的形式,把曲词里常用的5866个字,按字的读音进行分类,编成一个曲韵韵谱。 
第二部分称做《正语作词起例》,是关于韵谱编制体例、审音原则的说明,关于北曲体制、音律、语言以及曲词的创作方法的论述等。 
 
6、简要回答元曲的曲调?元曲的标题格式?指出下列曲牌分别属于哪个宫调?喜春来、凭栏人、梧叶儿、落梅风、小桃红、四块玉、醉中天、干荷叶、山坡羊。 
 
答:曲调有:宫、商、角、徵、羽。 
标题格式:【调名·曲牌】题目 
 
【中吕·喜春来】、【越调·凭栏人】、【商调·梧叶儿】、【双调·落梅风】、【越调·小桃红】、【南吕·四块玉】、【仙吕·醉中天】、【南吕·干荷叶】、【中吕·山坡羊】。 
 
7、详细回答元曲的平仄韵律? 
 
答:曲词用字,特别是每句最后一字,很多都有固定的声调要求,不但要分平仄、且仄声还要分上声和去声。规定用上声的便不能用去声,规定用去声的就不能用上声。尤其是韵脚,对平仄的要求更为严格,很少笼统地规定用仄。还有些曲谱甚至会逐字规定最末一字的声调。不过,也有些曲子平声字和上声字可以互相替代。 
 
8、曲的对仗共有那10种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答:对仗种类 
①合壁对  ②鼎足对 ③扇面对(隔句对) ④救尾对  ⑤首尾对 ⑥连壁对  ⑦联珠对  ⑧两韵对 ⑨衬字对 ⑩叠字对 
 
对仗的特点: 
①合壁对,两句相对,称为合壁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在曲词中普遍常用。 
②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鼎立,故称鼎足对,也称三句对。 
③扇面对:第一句和第三句相对,第二句和第四句相对,也叫隔句对。 
④救尾对:把鼎足对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有些曲子写得较弱,用来强化结尾,故称救尾对。 
⑤首尾对: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风和鸣对,这种对属于元曲的一个独特存在,常用于【叨叨令】一曲中 
⑥连璧对:凡曲中有四句相对者称为连璧对。 
⑦联珠对:在曲中更多句子相对的叫联珠对,更多句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通篇句子相对的叫联珠对,另一种是同一种句式多句相对的也叫联珠对。 
⑧两韵对。曲中一般有较密的用韵特点,两句(甚至三句)既可对仗,又押韵。 
衬字对:衬字是某一曲在曲谱规定的字数外,为演唱口语化而增加的文字里使用的对仗或对偶 
叠字对:就是叠字句相对。 
 
元曲对仗的特点 
①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②俗语入对十分普遍。 
③所加衬字多应相对。也有不对的情形,但一般正文相对,所加衬字也应相对。 
总之曲句的对仗广泛应用是元曲的语体形式,也是元曲的特点之一。曲的对仗与诗词对仗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自身特点。 
 
9、什么是元曲的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散曲、以及套曲?并回答它们各自的特点、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那些? 
 
①小令又被称之为“叶儿”,这个名字来自于唐代的酒令,调短字少和单片只曲是它的基本特征 
②重头小令的连章体类型,与小令首尾句法相同,内容相联,同题同调。 
③带过曲就是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但曲牌最多数量不得超过三个。 
④散曲的押韵比较灵活,不仅可以平仄通押;曲中还可以增加衬字,这就使得散曲趋向口语化、俚俗化,起到了使曲意明朗活泼的作用。 
⑤套曲又被称之为“大令”或者“散套”,是从唐宋时代的大曲以及宋金时代的诸宫调演变发展而来。套曲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一整套的押韵都必须相同;二是要有尾声;三是由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只曲连接而成。 
⑥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相同点是:不是一支单曲,是两支以上曲子组成。不同点是带过曲一般只能带一两支单曲,而重头小令则可联章多篇。 
 
10、什么是衬字?它们的特点?衬字究竟可以衬多少字呢? 
 
衬字就是在曲律规定必需的字之外,增加的字。 
 
衬字不占用乐曲的基本曲调,多为虚词,起补充内容,辅助语气作用,使曲意更加完整丰富。 
 
衬字在句中位置不定,于句首句中多见,句尾少见。 
 
衬字可根据内容需要添加,字书没什么限制。有时可多至十多二十个字。 
 
11、什么是幺篇?回答幺篇与词,重头小令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幺篇是戏曲音乐名词。 在北曲中, 一个曲牌被反复运用, 一般从第二曲起称为幺篇。 幺者,通数字“一”, 幺篇还有第一篇(曲)或这一篇(曲)之意。 
幺篇相当于词之下片,也相当于重头小令的一个连章 
 
12、什么是集曲?回答集曲中的‘集”与“犯”? 
 
