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5057
1万
金牌会员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4107
2万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9-7 16:13 最早沈约的“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就是拗救思想,科举不允许拗救,平常做诗拗救却是更上一层楼。 ...
3187
7万
论坛元老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7 17:07 沈约的“前有浮声,后须切响”,指的是平仄搭配,而不是切响去救浮声!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7 17:15 这个搭配其实也是救,否则,前有浮声后也浮声,前也切响后也切响岂非声调不谐?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 ...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7 17:20 两口子你说是男人救女人还是女人救男人?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9-7 22:15 前面该用平时用了仄,后面把该用仄处改为平,与前有浮声,后须切响一样道理。 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 ...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7 22:33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体之变 ...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8 07:50 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沈宋说 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拹救------二王说 ...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8 08:27 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也不是沈宋说而是元稹说 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拹救------也 ...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8 08:36 上有浮声下有切响就是拗救,谁说的自己照照!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8 08:41 沈约的“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就是拗救思想的反映--原话 最早沈约的“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就是拗救思想- ...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8 08:49 好吧,就依你的,也就是说:定体者,拗救思想也!唐人若没有拗救思想,就不会发明定体律诗!拗救万岁! ...
3036
9万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8 10:16 王渔洋是凭空先把唐近体诗弄一个“定体”出来!然后他认为凡不符合他这个定体的部份,他就名之为“拗救”! ...
邙山窑洞 发表于 2020-9-8 10:19 拗救有什么禁忌吗?需要注意什么?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8 11:38 拗救的原则是不孤不救、不拗不救、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必救,至于禁忌好象没发现什么 要注意的可能有两点 ...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8 14:03 拗救的原则是不孤不救、不拗不救 ---------------------- 那么,平平平仄平,不孤,第字平声要干什么?仄 ...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8 18:26 这不特简单么,平平平仄平,准律句,本句就自救了,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上句不拗,下句第三字平何须 ...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8 18:46 平平平仄平----这是王渔洋的定体准律句?平平平仄平-----这也是定体准律句? ...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9-8 18:49 平平平仄平----这是王力的论点准律句,平平平仄平,这是小拗律句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9-8 19:21 不说王力,说的是王渔洋的定体句子!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9-8 21:46 宋代就有拗救的论述,并非自创,而是以唐诗为例: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拗句格》:“《禁臠》云:‘ 鲁直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特别贡献奖
为论坛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的荣誉诗友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敬业首版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7 15: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