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原《杂体大全》没有收集,是我近日整理出来的,网上查不到的,有兴趣者请收藏。  
. 
. 
七、五言相间  
由七言五言两种句式交替出现而成体。此体系由汉乐府《鸿雁出塞北行》发展变化而来。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五七言体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前七后五,一种是前五后七。 一、前七后五   (一)、源头   简文帝《对烛》(四、五、七言为主,间以骚句)   元帝《对烛》(五、七言为主,间以三言、骚句)   沈约《愍衰草》(五言为主,间以三言、骚句)《天渊水鸟应诏》(四、五言为主,间以骚句)   刘缓《照镜》(四、五、七言为主,间以骚句)   陈:   后主《夜亭度雁》(四、五、七言为主,间以三言、骚句)   徐陵《鸳鸯》(四、五、七言为主,间以骚句)   傅縡《博山香炉》(四、七言)   后周:   庾信:《春》(四、五、七言为主,间以骚句)《荡子》(四、五、七言)《对烛》(四、五、七言为主,间以三言)《鸳鸯》(四、七言为主,间以骚句)(按:子山固由梁入周者,《对烛》一篇当即与简文、元帝唱和之作)   隋:   江总:《南越木槿》(四、五、七言为主,间以骚句)   萧悫:《春》(五、七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