答:“集曲”,是一个曲学名词,是南曲中的一种曲调形式。是从若干支旧有曲牌中,摘取其中若干乐句,重新组织成一支新的曲牌。集曲的曲牌名称,也常为所集各种曲牌名称的综合。 
集曲有和词一样有“犯调”。一种曲调有其它的曲调串进来,就如词中有“犯”与“摊破”一样。 
集曲集同一宫调的曲调,叫“犯本宫”。集不同宫调的曲调,叫“犯别宫”。  
 
集曲的写作要求? 
 
集曲的写作要求:综合所集各曲名称为新集曲名字。集曲之首几句须是原曲首几句,末几句也是原曲末几句,中间各句可灵活运用。这是集曲基本写作规范。 
 
13、什么是散套?简要回答散曲中的散套分为三种形式? 
 
答:散套,元散曲的一种,即散曲套数,是继词之后出现的一种能歌唱的新诗。 
散套的三种形式 
①南曲散套。 
 
②北曲散套。 
 
③南北合套。 
 
14、什么是曲中字数的增、损? 
答:曲中的字数增损,则是曲中特别是一些套曲中的有些句子或字数本身可以增加或缺损。元曲中增损情况复杂,了解这个情况,在阅读古人例曲的时候,就可以解释有些古曲为什么多字句或少字句了。 
 
15、简要元曲中曲的韵字是怎么运用的? 
 
①一韵到底, 
 
②平仄通押, 
 
③可以重韵。 
 
16、什么是杂剧套数?回答散曲套数和杂剧套数的区别?杂剧的结构 
①杂剧套数 
套数就是将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按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联成一套,并且有首有尾、一韵到底。 
 
②散套只用来吟咏和清唱,不需要宾白和科范,也不上舞台,相对使用的曲牌一般较少,而剧套就比较复杂,它是用来在舞台上表演的一种唱词,包括宾白与科范,使用的曲牌也比较多。 
 
③杂剧的结构: 
 
(1)宾白:指戏曲中的“道白”。 
(2)科范:指舞台上演员的动作、表情和其他方面的舞台指示。如笑科、打科、见科、哭科等。折:散套是散曲中曲调组合的最大单位,而剧套则是杂剧中曲调组合的最小单位,称之为折。一个剧本一般有四折, 也有六折甚至还有更多的,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共有五本,其中第二本就有五折,其余每本都为四折,共有二十一折,其实我们前面 
学习过的散套就相当于杂剧中的一折。 
(4)楔(xie)子: 是指元代杂剧中加在最前面或两折之间的片段,作为剧情的开端或衔接,也就是杂剧开始时设置的独立段落,放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始,每个剧本或大些的剧中每-本开始时都要个“楔子”,甚至有少数剧本在折与折之间也设“楔子”。 
(5)煞(煞尾):与散套的煞类似,也叫“尾*煞尾*随尾”等,指每一折剧曲的结尾一曲。 
(6) 正名与题目:北曲在演出前,通常会用两句或四句字数相同的对句道出全剧的表演纲目,再以其中最为精辟确切的句子作为本剧的剧名,在每一个杂剧剧本结尾都要加上“题目”与“正名”。 
 
17、什么是借宫?借宫有什么样的原则?回答哪些套曲可以借宫及杂剧的体式特征? 
①什么是借宫? 
 
剧套在表现复杂的剧情时,常常感到只用本宫调曲牌往往难以满足剧本提出的要求。这个时候,作者就不得不设法到其他宫调中去寻找合适的曲牌,这就叫借宫。 
 
②借宫的原则 
 
借宫有严格的限制,不能随意,借来的曲牌与原宫调所用曲牌在音调上必须贴切、和谐。当然,这与元曲当年所创造的音韵理论有关,可惜在元末即已经失传。因此,今人只好按元人留下的规矩执行,这有点像宋人创立词谱理论后来失传-样,我们今天只能按后人总结出的所谓词谱小心填写,不敢越雷池- -步,就再也看不到那优美的今人所创的自度腔了。我们只能按照曲套的相关套式进行排列。其排列我们在讲整套曲的时候已经讲过了,按宫调的排序介绍258套,大家在以后的作品中选用即是了。散套- -般不借宫,但较长的借宫者也不少。如:刘时中《既官府甚清明》使用正宫曲牌,却借用了中宫[十二月]、[尧民歌]和般涉调的[耍孩儿]与[十三支煞],共用了34支曲牌。 
③哪些套曲可以借宫 
(1) 黄钟宫可借曲牌,有5调 
随煞(来自大石调)、柳叶儿(来自仙吕)、山坡羊(来自中吕)、黄钟尾(即随尾,来自南吕)、挂金索(来自商调)。 
 
(2)正宫可借曲牌,有32调: 
 
