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冬词之雨
莫道天多任性,应知水本无形。江河湖海任平生。赤松翻覆手,箕伯会煽情。
谁管春秋冬夏,谁移日月辰星。雨声偏要杂风声。心中无雨雪,何处有阴晴。
江城梅花引·冬词之梅花
暗香疏影小园梅,约琼妃,伴云飞。仙子下凡,应不怕寒威。雪铸玉魂冰作胆,有多少,岁寒心、可问谁。
雪作花样知岁尾,鬓易秋,酒易醉。许多滋味。再回首、烟灭灰飞。俯仰人间,早忘是和非。零落成泥尘世里,馀香在,大王风、莫急吹。
小重山·冬词之山
一种蛾眉画不成,依稀看黑白,太分明。删繁就简想曾经,枫残叶,能记旧时情?
喜雀踏枝鸣。幺弦声婉转,最堪听。陶腰几度向山倾。今日眼,只许对松青。
鹊桥仙·冬词之河
冰浮水上,波流冰下,银汉此时冰锁。鹊桥此处定无功,想牛女、自然通过。
恨无消息,能传牛女,天外雪花几朵。鱼龙寂寞不兴波,想何日、层冰穿破。
谢池春·冬词之风
风起云扬,无窍也能咆哮。扫千山、青天欲倒。大风歌意,问何人能晓?醉吟商、乱弦堪笑。
周郎去后,顾曲之人难到。看窗前、春来尚早。参差老柳,剩残枝多少。恨霜花、教人先老。
御街行·冬词之雾
危楼百尺天人住,听见天人语。情知织女隔天津,石畔仙槎何处。东山玄鹤,北山白虎,都入朦胧雾。
六龙自迈青云步,莫怪晨鸡误。流年弹指一回间,斗转星移几度。看来风伯,掀开天幕,又见庭前树。
庆清朝·冬词之松
朔雪飞花,南柯入梦,寒山已是隆冬。银装素裹,丹青此际无功。雪岭松排翠面,凌寒劲节入云中。谁能记,泰山顶上,五大夫松。
千古松钗一色,记大秦明月,魏晋豪雄。残鳞旧甲,依稀能辨真龙。传说呼风唤雨,赤松当日有神通。松梢上,奏广陵散,唯有清风。
高阳台·冬词之柳
苏小门前,台城路畔,繁华多少都休。叶落枝枯,也知青眼难留。灵和殿外随风舞,想当时、张绪风流。剩年轮,不记青黄,但记春秋。
柳枝词曲新翻唱,乐几回刘白,把酒赓酬。怕说金城,桓温老泪盈眸。休教谢女吟风絮,恨飘零、早白人头。倚江天,一片沙鸥,多少清愁。
忆江南·冬词之元旦(龙谱)
风霜雪,满眼玉乾坤。寒茧依然眠粉蝶,暖炉最好对清樽。再见隔年人。
三百日,历上又翻新。十二因缘多少事,三千世界一微尘。都入一杯春。
清平乐·冬词之风(龙谱)
东西南北,形影都难觅。戛釜撞翁皆中律,萍末曾传消息。
凤凰台上吹箫,楚王台上歌谣。最爱阳春白雪,九天云外逍遥。
乌夜啼·冬词之冰路
本是江湖水,翻成脚下寒冰。腰如元亮难轻折,也向路前倾。
蜀国五丁力大,汉宫飞燕身轻。鹧鸪欲向哥哥唱,此处不堪行。
少年游·冬词之窗花
银花万朵倚窗开,花样任铺排。广寒青女,天孙织女,难问是谁栽。
华堂金屋都难见,贫贱不须猜。颜回陋巷,历阳陋室,正好寄情怀。
注:陋室是刘禹锡担任和州(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刺史时建造的居室,因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而为人所熟知。和州,古名历阳。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历阳县。天保六年(555年),改名和州。辛亥革命后,改称和县。
一剪梅·冬词之雪
青女飞霜满树华,知是梨花,知是梅花。山河一色笼乾坤,不落东家,不落西家。
梦作黄粱酒作霞,乐也思他,愁也思他。若逢徐邈一杯倾,圣也堪夸,贤也堪夸。
采桑子·雪次韵佛来迎诗兄小雪日咏雪一
广寒宫外天花散,青女何难,谢女何难。不必青枝绿叶缠。
玲珑蝴蝶玲珑玉,蝶也心酸,玉也心酸。输与琼花一点寒。
采桑子·雪次韵佛来迎诗兄小雪日咏雪二
龙携四海三江水,又要云翻,又要风翻。高卧袁安苦不言。
原驰腊象山蛇舞,象怕原寒,蛇怕山寒。小雪偏成大雪天。
采桑子·雪次韵佛来迎诗兄小雪日咏雪三
司秋白虎归何晚,又管秋天,又管冬天。雪雨交加又几翻。
晨冰本是黄昏雨,襟敛胸前,腿战冰前。不是天寒是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