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6-5-6
威望1258 
金钱5060 
贡献3619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威望- 1258 点
 
        
     贡献- 3619 次
 
     金钱- 5060 枚
 
 
 
 
 | 
 
 
发表于 2023-1-7 08: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3-1-7 08:29 编辑  
 
   古风,也讲古律法,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只是到当今,我们因是很少接接触而变成很陌生而已。 
 
  【清】董文涣在《声调四谱图说》里写道:说曰。五律平仄。人皆知之。初无待论。然其源亦所宜究。否则只知其当然而已。今略论之。其法大抵与五古同出四言。五古于四言中加一字。律诗亦然。但古加平者。律易以仄。古加仄者。律易以平。此即判然古律之界。而黏对拗救由之以生。绝无出入之嫌矣。如四言「平平仄仄」。古加中仄。为「平平仄仄仄」。律加中平。即为「平平平仄仄」。四言「仄仄平平」,古加中平。为「仄仄平平平」。律加中仄。即为「仄仄仄平平」。四言「仄仄平仄」。古加中仄。为「仄仄仄平仄」。律加中平。即为「仄仄平平仄」。四言平平仄平」。古加中平。为「平平平仄平」。律加中仄。即为「平平仄仄平」矣。盖古于单句中必加仄。双句中必加平。律则单句中必加平。双句中必加仄。此其较然异者。---。 
 
 简而言之,董文涣 提出了一个像律诗的平仄诗式那样,(其他略)。 也提出了一个古风的平仄声调谱。如下: 
        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平仄 ?? ) 
        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诗例: 夜渡吴松江怀古(710年) 初唐 · 宋之问 
       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 
       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 
       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 
       气赤海生日,光清湖起云。 
 
 为了让有心研究的人,有个参考,我把这首全诗的解释也发至此。 
 
 :01 :宿帆震泽口,    (口,上声二十五有 ) 
     :●○●▲●  
     :  (下三仄) 
 :02 :晓渡松江濆。    (濆,上平十二文 ) 
     :●●○○○  
     :三平调 
 :03 :棹发鱼龙气,    (气,去声五未 ) 
     :●▲○○●  
     : 
 :04 :舟冲鸿雁群。    (群,上平十二文 ) 
     :○○○●○  
     : 
 :05 :寒潮顿觉满,    (满,上声十四旱 ) 
     :○○●●●  
     :  (下三仄) 
 :06 :暗浦稍将分。    (分,上平十二文,去声十三问 ) 
     :●●●○○  
     : 
 :07 :气赤海生日,    (日,入声四质 ) 
     :●●●○▲  
     : 
 :08 :光清湖起云。    (云,上平十二文 ) 
     :○○○●○  
     : 
 :09 :水乡尽天卫,    (卫,去声八霁 ) 
     :●○●○●  
     :失粘 4,拗句 失对 
 :10 :叹息为吴君。    (君,上平十二文 ) 
     :○▲◎○○  
     : 
 :11 :谋士伏剑死,    (死,上声四纸 ) 
     :○●●●●  
     :失粘 (下三仄)  4,拗句 失对 
 :12 :至今悲所闻。   (闻,上平十二文 ) 
     :●○○●○   
 
  (完) 
 
 
 
     估计有不明的地方,我是觉得没有必要花精神深究,仅为证有其事也。 
 
  我还是认为, 王力 这段话:“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 
   是对的。 
 
 
附件: 《声调四谱图说》董文焕_085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