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50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458 
金钱29656 
贡献22557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458 点
 
        
     贡献- 22557 次
 
     金钱- 29656 枚
 
 
   
 
 
 | 
 
一、韵由韵头韵腹韵尾组成 
1、韵头是指复韵母中韵腹前面的元音,一般由高元音充当,发音不响亮。 
  普通话中有i、u 、ü[y]三个韵头。 
  2、韵腹是指复韵母中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也叫主要元音。如ua[ua]中的a、ei[ei]中的e、iou[iou]中的o。 
  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 
  3、韵尾指复韵母中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普通话中有n[n]、ng[?]两个辅音韵尾和i、u两个元音韵尾。如ei[ei]中的i、iao[iɑu]中的u、an[an]中的n、ing[ing]中的ng。 
 
二、入声字有特殊的韵尾 
入声:以塞音[-p̚]、[-t̚]、[-k̚]结尾,发音比较短促 
 
入声带有塞音韵尾p、t、k,因此具有发音短促、突然停止、不能延长的特点; 
 
平、上、去声: 
 
带有鼻音韵尾m、n、ng或元音韵尾i、u或者直接以元音结尾。(现代普通话没有了韵尾m) 
 
古代汉语的平,在现代汉语中又分为阴平和阳平;其实在古代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和入声也分阴阳的,只不过我们习惯上不再细分。 
 
三、汉语声调有四声,是汉末开始出现的,被齐、梁时期文人发现,然后进行归纳而形成永明声律体系。 
 
四、什么是入声 
入声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声母,在古汉语中是韵母的韵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的保留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的是发出t、p、k的音。 
 
塞音在发音的时候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 
 
在普通话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部,但是在普通话中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读则分得清清楚楚。 
 
五、入声的读法 
很遗憾,大学时我学的是王力的《古代汉语》,但因为那时教师奇缺,没有音韵老师,音韵这部分暂时没学。我们在外地实习时,学校请名校教授专门音韵讲座一周,我因有事回校,听到一节课。所以我一生遗憾的就是音韵不懂。对如何分解入声说不出来,加上本地方言入声韵尾丢了(赣语,包括南昌方言、高安方言、上高方言等,保留了入声的两种形式[-t̚]、[-k̚]。其中的塞音[-k̚]有弱化成喉塞音“-ʔ”的趋势。),所以不敢不懂装懂 
 
六、各地入声韵尾保留情况(这项是抄来的 ) 
根据入声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保留情况及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4种情况: 
①粤语、闽南语、客家语、平话、部分赣语中,完整保存[-p̚]、[-t̚]、[-k̚]韵尾; 
②大部分赣语保留[-t̚]和[-k̚]韵尾; 
③吴语、徽语、晋语、闽东语(福州 [4] )、莆仙话、江淮官话、极少数入声独立的西南官话有喉塞韵尾[-ʔ]; 
④一些冀鲁官话 [5] 、闽北语、闽中语、新湘语、少部分江淮官话和大多数入声独立的西南官话中保留独立调值。 
 
在广州话、客家话中,入声字音节以辅音[-p̚]、[-t̚]、[-k̚]作结,发出明显的短而急促的子音,使音节听起来有一种急促闭塞的顿挫感。广州话完整的保存了古入声的塞音韵尾[-p̚]、[-t̚]、[-k̚]。客家话大部分保留古入声的塞音韵尾[-p̚]、[-t̚]、[-k̚],小部分古代以[-k]收尾的入声并入了[-t̚];赣语-南昌话古代以[-p̚]收尾的入声并入了[-t̚],在读书音中[-k]也有并入[-t]的趋势,如「百」的文读音是[pεt̚],「麦」的文读音是[mεt̚],仍保存着[-t̚]、[-k̚]两个塞音韵尾。福州话[-p̚]、[-t̚]都已消失,[-k̚]韵尾正处于向[-ʔ]转变的过程中,因此两音并存。苏州话则是古代[-p̚]、[-t̚]、[-k̚]一律变成[-ʔ],代表了塞音韵尾演变的最后阶段,吴语里有入声的方言,一般也都是如此 [8] 。 
 
