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诗钟首席版主 
精华2
注册时间2018-12-12
威望2385 
金钱81268 
贡献2246 
 
 
 
首席版主 
闽海诗钟首席版主 
   
     威望- 2385 点
 
        
     贡献- 2246 次
 
     金钱- 81268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1-9-10 06:59: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茂官:拙作《秋野》四比浅识
 本帖最后由 陈康新 于 2021-9-10 09:28 编辑  
 
赵茂官:拙作《秋野》四比浅识    
 
秋野一唱   
 野心大竟能吞海,秋鬓衰如渐染霜。   
 秋波媚较卿眸子,野草枯同我发梢。   
野店足痕赊酒印,秋窗身影咏诗留。  
野火犹容余烬活,秋风不让逝波闲。  
 
 
          若夫诗人境界,傲与雅互补。杜老之赊酒,太白之典裘,其何傲甚。非村野之店,城市焉赊,乃时常而就熟,而陌生谁给。常赊则有足痕可证,非酒焉能有诗。故愚以为应以此首可冠。 
         诗之比对,如冯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元宗戏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若陛下之"小楼吹彻玉笙寒"。前者写景,后者暗示女子心动,则情景相生了。野火句虽略有仁者之口吻,然为恶已甚。逝波者终惹人感嘅,况衰年乎。若秋风拟世态,尚不让吾闲者,其碌碌因何也。故后者应胜于前。 
        《苕溪渔隐丛话》荆公问山谷,李后主词何处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荆公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寒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一江春水,愁多也,东流则愁无尽耳。概括性强,比喻形象且具体。而《摊破浣溪沙》,写女子想念驻守边关远人,在细雨声中醒来,不能入睡,吹着玉笙透露出愁怨情怀。写得十分含蓄。吾第二首亦采取细腻手法,以秋波之娬媚溶入眸子,以野草之蓬乱拟为髮梢。眸子/髪梢,前人之功力,吾贪之为己功耳。 
        至于吞海,染霜句,直叙耳,做工则易些。直率之诗,以周振甫巜诗词例话》中引诗经句"蓼蓉者莪,匪我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尤为感人。或《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虽直白而铿然有声。与含蓄则另一读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