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精华5
注册时间2020-10-11
威望514
金钱2819
贡献2025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威望- 514 点
贡献- 2025 次
金钱- 2819 枚
|
《品读千年易安愁》(二)孙满雨,杨柏松
军械工程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孙满雨,杨柏松
四、频用反问,强调浓愁,韵味无穷
反问是无疑而问,表达肯定的意思,起到强调的作用。全词共八句,其中有四句用了反问。“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强调淡酒难敌晚风之寒,难销心底之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突出词人将花自比、不胜憔悴、更添愁绪。“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表达日常难熬、孤苦寂寥、度日如年的愁楚。尤其是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更是蹊径独辟之笔。
词人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
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使人更深刻感受到易安之“愁”的沉重,压抑与无以回避。回望她那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的起伏人生,这其中的滋味,岂是一个“愁”字所能包含得了、概括得尽的?
易安之“愁”包含太多的情感凄凉,太多的忧伤惆怅,这一切,不是一个“愁”字所能包含得尽、概括得了的。那
么这里面就更蕴含着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是“悲”、是“怨”、是“愤”、是“恨”,也许还蕴含着更多悲鸣的情感在其中。
“诗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用反问来表达肯定,强调浓愁,余韵无穷;既总结了全篇,又开出了新的意境。
五、以声摹情,啮齿叮咛,乐章之美
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曾称:「《声声慢》是李清照词中特别讲究声调的一首名作。」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
夏先生曾提出全词多用齿声字(齿音)及舌声字(舌音):《声声慢》用舌声的共十六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四十一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
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
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
宋人只惊奇她开头敢用十四个重叠字,还不曾注意到它全首声调的美妙。(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另外,还以双声叠韵字的运用,来增强抒情效果。双声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叠韵字如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将词之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无遗。
千古绝句、万古愁心,词人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
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在我们钦佩李清照高超的绘愁技巧的同时,更使我们体会到了一份艺术上的愁情之美。
【参考文献】
[1]《中国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时峻静《再议易安词风格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4)。
黄岳州《李清照声声慢迭词艺术探胜》[J],《 修辞学习》,1993,(3)。
武秋丽《千年谁解易安“愁”——李清照词声声慢之“弦泉幽咽”意境赏析》,《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
梁衡《 乱世中的美神 》,《教育文汇》,2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