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精华16
注册时间2020-9-16
威望1078 
金钱9369 
贡献6592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威望- 1078 点
 
        
     贡献- 6592 次
 
     金钱- 9369 枚
 
 
  
 
 
 | 
 
 
发表于 2020-10-22 10: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照抄 
淇泉绿竹 
  
明·魏大本时逢逐水之晚舟,遥映淇泉之绿竹。 
 
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 
  
 
 
清·乾隆三年《汤阴县志》 
  
【题解】 
     傍晚淇河,轻舟逐水,淇泉绿竹,落日碧雾,映水红霞,一幅绝美的晚舟回归风景画。 
【注释】 
     题注:题目为编者所加。 
     淇泉:即指“淇奥”(淇河岸弯曲处)、“淇园”(就在淇奥)所在之地,历史上是盛产竹子的地方。《诗经·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中所谓之“泉源”和“淇水”常被合称为“淇泉”或“淇源”;因“泉源”水汇入淇河,所以“淇泉”或“淇源”也常用来指淇河。 
     关于“淇泉之绿竹”,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军南侵,灭亡北宋,史称“靖康耻”。金军占领中原以后,在太行山一带滥伐林木烧炭,对淇河两岸林木进行毁灭性砍伐(今天的白龙庙、许家沟等地仍可发现多处炭窑遗址)。淇河竹林遭此重创后,衰败凋零,但仍有零星成片分布。此诗证明明朝时淇河两岸仍有绿竹。至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许家沟村立的《重修玉帝庙碑》中记载:“许家沟村翠柏苍天,遥映淇泉之茅竹,邑之胜境也。”虽碑文已残缺,但足可证明光绪年间淇河边仍有竹林存活。曾在此生长至少三千多年的茅竹今天却遗憾地绝迹了。 
     晚舟:傍晚的归舟。 
     末二句:此二句与《水浒转》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中曾出现的两句诗(或叫联语)相同。未知个中蹊跷。下面是摘自《水浒转》第九十回中的一段文字: 
 
   话分两头:且说燕青唤一个亲随军汉,拴缚了行囊。另备了一匹马,却把自己的骏马,让与许贯忠乘坐。……离了双林镇,望西北小路而行。……约行了三十余里,许贯忠用手指道:“兀那高峻的山中,方是小弟的敝庐在内。”又行了十数里,才到山中。那山峰峦秀拔,溪涧澄清。燕青正看山景,不觉天色已晚。但见: 
   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 
   原来这座山叫做大伾山,上古大禹圣人导河,曾到此处。…… 
 
      碧雾:青绿色的雾。 
      断霞:将尽的晚霞。 
【作者简介】 
      魏大本(1597—?),明朝汤阴人,丰姿颀伟,博古能诗,初授济南通判,补宝庆通判,升大同知府,所在有惠声。尝集汤阴先哲诗。文有《汤阴人文》、《汤阴古迹诗》、《北征》等。曾游览大同白登山,抚今追昔,赋诗名曰《白登台怀古》。今鹤壁市老市区原属汤阴县管辖。从汤阴县志上获知他曾在今鹤壁境内作诗多首,多描写鹤壁的山水名胜古迹。作品构思新巧,词句优美,情真意浓,充满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