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回复: 4

[其他] 诗境:无我之境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609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912
贡献
7618
金钱
9826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昨天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境:无我之境
蓬草 2024年12月30日


漫道山无语,风来忽动容。
截云堆盛怒,挥雨送雷声。
——《观山》2025.02.1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研究者们大多强调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来自西方美学家。实际上,以物观物的思想也有深刻的中国哲学底蕴,尤其是道家思想。道家强调道的普遍性,万物平等。用老子的话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庄子主张“齐万物”,最后达到“吾丧我”的境界。从此出发,就要摆脱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


将道家的哲学思想应用于文学艺术,就会以更宽广的视野体验宇宙人生,化解以人为中心的喜怒哀乐。用理性去理解的道就是客观规律,人必须去顺应自然之道。生老病死,皆是自然。理解这点,就能超然达观。“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在理智上,我们理解道是无情的。按照这种理解,宇宙万物都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而非依赖于人的主观好恶而存在运行。在描写时,就要描写出其本性(或曰其内在的规律)。
用感性去理解的道就是宇宙万物的“痴心”。文学艺术中以感性去理解宇宙的运行之道,万物有情。超越人世纷争,摆脱各种人情世故的束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纵情于山水,人的精神在天地间自由往来,与天地万物同乐。在情感上,我们感受到的道是有情的。这是因为,生物演化使我们具备移情(常称为同理心或共情)的能力。山之性坚毅厚重,水之性浪漫灵动。故而孔子可以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李白可以说:“想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辛弃疾可以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因此,以物观物,绝非无情。老子的《道德经》本身就富于诗意,是诗化的哲学。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试将“道之为物”,读作“情之为物”,作何感想?
情之为物,惟恍惟惚。(情之微妙)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情之意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情之本源)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情之深远)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情之真切)


说“道有情”,也不算对老子的曲解。庄子谈论道时说:“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大宗师》)


庄子以审美的眼光看宇宙人生,其著作是更加诗化的哲学,也是诗化的文学。“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代言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列子御风而行,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要达到的审美境界是: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庄子观鱼,知鱼之乐;庄子梦蝶,分不清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


简而言之,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从万物的本性出发是以物观物。这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以理性观察客观事物,万物有道;以感性观察事物,万物含情。顺从自然之道,无分物我之情。将此理性和感性表现于诗词,便是无我之境。这是我对“无我之境”的重新诠释。

660

主题

555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5
贡献
6303
金钱
9581
发表于 昨天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寂静之声 于 2025-11-3 01:57 编辑

仔细阅读,从中国到道家的哲学观考虑也是一种解释。当年初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感觉很有收益,后来大量阅读,反思,发现他的表达(认知)局限。中国哲学的最大问题就是道的含糊性,每个人都把自己说不清楚的东西用道来概括。典型的就是易中天写美学,他的美学著作基本是西方美学史的简要抄写,最后在回答美的概念,美究竟是什么? 他的解释美就是道(证明他根本没有美的概念,瞎忽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396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72
贡献
4310
金钱
5591
发表于 昨天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叔叔都向这个方面研究啊。有我无我,其实都是在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11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42
贡献
40685
金钱
49464
发表于 昨天 2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兄分享,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问好初冬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5

主题

6万

帖子

2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东方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921
贡献
62550
金钱
7680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生动深刻,赏读,问好诗兄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4 06: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