来自中吕的:叫声,鲍老儿,十二月,尧民歌,快活三,朝天子,红绣鞋,喜春来,上小楼,满庭芳,剔银灯,蔓菁jing菜,柳青娘,道和,四边静(来自中吕),四换头(来自中吕),醉春风,迎仙客,古鲍老,醉高歌石榴花、斗鹌鹑、齐天乐、红衫儿。 
 
来自双调的有:太平令、梅花酒、收江南、牡丹春、七兄弟 
 
来自仙吕宫的有:金盏儿 
 
来自般涉调:耍孩儿、煞 
 
(3)仙吕宫可借曲牌,有12调: 
 
来自大石调:归塞北、好观音、青杏子、随煞来自正宫:塞鸿秋、醉太平、货郎儿、六么遍来自中吕:满庭芳 
 
来自双调:得胜乐、小将军 
 
来自商调:凤鸾吟 
 
(4)南吕宫可借曲牌有5调: 
 
来自黄钟宫:神仗儿 
 
来自双调:水仙子、荆山玉、竹枝歌、收尾 
 
(5)中吕宫可借曲牌有31调 
 
来自正宫:滚绣球、倘秀才、灵寿杖、塞鸿秋、脱布衫、小梁州、醉太平、伴读书、笑和尚、白鹤he子、双鸳鸯、蛮姑儿、穷河西、六么遍、菩萨蛮、啄木儿煞 
 
来自仙吕:六么序、后庭花 
 
来自南吕:隔尾、干荷叶 
 
来自双调:镇江回、乱柳叶、风流体 
 
来自越调:三台印 
 
来自般涉调:哨遍、脸儿红、墙头草、墙头花、煞、尾声、耍孩儿、急曲子 
 
(6)双调可借曲牌有9调:来自大石调:随煞 
 
来自仙吕:金盏儿来自中吕:卖花声。 
来自仙吕:金盏儿 
 
来自中吕:卖花声 
 
来自南吕:梧桐树、金字经、干荷叶、玉交枝来自商调:玉抱肚 
 
来自般涉调:耍孩儿 
 
(7)越调可借曲牌有4调: 
自来仙吕:醉中天、醉扶归、三番玉楼人自来双调:收尾。 
(8)商调可借曲牌有23调: 
 
自来黄钟宫:节节高、四门子 
 
来自正宫:小梁州 
 
来自仙吕宫:赏花时、村里迓鼓、元和令、上马娇、游四门、胜葫芦、后庭花、柳叶儿、青哥儿、上京马、四季花、双雁子 
 
来自中吕:山坡羊 
 
来自双调:雁儿落、得胜令、春闺怨、牡丹春、秋江送 
 
来自越调:酒旗儿 
 
来自商角调:应天长 
 
(9)大石调可借曲牌有3调: 
 
来自小石调:天上谣、恼煞人、伊州遍 
 
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借宫曲牌最多的是正宫,可借32调;其次算中吕和商调,分别为31调和23调。 
④结构体制: 
四折一楔子,题目正名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这中间夹有宾白及科范。 
音乐体制: 
每折限用一个宫调,唱词一韵到底,平仄通押,由一个角色主唱。 
 
角色分工: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 
 
 
18、如何提高其写作技巧?(简要回答,主要谈自己的观点,字数不限) 
答:一、当然要阅读古人,名家名篇,探讨学习好词好句,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拿来为我所用。多读还要多写,练思维逻辑顺畅通达,方可挥挥洒洒。任何锦绣华章都是百练熟中生巧,没有侥幸的一挥而就。 
二、拿到文题要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不可以不加思索,随意乱凑。 
首先你要立意,也就是说为曲确立中心思想,确立行文方向。没有主题的曲或文那是一盘散纱,一地珍珠。 
确立好主题,你要谋篇布局,让你手中的素材为表达你的情感服务。古人云:凤头,猪肚,豹尾。好的曲大都开篇响亮,抓住读者之心,让读者情不自禁去读去随你感受。说猪肚,那就是言之有物,充物利用各种素材,让行文丰富多彩,跌岩起伏,错落有致,加上修辞手法,俏皮的俚语,乡音,绘声绘色地去彰显曲之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含蓄优雅而又通俗易懂的特征。 
豹尾,结尾落地有声,让心有所属,情有所归,让情感在一吟三叹中得到升华绾结,让读者与你共鸣。还有一点值得说一下哦,因为曲是有谱的,所有行文是按格律来的不能出律。我们尊重格律丢掉检测幻想,认真学习熟练掌握运用中原音韵,不要图懒省事儿,依赖曲谱。学会写曲独立行走。 
三、写完之后,不要急于发转,要认真修改,逐句逐字正音正律,完善表达。让曲更优秀,更完美。 
 
 
二、写作题特别提示: 
 
