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2|回复: 81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班第八讲【青桐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652

主题

148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兼词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09
贡献
1686
金钱
50818
发表于 2025-10-13 13: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第八讲作业:
以“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为意,参照所给格律,填词《摊破浣溪沙》一首:题目自拟。
【摊破浣溪沙】
格律及例词: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作业截止周六晚8点,过期不予点评!评阅老师点评截止周日晚8点!

0

主题

20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0
贡献
60
金钱
100
发表于 2025-10-13 21: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摊破浣溪沙·雨窗闲读
青桐13~笛梦

       半卷诗书伴枕眠,檐声轻叩小窗沿。闲把清愁融墨里,意绵绵。
       骤雨初停云脚淡,风摇竹影落阶前。且趁微凉观远景,胜游仙。

点评

⑤过片“骤雨初停云脚淡,风摇竹影落阶前。”如能工对效果更好。  发表于 2025-10-19 01:21
③词脉可紧:上片“意绵绵”与下片“观远景”的转接稍显跳跃,可增加雨歇心明的过渡暗示。④出律:依据定格,“融”“微”处应为仄声字,“墨”“竹”处应为平声字。   发表于 2025-10-16 22:21
3.可斟酌之处:①炼字可精:第三句“融墨里”稍显直白。②空间可拓:下片结句“观远景”稍泛,可借具体意象深化,使“胜游仙”更具支撑。  发表于 2025-10-16 22:21
2. 意象清雅:“墨融清愁”“竹影落阶”等意象既承古典诗词韵味,又具画面层次感,尾句“胜游仙”以超然之笔升华主题。  发表于 2025-10-16 22:20
1.词作意境契合:以“枕上诗书”“檐声叩窗”呼应“枕上诗书闲处好”意趣,“骤雨初停”“风摇竹影”暗合“门前风景雨来佳”,闲适自得之境贯穿全篇。   发表于 2025-10-16 2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32
金钱
54
发表于 2025-10-14 13: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摊破浣溪沙•枕书听雨
青桐26-四哥

       半卷诗书半倚阑。半吟清曲半听泉。三两学童穿林过,笑喧喧。
       急雨忽来濡扇面,湿云未寄落西山。绿醉红酣人倦懒,枕催眠。

点评

③ “湿云未寄”与“落西山”的转折可加强铺垫,使云雨关系更显自然。④多字平仄有误:依据定格,“穿”“红”处应为仄声字,“半”“学”“未”“绿”处应为平声字。   发表于 2025-10-16 22:39
4.可斟酌处:① 上阕连续使用“书、阑、曲、泉、学童”等多重意象,稍显繁复,可适度留白;② 尾句“枕催眠”略显直白,未若例词“倚阑干”之含蓄蕴藉;   发表于 2025-10-16 22:38
3.炼字精妙:“濡”字细腻描摹雨染扇面的动态,“绿醉红酣”通感运用新颖,夏雨初霁之景如在目前。  发表于 2025-10-16 22:36
2.画面灵动:上阕“学童穿林笑喧喧”以动衬静,下阕急雨湿云转写静谧,张弛有度。  发表于 2025-10-16 22:36
1.意境契合:以“半卷诗书”“半听泉”等叠用句式,构建闲适清雅的隐逸氛围,与命题诗意契合。  发表于 2025-10-16 2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20
金钱
30
发表于 2025-10-14 15: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摊破浣溪沙•春情
青桐19小雪雪
独倚虚窗对远涯,春光犹在旧人家。一缕清风吹过处,燕斜斜。
雨后芳菲颜色好,枝头蝶影舞姿佳。且把柔情题入句,梦赊些。

