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九门提督 于 2020-10-14 22:58 编辑
吴锡麒(1746-1818),字圣征,杭州人。乾隆进士,清代文学家,入值尚书房,转侍讲侍读,升国子监祭酒,生性耿直,不趋权贵。
九门按:有人评价“二流名气一流诗”,诚哉是言也!
江夜
万峰壁立大江横,秋色连天露洗清。但觉无船无月载,不知是水是风行。
隔汀孤鸟欲同梦,逆浪老鱼微有声。半夜月沉潮又上,渔灯流过蓼花明。
九门曰:此诗看点在颔联、尾联。读懂此诗首先要明白:作者本人月夜乘船于大江之上,而不是立于岸上。颔联妙在错觉:水是静止的,风是静止的,船是不存在的,月是不存在的——人飞了起来,仿佛进入另一个时空。尾联似写景,实乃叙事,妙在最后一句。“渔灯流过蓼花明”,渔家趁着涨潮抓紧捕鱼。“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在如此美妙的夜晚,涨潮最危险的时候,渔家却忙于生计——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给读者:关注民生的仁者情怀。
云林寺访慧朗上人
石头路滑亦何辞,曳杖来寻瘦阿师。有约白云迎客起,贪看红叶到门迟。
住山要乞安心法,呈佛何妨本色诗。踏遍松阴欲归去,泉声十里晚风时。
九门曰:此诗无弱句。眼在颔联。首联透露出诗人与法师为老朋友;“有约”乃诗眼也。诗人不辞山高路远前来赴约,足见友情深厚。是上次分别时约定的日期呢,还是书信约定回访呢?或是他人捎带口信?“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朋友如约而至,不亦乐乎?若约了朋友,到时未到那种寂寞也是难以排遣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也许相约只是:一盘棋,一山枫叶,一圃秋菊,一壶新茶。白云迎客起,老朋友之热情跃然纸上。颈联其实告诉读者这次相约是论诗谈禅。最后一句真乃天籁!
观夜潮
高楼极目大江宽,为待潮生夜倚阑。隔岸忽沉灯数点,如山涌到雪千盘。
鱼龙卷地秋风壮,星斗摇天海气寒。明月暂低声已歇,一枝塔影卧微澜。
九门曰:此诗声气皆壮,类老杜之《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相比之下,少了老杜之杀气。颔联精彩:写出了浪潮之三维动态!太妙了,俺不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