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二十二期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8-6-30
威望1973 
金钱21456 
贡献6147 
 
 
 
常务管理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二十二期版主 
    
     威望- 1973 点
 
        
     贡献- 6147 次
 
     金钱- 21456 枚
 
 
 
 
 | 
 
 
发表于 2021-3-9 22: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七初级班琼华组第十二讲作业总结: 
以“烟花三月”为背景,选取恰当的意象,自己立意,运用渔洋法三写七绝一首。 
渔洋三法: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者设问之辞,第四问作答。 
本组共有学友12人,提交作业11份,点评11份。 
从这次作业来看,大家进步不少,不管是从立意,物象的选择,还是渔洋三法的运用,都达到了作业的要求,这是大家认真学习的结果。 
很多句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物象描写得活灵活现,真是不错。 
评阅老师的点评也很中肯,希望学友们可以从点评中,体会到写作更多的技巧,把作业完成得越来越好。 
但是个别同学还是存在一点小问题。 
格式还是有存在问题的,要注意,不然考试扣分不值当。 
用词需要再凝炼,七绝字少,每个字都做到无可替换才好。 
要使句子灵动起来,词语的顺序很重要,比如:软红和红软,自己读一下,感觉是不是不一样。 
个别学友的词语有些随意,直白了。 
景物的铺垫需要加强,描写得不够细致,就达不到所要表达的情感。 
还有就是题目,这次作业的要求是以“烟花三月”为背景,很多学友都以烟花三月为题目,有点泛泛了,可以具体化。 
感谢大家,继续加油。 
 
 
1七绝·赏桃花 
文/减简 
春风又把画图裁,山顶桃红悄绽开。 
谁道景幽唯我醉,前方花径笑声来。 
转合一问一答,符合渔洋三法。 
桃红柳绿,桃红,应该指桃花开了,后面的绽开一词就觉得有些浪费了。 
对于桃花的描写不够细致,没有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下文的醉就有些无来由。 
 
 
2七绝·烟花三月 
文/初学者 
软红嫩绿又登台,粉蝶黄莺兀自来。 
谁爱江南三月好,东邻步乱眼痴呆。 
烟花三月,春暖花开,莺歌燕舞,柳绿花红,都是不错的物象, 
就是觉得蝶出来得早了点。 
景致的描写再细致具体一点就更好了。 
转合一问一答,符合渔洋三法。 
合句是想表达东邻看到满目春光的喜悦心情, 
但是表述有些直白,遣词造句再斟酌一下。 
 
 
3七绝·烟花三月 
文/不懂 
夕下轻轻一阵风,飞花旋入小楼中。 
杜郎可醒当年梦,半是沧桑半是空。 
不错的一首小诗, 
从眼前景,联想到杜牧当年俊赏扬州的情景, 
发出了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 
题目是烟花三月,诗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季节景物的特点的? 
三月,应该桃红柳绿,那么这飞花入小楼又该如何解释呢? 
 
 
4七绝.烟花三月 
文/千年孤影 
夹堤垂柳探春城,水绿山青鸟语轻。 
试问谁知三月好,檐前紫燕不吱声。 
景物描写符合烟花三月这个季节的特点, 
拟人化,把景物写活了。 
转合一问一答,符合渔洋三法。 
喜欢第一句,就是觉得夹堤一词没有写出垂柳的特点, 
换一个形容词可好? 
试问谁知,两个疑问词,最好不要同时使用。 
绿,青,颜色有些近,可以再看看。 
 
 
 
 
5七绝•春   作者:落梅如雪 
又到江南三月中,东君送暖渐葱茏。 
谁将一笔嫣然色,绘作深红叠浅红。 
格式要注意。 
对于景物的描写不够细致, 
刚到三月,渐葱茏似乎有个过程,不如就写当前景。 
而且,东君是主语,那么谁渐葱茏?主语换了。 
转合一问一答,符合渔洋三法。 
整首诗用词还不错,继续加油。 
 
 
6七绝·烟花三月 
文/小雨 
东君送暖意徜徉,烟雨迷蒙忆水乡。 
摇梦乌篷何处觅,繁花堤上赏春光。 
转合一问一答,符合渔洋三法。 
就是觉得觅字不太妥当, 
船去了哪里,原来在堤上赏春光呢, 
这样就通顺了。 
景物描写还需要加强。 
 
 
7七绝·春游 
文/鬼公主 
枝头雨过鸟争鸣,满目娇妍笑语轻。 
借问风光何处好,华阳湖畔丽人行。 
注:华阳湖,东莞麻涌的一处景点。 
起,所描述的景物,没有特点,看不出是春天。 
承句娇妍一词,应该指代人吧,所以才有笑语轻。 
如果是花,那和后三就断了。 
如果是人,那合句的丽人,和这里有些重复了。 
可以换一处。 
转合符合渔洋三法。 
 
 
8烟花三月 
文/小爱 
三月江南拟泛舟,山青水秀画中游。 
何人弹奏潇湘曲,惹柳泪思烟雨楼。 
格式要注意。 
题目是这样:七绝 烟花三月 
转合一问一答,符合渔洋三法。 
景物描写不够细致, 
山青水秀这样的描述太笼统, 
可以再具体一点。 
柳相思,实际上也是人相思。 
至于相思什么,作者没有表达出来,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泪思,可以再斟酌一下。 
 
 
9岭南三月 
文/飘雪 
闲步荔园花径中,和风拂面雨濛濛。 
遥知入夏谁人醉,千里杨妃俏脸红。 
格式要注意。 
题目是这样:七绝 岭南三月 
在一个微雨濛濛的时节,漫步在荔枝园中, 
微风拂面,给人一种清清爽爽的感觉。 
转合一问一答,符合渔洋三法。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合句应该是化用这首诗, 
荔枝是杨贵妃的最爱,能够想到杨贵妃得到荔枝时喜笑颜开的样子。 
 
 
10七绝.春思 
文/在水一方 
十里春风少送迎,懒看桃李斗晴明。 
倚栏谁惹蛾眉蹙,燕语恰如侬语轻。 
春暖花开的时节,桃李争春,春风拂面, 
紫燕翩翩起舞,呢喃轻语,传递爱的音符。 
多么美的画面,但是我却紧蹙蛾眉,为何? 
一定是在思念远方未归的人。 
懒看一词,表达了我无聊的心境。 
转合一问一答,符合渔洋三法。 
不错,继续努力。 
 
 
11七绝•烟花三月 
文/花儿花开 
丝柳微黄立一湾,烟花三月燕初还。 
谁家红杏出墙看,眷侣相携观景闲。 
柳黄燕回,是初春的特点,就是感觉起承有些浪费字了。 
立一湾,有点凑韵的感觉,再斟酌一下。 
红杏出墙,让我想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的诗,是看红杏,这首诗是红杏看,反用,有特点。 
看到了什么?眷侣相携观景闲,一问一答,符合渔洋三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