吴语、江淮官话、晋语、闽东语、新湘语、部分西南官话和极少数冀鲁官话中,只带一个弱喉塞韵尾[ʔ],甚至没有入声韵尾只具有特定调值。 
 
七、入声派入三声 
此现象称为“入派三声”: 
 
如何分派有若干规律可循(排除少量例外)。  
1、全浊声母字排入阳平或去声(如:薄、夺、续、寂) 
 
2、次浊声母字派入去声(如:落、弱) 
 
3、清声母字可能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任意一类,无规律 
 
入派三声以后,其中二分之一成为去声,近三分之一成为阳平,约15%成为阴平。6%成为上声字。派入上声、去声的字,除了部分指定要押入声韵的词牌外,对我们写作诗词影响不大;而归入阴平、阳平的字则需要我们引起注意了。 
 
八、入声派入三声规律 
1、声母b、d、g、j、zh、z与全部韵母相拼的阳平声字都是古入声字; 
 
2、fa与fo的全声调字都是古入声字; 
 
3、d、t、n、l、z、c、s拼e的全声调均为古入声字; 
 
4、卷舌音字母zh、ch、sh、r拼uo的全声调字均为古入声字; 
 
5、b、p、m、d、t、n、l拼ie的全声调(除爹外)字均为古入声字; 
 
6、全声母(实际只有n、l、j、q、x)拼ue的全声调字(除瘸、靴外)都是古入声字; 
 
7、g、h、z拼ei的全声调字均为古入声字; 
 
此外, 
 
凡是以n、ng收尾的均非入声字; 
 
c、s拼i、d全声调字均非入声字; 
 
凡是以er收尾的均非入声字; 
 
凡是以uai收尾的全声调字均非入声字; 
 
在平上去入四声中,入声字较少,在韵书中也只占很少比例。 
 
九、从形声字的声旁辨别入声字 
 
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形(表示内容),一部分是声(表示发音)。形声字可以根据声旁辨别是否入声字,如果声旁是入声,那么由这个声旁形成的许多字都是入声字,也有例外的情况。 
我对古字读音是否是入声字,就是用这种方法,90%会对的。 
 
十、入声派入三声的时代 
可阅读万树的《词律》,唐时入声已有派入三声现象,宋词更多 
 
十一、入声消失 
语言学界最公认的观点认为,入声在北宋时期合并为喉塞音,最终消失于南宋时期。元朝初年的韵书《中原音韵》记载,宋末元初的北方官话已经没有了入声。 
 
十二、日语对入声的处理方法 
日语在音读从中国传入的汉字时,对绝大多数入声进行了开音节化处理。所谓开音节化,就是在构成入声的塞音后面添加元音使之成为一个独立音节的过程和方法。例如:“国(こく)”、“北(ほく)”、“福(ふく)”等日语发音的第二个音节“く(ku)”都是在古汉语入声韵尾“k”的基础上添加“u”使之独立为音节“ku”的结果。这有点类似于现代汉语音译英语单词时使用的方法。例如:“bus”、“Smith”和“Bush”这三个英语单词的尾音为辅音“s”、“θ”、“ʃ”,但译成汉语后都因为被添加了元音而变成了独立的音节,即“士shì”、“斯sī”、“什shí”。 
 
十三、入声字整理 
40年前,我读大学时曾做过整理,全班同学抄写了我的整理。后来丢失了,但百度也有这些内容,抄于下 
(一)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声字(阳平),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b:拔跋白帛薄荸别蹩脖舶伯百勃渤博驳。 (“鼻”例外,是中古去声字。) 
 
d:答达得德笛敌嫡觌翟跌迭叠碟牒独读牍渎毒夺铎掇。 
 
g:格阁蛤胳革隔葛国虢。 
 
j:及级极吉急击棘即脊疾集籍夹夹嚼洁结劫杰竭截局菊掬橘决诀掘角厥橛脚镢觉爵绝。 
 
zh:札扎扎铡宅择翟着折折蜇轴竹妯竺烛筑逐浊镯琢濯啄拙直值殖质执侄职。 
 
z:杂凿则择责贼足卒族昨。 
 
(二)凡d、t、n、l、z、c、s等六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厕”例外。)例如: 
 
