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50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458 
金钱29656 
贡献22557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458 点
 
        
     贡献- 22557 次
 
     金钱- 29656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3-3-30 18: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汤显祖   3首 
菩萨蛮    (明)汤显祖 
杂剧《邯郸记》中写穷愁潦倒的卢生,上场用回文词: 
客惊秋色山东宅,宅东山色秋惊客。卢姓旧家儒,儒家旧姓卢。     
隐名何借问,问借何名隐。生小误痴情,情痴误小生。 
选自冯梦龙《墨憨斋重定邯郸梦传奇》上第二折卢生行田 
毛晋六十种曲本《邯郸记》、《汤显祖集•邯郸记》第二齣行田题作《菩萨蛮倒句》 
《菩萨蛮》回文赏鉴   汤显祖在剧中别出心裁地用《菩萨蛮》两两回文来进行人物自我介绍,倒句回文,也未必句意一样,有时能起到补充内容、强化性格的作用。如“生小误痴情”说的是我从小就痴情,“情痴误小生” 说的是痴情耽误了我。两句意思并不完全相同。 
 
菩萨蛮 •拟织妇闺怨(二首)    (明)汤显祖 
杂剧《邯郸记》描写崔氏入宫为奴,织锦时思念文夫卢生,织回文词《菩萨蛮》感悟皇帝,词曰: 
梅题远色春归得,迟乡瘴岭过愁客。孤影雁回斜,风寒逼翠纱。     
窗残抛锦室,织急还催织。锦官当夕情,啼断望河明。  
“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回文类聚》补遗、墨憨斋本、《汤显祖集》本、六十种曲本,俱作“峰”。“回”, 墨憨斋本作“横”。 
倒读仍然构成内容相同的《菩萨蛮》: 
明河望断啼情夕,当官织锦催还急,织室锦抛残,窗纱翠逼寒。    
风斜回雁影,孤客愁过岭。瘴乡迟得归,春色远题梅。 
《墨憨斋重定邯郸梦传奇》下第二十七折诸番入贡、《汤显祖集•邯郸记》第二十四齣功白题作《宫词二首•調寄菩萨蛮》。六十种曲本《邯郸记》题作《回文宫词二首•調寄菩萨蛮》 
 
崔氏第二首回文: 
还生赦泣人天望,双成锦匹孤鸾怅。独泣见谁怜,流人苦瘴烟。     
生亲还弃抒,鸳配关河戍。远心天未知,人道赦来时。 
选自《回文类聚续编》卷十 
意写崔氏怀念流人,盼赦放归,读法如上,倒念即成另外一首: 
时来赦道人知未,天心远戍河关配。鸳抒弃还亲,生烟瘴苦人。     
流怜谁见泣,独帐鸾孤匹,锦成双望天,人泣赦生还。 
“抒”, 四库全书本《回文类聚》补遗、墨憨斋本、《汤显祖集》本、六十种曲本均作“杼”。“心天” 墨憨斋本作“魂羁”。“道” 墨憨斋本作“到”。 
《菩萨蛮》回文赏鉴   这两首用通体回文法。这首无论正读倒念,各有新意。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 - 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中万历十一年癸未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归居玉茗堂,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集》二十九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汤显祖的回文词评介   沈雄《古今词话》“词评”部卷下《汤显祖玉著堂词》条:“义仍精思异彩,见于传奇,出其余绪,以为填词。后人犹咏其回文,必指为义仍杰作也。” 
《御选历代诗余》卷一二0引《古今词选》云:“汤义仍文采风流,照耀一世,出其绪馀,以为填词。如回文菩萨蛮、添字昭君怨,皆杰作也。” 
清徐釚《词苑丛谈》“词有回文体”条云:“回文之就句回者,自东坡、晦庵始也。其通体回者,自义仍始也。近来公勈、文友有一首回作两调者。文人慧笔,曲生狡狯,此中故有三昧,匪徒乞灵窦家馀巧也。”文又见于邹祗谟《远志斋词衷》、冯金伯《词 苑 萃 编》。《词 苑 萃 编》标明说者为俞少卿。(义仍指汤显祖,通体回文词非汤显祖始,宋朝王齐愈的虞美人已创造了通体回文词。) 
汤显祖可能是最先把回文词移植到剧本中的。他的回文词写得生动,所以“后人犹咏其回文,必指为义仍杰作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