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排律,偈子 改诗/两个黄鹂(南京)  
 杂染六尘全漏法,皆无作用取趣数。 恩光宣说唯无为,清净恶行非早暮。 于粗重生随见眠,为缘计我正信誤。 妄言妄语断经言,吾食吾行染净悟。 知是尊前如犹归,重生世路永祗汚。 恒河沙过戏论无,乐土无常修忍渡。 《平水韵、七遇》  
 
 
偈子(原文) 文/找不到的·网友 一切杂染有漏法,皆无作用数取趣。 由我宣说离所为,污染清净非早晚。 于粗重生随眠见,为缘计我及我是。 由此妄为我见等,我食我为我染净。 若如实知如是者,乃能重生出轮回。 染净依止无戏论,乐土无为成一方。  
 
 
注释·:偈子——梵语"偈佗"的又称。即佛经中的唱颂词。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亦多指释家隽永的诗作。如《水浒传》第四回“长老道:‘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鲁智深听了四句偈子。” 宋·苏轼《和黄鲁直烧香》(偈颂)诗之一: 
四句烧香偈子,仄中平平仄仄,· 随香遍满东南。平平仄仄平平。 
不是闻思所及,仄仄中中仄仄, 且令鼻观先参。中中仄仄中中。 万卷明窗小字,仄仄平平仄仄, 眼花只有斓斑。仄平仄仄平平。 
一炷烟消火冷,仄仄平平仄仄, 半生身老心闲。仄平平仄平平。 《词林正韵、十四部、七部》 偈颂是可以押韵的。我不知道那些和尚没韵是怎么唱出来的! 对仗:不是/./万卷。且令/./只有。闻思/./明窗。 小字/./斓斑。所及/./先参。鼻观/./眼花。 尽管我没找到后来诗词作者相同对句,但按词义来判断,对仗是工稳的。拿“闻思/./明窗。”对做例子。 [清末至民國]陈衍 《二月移居水陸街》“一襟幽思閒抛慣,十扇明窗晏起難。”字面不同,但他们的词性是想通的。 苏轼作偈颂是讲究平仄押韵的。偈颂是一种念经颂唱法 ,苏轼作词的方法用《詞林正韻》并可转韵。宽对、令居等方法。 再看看和尚(生于公元1158年韩国曹溪宗开山祖师。)的禅语佛偈: “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 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 也是押韵,钟平仄的。 所以,偈颂也是可以按格律诗词来创作,诵读,念唱。于是我把那个网友的偈子拿来改写排律,已餐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