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高诗社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22-7-11
威望10432
金钱20866
贡献351
版主
上海华高诗社版主
  
威望- 10432 点
贡献- 351 次
金钱- 20866 枚
 
|
回眸我22岁的端午节
文/曾凡浩
时间过去63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每到端午就想到在异乡过的端午节。
那是1961年,我在大营市搞整风整社。我们原在本地步云桥搞整风整社,主要任务是整顿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古三月初,我们工作队转到双桥区,主题也转为抓生产。我们队分在大营市公社,队长是一中校长唐怡凯。我辗转进驻六个大队,两次进下里桥,这年端午节,又安排我从湖塘第二次到下里桥,不过,原来在第六队,这次是驻第七队。上级要我到下里桥第七队,算是我临危受命,因为这个队的队长、会计工作不称职,到端午节了,还没插红薯。要我到这个队首先解决插红薯的问题,这是个难题,因为这年当地久旱无雨,插红薯必须要天配合,天不下雨,我就得带领全队男女社员冲破难关。
端午节的晚餐,我仍在六队原根子家就餐,那正是三年困难时期,过节也没有晕菜,能吃饱一餐稀饭、斋汤就是幸福用餐。饭后,我来到七队,要队长召集全队社员到队长家门外的走廊上开会,走廊上摆了一个吃饭的桌子,桌上点着煤油灯,以近几天在旱土上插下红薯为主题,我首先发言。最后决定用农村的水车从塘里接龙引水上山,本队水车有限,借邻队水车,第二晚就组织社员用六座水车开夜工从塘里车水接龙灌土。
有了水,又要找薯藤。第三天就组织社员到洪桥买薯藤,回来就剪藤插红薯,我胜利完成了上级的任务。
后来我继续在这个队与干群同心协力,管理水稻与红薯,水稻与红薯长势很好,大家终于看到水田、旱土的绿色,都开颜了。
我初到大营市前二十多天里,被组织调动频繁,后来在下里桥七队(荞麦园)连续工作三个多月,直到工作队撤队。
那年,我虽然生活艰苦,工作压力大,但我很得意。三个多月里,我主管七队,兼管五、六、八、九队,22岁的我,让青春在这里放了点光和热,社员满意就是我的幸福。
六十多年来,常在梦里又来到这里。我的家乡与这里相距百多里,过去交通又不便,想故地重游也困难,后迁家到县城,坐五路车到终点站,再步行十多分钟就可圆梦。遗憾我的房东和一些旧友已去天堂,幸存的也是白发苍苍,或拄着拐杖,相见还有陌生之感。当年我住的房子已成废墟,村里大都建了新房。但我还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也没忘记我的名字。
征途一路有风光,
五味人生梦里香。
莫叹光阴如水去,
今朝晚景满辉煌。
写于甲辰(2024年)端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