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语兰皋踏月特邀顾问 
精华33
注册时间2020-7-20
威望1401 
金钱24193 
贡献20036 
 
 
 
论坛元老 
沧浪诗语兰皋踏月特邀顾问 
   
     威望- 1401 点
 
        
     贡献- 20036 次
 
     金钱- 24193 枚
 
 
   
 
 
 | 
 
 
古人拗救的两种特殊形式 
        一般情况下,24或246节奏点上,它的平仄是不能改变的。 
但有两种特殊情况。 
       一、五言的第四字,七言的第六字也是可以改变的。但 
是,出现了这种改变,则必须进行拗救。属对句相救。 
     节奏点的拗救是指,五言的句型“中仄平平仄”的第四字和七言句型 “ 
中平仄仄平平仄”的第六字平声改用了仄声后的拗救。这种拗救稍 
微复杂一些。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要把它的对句五言第三字、七第 
五字的仄声改用平声。使五言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 
“中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的“中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 
仄仄平”变成了“中平仄仄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平”。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 — |   |    — — — |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荽满别情。 
一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 — |   | —  |   |       |   | ——— | —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普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杜牧《润州》 
       白居易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句的平仄句型本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但是,出 
句第四字用了仄声“不”字,于是对句第三字改用了平声“吹”学进行 
拗救。变成了“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杜牧的《润州》诗中,“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句的平仄句型本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第 
六字用了仄声“马”字,于是对句第五字改用了平声“多”字进行拗 
救,变成了“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种对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的拗救,属对句相救。  
        二、五言句型“平平平仄仄”的第四字和七言型“仄仄平平平仄仄” 
的第六字改用了平声的拗救。这种拗救就是把五言的第三字、七 
言的第五字改为仄声,使它们的末尾三字变成“仄平仄”。即五言 
的变为“平平仄平仄”,七言的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 —  | 
月出惊山乌,时呜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ロ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  —— | —  | 
     ——杜牧《九目齐山登高》 
        王维的《鸟鸣涧》中,第一联的出句原本是句型“平平平仄 
仄”。因为句中第四字用了平声学“花”,所以第三字改用仄声字“ 
桂”进行拗救,于是就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最后一联的出句原本是句型“ 
仄仄平平平仄仄”。因为句中第六字用了平声字“如”,所以第五 
字改用仄声字“只”进行拗救,拗救后变成了“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方法,对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的拗救,也属于本句自救。 
        这个经过拗救后的句型,因为在前人的作品中用到的比较 
多,所以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基本句型来看待。即五言的 句型 
年“平平仄平仄”和七言的 句型“仄仄平平仄平仄”。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中 |  —— | —  |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   | —— |  —  |  
            ——林通《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林浦《山园小梅二首》其一诗中第二联、第四联的出句都是 
采用了这种拗救或者说是采用了这种句型。不过把它看作是拗救 
也好看作是基本句型也好,并不重要。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 
把它看作是五言 句型“平平平仄仄”第三、四字的平仄互换,七言 
句型“中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六字的平仄互换,这样就简单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