de:得德。 
 
te:特忒慝螣。 
 
ne:讷。 
 
le:勒肋泐乐埒垃。 
 
ze:则择泽责啧赜笮迮窄舴贼仄昃。 
 
ce:侧测策策册。 
 
se:瑟色塞啬穑濇涩圾。 
 
(三)凡k、zh、ch、sh、r五母与韵母uo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kuo:阔括廓鞹扩。 
 
zhuo:桌捉涿着酌浊镯琢啄濯擢卓焯倬踔拙斲斫斮鷟浞梲。 
 
chuo:戳绰歠啜辍醊惙龊婼。 
 
shuo:说勺芍妁朔搠槊箾铄硕率蟀。 
 
ruo:若鄀箬爇蒻。 
 
(四)凡b、p、m、d、t、n、l七母跟韵母ie拼时,无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只有「爹」die字例外。例如: 
 
bie:鳖憋别蹩瘪别。 
 
pie:撇瞥。 
 
mie:灭蔑篾蔑蠛。 
 
die:碟牒喋堞蹀谍鲽跌迭瓞昳垤耋绖咥叠。 
 
tie:帖贴怗铁餮。 
 
nie:捏陧聂镊臬闑镍涅蘖孽啮啮。 
 
lie:列冽烈裂洌猎躐捩劣。 
 
(五)凡d、g、h、z、s五母与韵母ei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dei:得。 
 
gei:给。 
 
hei:黑嘿。 
 
zei:贼。 
 
sei:塞。 
 
(六)凡声母f,跟韵母a、o拼合时,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fa:法发伐砝乏伐阀罚发。 
 
fo:佛 
 
(七)凡读üe韵母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只有「嗟」jue,「瘸」que,「靴」xue三字除外。例如: 
 
yue:曰约哕月刖玥悦阅钺乐药耀曜跃龠钥钥瀹爚禴礿粤岳岳鸑軏。 
 
nüe:虐疟谑。 
 
lüe:略掠。 
 
jue:噘撅决抉鴃诀玦掘桷崛角劂蕨厥橛蹶獗噱臄谲鐍珏孓脚觉爵嚼爝绝蕝矍攫躩屩。 
 
que:缺阙却怯确榷壳悫埆确阙鹊雀碏。 
 
xue:薛穴学雪血削。 
 
(八)一字有两读,读音为开尾韵,语音读i或u韵尾的,也是古入声字。例如: 
 
读音为e,语音为ai的:色册策摘宅翟窄择塞。 
 
读音为e,语音为ei的:贼肋勒北克黑得忒。 
 
读音为o,语音为ai的:白百柏伯麦陌脉。 
 
读音为o,语音为ao的:薄剥摸。 
 
读音为uo,语音为ao的:着凿落烙。 
 
读音为uo,语音为ou:肉粥轴舳妯熟。 
 
读音为u,语音为iu:六陆衄。 
 
读音为üe,语音为ao:乐药疟跃钥觉嚼脚角削学雀。 
 
否定法 
 
1.凡是有鼻音韵尾n和ng的字,不是入声字。 
 
2.读zi、ci、si三个音节的字,不是入声字。 
 
3.读uei音节的字,不是入声字。 
 
4.读uai音节的字,不是入声字(少数除外,如“率”字等)。 
 
5.声母为m、n、l、r,而读阴平、阳平或上声的字,不是入声字。(少数例外:捏nie1,辱ru3) 
 
6.韵母为er的也不是入声字。 
 
7.韵母为ai、ei、ao、iao、ou、iou的字,大多数不是入声字。 
 
8.声母为p、t、k、q、c、ch的阳平(二声)字,不是入声字。(少数例外:咳ke2,壳ke2,察cha2,仆pu2,璞pu2) 
 
十四、入声字的规律 
大前提: 
 
音节是zi、ci、si的字、韵母是ui、er,前鼻音、后鼻音的字不是入声字。 
 
韵母iu的字只有“六”是入声字。韵母üe的字只有“靴”“瘸”不是入声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