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精华2
注册时间2018-1-22
威望171
金钱1717
贡献1495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威望- 171 点
贡献- 1495 次
金钱- 1717 枚
|
发表于 2020-2-1 18: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至简。
经过清末、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语文学家、音韵学家、语法学家的若干流派争论与探讨,有一点大家是肯定的,反切法已不适用(这里不展开讨论)。拉丁派结果自己都读不断自己写的文章,仿日本的注音符号也显出了弊端,最后大家通过了拼音方案,它有俄语的直接拼音的好处,避免了英语的字母读法与拼音的不一致。虽然在ian的变读、-i、i的读法、e的几种舌位上还不能尽善尽美,但比反切简单易行易懂。拼音教学从1955年以后实行至今,六十多年,效果甚好,深入人心,因此,繁杂的过程已经终结,大道至简,只需要执行,不再需要探讨了。当然过一两百年,语言又会发生变化,那时再修改也不晚。
因此诗词的音韵应该与拼音方案保持一致,而不应该像某些诗词协会别出心裁,乱加解释a、o、e的元音可以通用,造成我们教学的混乱。所以教育部没有公布中华通韵,大部分的语文老师都能够认定普通话的韵部应该是16部,ong、eng是两个不能通用的韵部,-i、i应该合并,i、ü 不能通用。不必克隆不必抄袭,拼音字母表在那摆着。而er应是一个单独的韵部,因为根据韵母的定义,它不会与任何韵部产生关系,不能因为它字数少而合并,就是平水韵也有险韵,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能人为的去干涉、改造。
我以为再讨论没有必要,设计其他的方案都是画蛇添足。因此我不想参与这种没有多大价值的讨论。谢谢楼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