两套【商调·集贤宾]任选一套,完成写作题) 
1、修改完善上一讲【商调·集贤宾]作业 
第十一套: 
〔商集贤宾]、〔逍遥乐]、〔醋葫芦 
 
【商调.集贤宾】七七卢沟桥咏叹 
文/岁月霓裳 
 
【集贤宾】卢沟桥畔残阳似血,向晚暗伤嗟。倚石狮、炮声沉寂,抚弹痕、壁影倾斜。眺烽台、铁蹄远去,拂尘土、战火连迭。危亡御寇生死舍。唱英雄、遗魄凄绝。立城头不倒,抗侵略齐截。 
【逍遥乐】泪词哀谒,国破山河,倭冦盗窃。百姓祸耶。妻离散,又失爹爷,流落无家躲草野。悲切切,院户哀喋,刀剑寒冽,汤火焚裂,尸骨无遮。 
【醋葫芦】国共协,太义结。家仇国恨在眉睫。危关阻敌穿雨雪,恶战千回,抛头洒血命先赊。 
【浪里来煞】前仆耶!后继也!和平总在梦中奢,饮恨弱卑屑恸切,图强飞越,民安国富贺雄捷。 
 
雄捷:胜利。 
 
]〔浪里来煞]套式。 
2、有能力的再作一套【商调·集贤宾]按如第十二套式:↓↓ 
 
第十二套: 
【商调]集贤宾一一逍遥乐--金菊香一一梧叶儿一一后庭花(借仙吕宫)一-青哥儿(借仙吕宫)一一浪来里煞)套式制作散套! 
 
[商调】集贤宾·xxx (题目) 
曲谱:[集贤宾] 
x平厶平平去上(韵,可平), x仄仄平平(韵)。 xxx、x平xム, 
xxx、x仄平平(韵)。 xxx、x仄平平, 
xxx、x仄平平(韵)。 
 
x平厶平平去上(韵,可平), xxx、x仄平平(韵)。 x平平仄仄, 
x仄仄平平(韵)。 
[逍遥乐] 
x平平去(韵),x仄平平,x平厶上(韵,可平)。 
x仄平平(韵),x平x、x仄平平(韵)。 x仄x平x厶平(韵,可上),xxx、x仄平平(韵)。 
x平x仄,x仄平平,x仄平平(韵)。 
【金菊香] 
x平x仄仄平平(韵),x仄平平x仄平(韵,可上),x平仄平平去平(韵,可上)。 x仄平平 (韵),x仄仄平平(韵)。 
[梧叶儿] 
平平厶(可韵),平厶平(韵,可上),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去(可韵),x仄平(韵),仄平平(韵), 
x仄x、平平厶平(韵,可上)。 
 
[后庭花] 
(借仙吕宫)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去平(韵)。 
平仄平平去,平平上去平(韵)。仄平平(韵)。 
平平平去,平平平仄平(韵)。 
 
[青哥儿](借仙吕宫) 
[平]平平平平去(韵),去[平][平][仄]仄平[去](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去平平(韵),平平去(韵)。 
 
注: 
[平]表示本字可平可仄,以平声最佳; 
[仄]表示本字可仄可平,以仄声最佳。 
 
[浪来里煞] 
平去上(韵),上去平(韵)。平平平去上平平(韵)。 
上平平去上平去上(韵),去平平去(韵)。 
平平上去上去平平(韵)。 
 
【商调.集贤宾】连阴雨 
文/岁月霓裳 
 
[集贤宾] 
淅淅沥丝丝似缕,扑嗒嗒(滴滴)如珠,纱窗下、如琴似鼓,青阶上、似笛如竽。庭院内、似泣如述。一帘雨烟无约束,随个心,汇满江湖,任河流暴涨,处处有惊呼。 
[逍遥乐] 
几丝焦虑,几点烦愁,几番怨语,几笔愁书。涓流水,滚滚街衢。车横如舟半掩逾。花伞下,佝偻身躯,唉声叹气,筇竹危途,垂泪唏嘘。 
[金菊香] 
花残花碎落幽居,急个农家小翠姑,怨声雨多不对乎,打烂花枝,稀里又糊涂。 
[梧叶儿] 
葡萄亩,珍玉珠。正美美画图。淋炎暑,听鹧鸪,醉觞壶。乍就个,生生烂无。 
[后庭花] 
红桃落半疏,青梨掩草芜,扬首吊瓜坠,回眸大枣绿茹,(也)散珍珠,甜丝丝嚼,嘎嘣嘣脆酥。 
[青哥儿] 
看阶前青苔布,数堆瓜与熟果蔬。阵阵愁来阵阵嘘。阵阵悲来又生怵,人间误。 
[浪来里煞] 
霏雨扑,暴雨逐。绵绵烟雨覆茅庐。忽阴还雨舞还雨舞,乍睛还(光)顾。 
天天作雨遣句(愁)难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