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晓客

第九课:近体诗的句法和修辞

[复制链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言句法与五言句法的异同,突出表现在首音节(前二字)中。下面我们重点对七言句首音节进行分析比较,来体会古代优秀诗人在七言句遣词上的创作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音节为主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梅花》)
     (注:除第一人称主语常省略外,与五言不同,七言句中很少省略主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首音节为定语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注:除形容词外,古诗中还常用名词做定语,这是古诗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首音节为状语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韩愈《自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注:首二字状语,修饰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常用在第一人称主语省略的句子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首音节为方位、时间、数量词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上高侍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晏殊《寓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注:可用在名词前,也可用在动词前,起到渲染、强化、限定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首音节为主谓短语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冬景》)
      (注:首音节由名词+动词构成主谓短语,而全句形成一个复句,是古诗高度凝练的重要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首音节为动宾短语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
      (注:首音节由动词+名词构成动宾短语,而全句形成一个复句,也是古诗高度凝练的重要修辞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运用语法理论初步分析了格律诗的句法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有人说,古人根本不懂语法,同样能写出千古名句,我们现在讨论语法有意义吗?认为探讨古诗的语法现象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类似观点在网上还颇有市场。这类观点貌似有理,其实是似是而非。任何理论都来自于实践。文言文语法理论乃至格律诗句法研究同样也是建立在古人大量的写作实践的基础上的,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当时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总结。古代诗人是不自觉地遵守着这些语法现象和规律并运用于他们的创作实践中而已。我们现在借助于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语法理论,能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古诗,从中汲取营养。当然,如果不懂语法,但能从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不断感悟,也不妨碍我们学习和创作古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近体诗的修辞



在语言学中,所谓修辞,就是一种语言活动,是利用各种语言手段以达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语言活动。格律诗是追求美的,有形式美、音律美、意境美,而音律美和意境美都需要语言美来作为保障。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增强诗句的感染力,也能增强诗句在语言上的美感。

现在可知的语言修辞手法多达六七十种,这里,介绍若干种格律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对仗。

我们知道,律诗的中间两联是需要对仗的。长律除了首尾两联,均需要对仗。对仗也称对偶。虽然绝句不要求对仗,但我们在创作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应用一些对偶句。对仗的基础知识,前面的我们已经讲解过,就不重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比喻。
在修辞学中,比喻有很多种,这里介绍明喻、暗喻和借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1、明喻。明喻必须有本体、喻体和连接本体、喻体之间的“如,像”等比喻词。
比如江畔渔火的“有书如曲诗如蘖”,就是把诗书比喻成曲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2、暗喻。暗喻也必须有本体、喻体,只是比喻词是一些“是,成”等字眼。
比如江畔渔火的“我亦有戈横枕上,此戈元是圣贤书”,把圣贤书暗喻成戈之类的武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3、借喻。借喻不出现本体,也不出现比喻词,直接以喻体代替本体。
比如江畔渔火的“两鬓霜花暗自移,更添鱼尾几参差”,用霜花借喻白发,用鱼尾借喻皱纹。


继承和发扬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借代。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一般用在诗句中的有四种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1、部分代整体。
比如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用孤帆来借代船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2、特征代本体。
比如江畔渔火的“短衣莫作不平鸣,万物于人总有情”,就是用短衣来借代贫困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3、具体代抽象。
比如江畔渔火的“骨中红豆如能剔,人世权当小谪看”,就是用具体的红豆来代替抽象的相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4、抽象代具体。
比如江畔渔火的“夜长底事消无计?一寸痴从万丈争”,就是用一寸借代心官,用万丈借代红尘。
借代与前面说的借喻很容易混淆。我们要清晰地分辨,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借喻是一种比喻,是把一个事物比方成另一个不同类的,但有相似之处的事物。借代更注重的是事物间的特性,而这些相关联的特性又不具备能比喻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方的法,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1、拟人,顾名思义,就是把物人格化,赋予物人的言行和思想感情。这种修辞格,在格律诗中用得极为普遍。
比如江畔渔火的“山莺识得桃开晚,唤取梅花欲睡时”,就是将山莺和梅花都人格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2、拟物,可以把人写作物,也可以把甲物写作乙物。
比如江畔渔火的“劈尽铨衡当隘者,腰间赖我一钱刀”,就是把钱拟作刀来描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比如江畔渔火的“如何际遇乾隆盛,也作泥途曳尾行”,就是将人写作曳尾于途的龟。再如江畔渔火的“满丘猿鹤尸难辨,漫道虫沙命总冤”,也是把人写作猿鹤虫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夸张。

夸张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故意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写。
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夸大的一种夸张。
再比如江畔渔火的“磨人别恨恁如斯?病骨嵯峨立似锥”,就是缩小的一种夸张。
夸张的手法能够使诗歌的语言形象化,从而创造出惊人的意境和浩大的气势。但在使用夸张手法时,一定注意要适应表达的需要,并且在合理的想象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对比。对比就是将两种对立的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有时也拿同类事物进行比较。
比如江畔渔火的《城步长安营旧址》:高垣古戍昔屯兵,南楚无输汉柳营。于今鼓角闻不见,油茶香里听芦笙。诗中有两种事物的对比,一是城步长安营的旧址与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汉代的细柳营比较,一是战争时代的鼓角与和平时代的芦笙对比。这样,事物的特征就分明地表现出来,省却诸多笔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反复。同一词语或描写的事物在诗中反复出现,叫反复,是民歌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如江畔渔火的《南山牧场即景》:碧草蓝天一色看,蓝成碧绿碧成蓝。牛羊信步蓝天上,云霭飘忽碧草间。诗中反复出现碧草和蓝天两种事物,以及蓝和碧两种颜色,突出表现了南山牧场的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双关。双关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利用语音和语义,使所用的词语具有双重的意义。
比如毛主席的“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其中瘟君既指当时的血吸虫,又指社会上一切残害人民的人和物。这种属于语义双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其中的青白,一是指石灰的青白颜色,二是指诗人清白的品质。这种属于谐音双关。
常用的谐音双关字有:莲双关怜,丝双关思,藕双关偶,晴双关情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设问。作者明知故问,或自问自答,或问而不答,这种修辞手法叫设问。
设问在诗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引起读者注意,并启发读者去思考和体会;二是渲染气氛,使诗文波澜起伏而不呆板;三是强调重点,突出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08
贡献
298582
金钱
3243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7 20: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江畔渔火的“为何三百六十日,总是东南西北身”,就渲染出人生漂泊的幽怨。
再比如江畔渔火上面说到的“如何际遇乾隆盛,也作泥途曳尾行”,就是提出一种社会现象,让人思考、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11 12: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