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
5747
2万
金牌会员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7万
诗无敌版主
版主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2-10-25 09:49 不惑可知天命
陈毅忠 发表于 2022-10-25 09:54 五十未必知天命。
318
6031
1319
8万
诗无敌执行首版
首席版主
无名色 发表于 2022-10-25 10:08 好诗!诗意足!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10-25 10:25 写律多读沈宋,写古多看鲍、谢。
陈毅忠 发表于 2022-10-25 10:53 关键要有较好的文言文底子。适当读些经史。
1140
10万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1203
诗乐雅韵区诗乐斋副首版
副首版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10-25 20:14 可。须知鸿儒大咔中,太多穷通经史而不能诗者。可以借鉴。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10-25 20:49 说得好。时下缺乏的就是四书五经这类打底。很多诗友写的东东最大问题是缺乏语感。 ...
陈毅忠 发表于 2022-10-25 21:40 朱熹是经学大师,其学说自成体系,其诗亦上乘之作,《千家诗》多有收录。清之方苞于经学亦造诣颇深,然不 ...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25 21:29 以前我写过一首七律,诗意大概就是强调写诗要有古文基础,还被诗友骂个狗血喷头,我也懒着辩论。语感不好 ...
陈毅忠 发表于 2022-10-25 21:42 只读诗,学养自浅,诗亦不易好。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10-25 21:46 只写不读的,而今大都入不了门。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25 21:44 古文好与诗词好,可不是满足充分必要条件的。诗词好一定古文好,古文好不一定诗词好。哈哈。 ...
陈毅忠 发表于 2022-10-25 21:52 古文不好,诗写到某个份上,便止步不前了。
无名色 发表于 2022-10-25 22:07 有时文会误诗。
陈毅忠 发表于 2022-10-25 22:11 确实是。宋人的诗多是从文章中来的,所谓以文为诗,为后世诟病。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25 22:20 说实在的从前诗这个玩意儿都是饱读诗书的人玩的,只有些识文认字的人就根本玩不了。而现在人都读过书(白 ...
陈毅忠 发表于 2022-10-25 22:35 雨兄,今人的旧体诗,大多只能当玩儿看待,它的文华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微乎其微的。 ...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25 22:43 意思可以不学但套路必须要学,有些也是世世代代从唐诗和老杜那里遗传下来的,现在写诗的人不学习这些套路 ...
陈毅忠 发表于 2022-10-25 22:15 还是一个入和出的问题。入得去,出得来,才是本事。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勤勉版主勋章
敬业首版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16 06: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