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篇;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 陈玉喜 【一】 马超龙雀矫健英,东汉高潮铜铸擎; 浪漫造型富感染,别具风姿昂嘶鸣, 马踏飞燕武威台,腿蹄轻捷三足腾; 骏马凌空雄姿疾,鬃尾飘飞浑圆承。 【二】 勇武豪迈气概昂,汉朝强盛富底扬; 蹄踏一展翅奋飞,惊视龙雀神鸟降。 动感强烈奔马盈,构思精巧妙艺强; 风驰电掣独神速,扬鞭撑稳踏鸟翔。 赏析; 马踏飞燕出土于甘肃的武威雷台墓,这件青铜器代表了东汉时期高潮的铸造业水平。采用了浪漫主义的首发,来塑造了马踏飞燕的这个造型,非常富有感染力。 马超龙雀,别称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马超龙雀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超龙雀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龙雀。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铜奔马微微地偏向一侧的头高昂着,前面头顶的鬃毛和后面的马尾一致向后方飘飞,浑圆的躯体呈流线型,四肢动感强烈,三蹄腾空,右后蹄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 其次,马超龙雀用鸟形底座,在艺术上也是一种创造。制作者在固定奔马的同时,将底座的实用功能与艺术创造结合起来,这一大胆而又巧妙的做法,增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塑造一匹马的逼真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止的物件表现出动感,特别是要表现匹日行千里的良马风驰电掣的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但制作者却匠心独运,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大胆地让马的右后蹄踏在一只凌空飞翔的鸟身上。这样就衬托出马的迅疾,使一匹静止的铜马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马超龙雀身躯粗壮圆浑,但其动作轻盈,用一足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鸟身上,这显然是经过了周密的计算。小鸟似乎正吃惊地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简直就是“扬鞭只共鸟争飞”的真实再现。 在形态上沿用了当时通行的奔马的造型,并且在马足下加上鸟形物以支撑稳定,整体上看,马超龙雀是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现,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底。 马踏飞燕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