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3-8-25
威望90 
金钱281 
贡献146 
 
 
 
高级会员 
  
 
     威望- 90 点
 
        
     贡献- 146 次
 
     金钱- 281 枚
 
 
 
 
 | 
 
 
发表于 2024-3-2 20: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若渔 于 2024-3-9 06:30 编辑  
 
第二十一讲作业 
【画堂春】  暮春 
听雨03--晓月清秋 
东君故里送春光,小溪流水汪汪,杏花桃萼落红妆,履染清香。 
回首池边小榭,儿时记忆尤藏,一支牧笛对斜阳,伴我常常。 
 
 
【茶言观涩】东君故里,这样的表达,你想要的写作意思和品读的感觉是有出入的。你觉得是东君在你的故里送回了春光。吕读的感觉是在东君的故里送了些春光。因此,你的意思通常可以作家山应已沐春光。既然是小溪的流水,用汪汪表达就是有些出入的。汪汪通常是表达深邃而灵动且只在一定的范围打转的感觉。我们通常说一汪池水。就是范围相对固定的样子。桃萼总体是花骨朵的样子。因此,这样的表达是有问题的。在这,我们结合题目的暮春,再回看首句,送春光,通常是初春才这么写才合情理。履染句看起来意思可以接受。但是表达上词更应用接近通俗语言才合适。此处完全可以用一路清香。下阕的转承总体合适。尤更宜用犹。一枝牧笛这一句很不错,有很好的画面感。伴我常常,这样的表达,其实更宽泛的春会合适一些。在暮春下,则有些题文不完全应称。 
依韵题个春: 
微风拂柳揽晴光,谁家燕子归梁。野蜂三二越篱墙。为甚奔忙? 
得驾耕牛舒缓,一犁泥土清香。炊烟入竹醒饥肠。梦里怀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