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6-11 15:53 编辑  
 
从诗经四言到楚辞,从古风,永明,沈宋五言、七言到宋词,从宋以后复以五言,七言主导到五四以后的自由体。从自由体到当今的近体诗复兴。 
 
人每隔一段时期就会对诗歌公认的主旨形式美进行一次叛逆。然而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大火最多烧至天王天就会被平灭下去。何以故?诗歌公认的核心要素在无形地发挥着作用,那就是节奏与押韵。 
 
诗歌的节奏与押韵为体,语言的形式美为用。 
 
纵览诗体发展史,为什么会出现多次的叛逆?释门说过,五阴炽盛。世俗不愿接受这个说法,他们很智慧的发明了一个词汇,叫“审美疲劳”。 
 
“宝宝心里苦,宝宝不想说”。积郁多年终于爆发了,闷在心里多时终于勇敢地说出来了,那叫“审美疲劳”。 
 
不管你诗体是百年打造的也好,千年打造的也好,只要是宝宝看烦了,看着疲劳了,宝宝可是一概不认的。 
 
轮回。就是诗体演化也是避免不了这个轮回的。 
 
想摆脱这个轮回是需要智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