点评

③炼字可再求精:“梦赊些”虽新颖,但“些”字稍显口语化,与全词雅致语境略违和。④多字平仄有误:依据定格,“一”“蝶”处应为平声字,“柔”处应为仄声字。   发表于 2025-10-16 22:49
4.可斟酌处:①时空转换稍显跳跃:上片“春光犹在旧人家”与下片“雨后芳菲”的时序衔接可更紧密。② 抒情略直露:“且把柔情”句较浅白,可更含蓄蕴藉。   发表于 2025-10-16 22:49
3. 语言清新生动:如“燕斜斜”三字以叠词摹态,既有视觉动感又含悠然情味,颇具词家笔法。  发表于 2025-10-16 22:48
2. 情景交融有深度:“独倚虚窗”既写实景又透孤寂,“柔情题入句”将外在物象与内在诗情巧妙绾合。  发表于 2025-10-16 22:47
1. 意象经营见巧思:上片“虚窗”“燕斜斜”暗合“门前风景”之意,下片“雨后芳菲”呼应“雨来佳”之境,画面层次丰富。  发表于 2025-10-16 2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4
贡献
44
金钱
78
发表于 2025-10-14 16: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摊破浣溪沙.田园枕书雨
文/青桐20-秋韵
喜看诗书倚楼栏,聆听吟诵醉田园。种菜浇花谁相伴,犬同欢。
细雨初歇花竞放,清风乍起荷争妍。心里喜同风景秀,乐无限。
     

点评

优点:格律工整,暮春景致(春燕、残花等)描绘细腻,闲情雅致的情感表达温婉。 改进:可在“意象关联”上更紧密,如强化“枕书雨”与暮春之景的内在联系,让主题更聚焦。   发表于 2025-10-19 18:52
格律上,严守《摊破浣溪沙》词牌要求,对仗工稳,平仄协调,音韵和谐,格律严谨规范。内容上,以秋庭雨景为载体,柔黄、莲缸、香篆等意象雅致且融合禅意,画面感十足,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情感上,借景抒发超尘脱俗的   发表于 2025-10-19 1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8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7
贡献
184
金钱
333
发表于 2025-10-15 15: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蓝 于 2025-10-18 12:20 编辑

古风词十一第八讲作业
青桐03-浅蓝

摊破浣溪沙·雨落秋庭
文/浅蓝
    蕴藉柔黄浥雨新,莲缸残影立天真。千籁充庭不需酒,已微醺。
    一篆香燃销世味,半笺花落拓诗痕。蕉鹿蚁槐今莫问,读无尘。

点评

优点:格律严谨,秋庭雨景融禅意(柔黄、香篆等意象),情感超尘脱俗且蕴藉。 改进:可微调个别字词平仄显灵动,“禅意”表达增加生活细节,让意境更落地。   发表于 2025-10-19 18:53
格律可微调个别字词的平仄以更显灵动,避免过于拘泥规则导致的生硬感;内容上“禅意”表达可增加具体细节(如“香篆”关联的生活场景)  发表于 2025-10-19 18:43
情感上,借景抒发超尘脱俗的情怀,情感蕴藉深沉,韵味悠长。  发表于 2025-10-19 1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2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1
贡献
51
金钱
92
发表于 2025-10-15 20: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羽 于 2025-10-16 07:36 编辑

摊破浣溪沙.工余闲读
青桐05~白羽
尘里归来日以藏,小床摊卷忘忧伤。檐角雨敲诗韵细,慢思量。

不讲工棚霜露重,且随书页墨痕长。心有诗香愁自远,梦黄粱。

点评

优点:格律规范,工余读书场景(摊卷、雨敲檐角等)写实生动,情感真挚易共鸣。 改进:可调整韵脚密度增强音韵起伏,补充读书时心理活动,深化情感层次。   发表于 2025-10-19 18:53
格律可在“雨敲檐角”类短句中调整韵脚密度,增强音韵的起伏感;内容可补充“读书”时的心理活动(如对书中内容的联想),让场景更丰满;情感可加入“工余”与“读书”的对比感(如疲惫与慰藉的反差),深化共鸣层次   发表于 2025-10-19 18:45
格律方面,平仄协调自然,用词流畅,严格遵循词牌格律,无明显疏漏。内容聚焦工余读书场景,摊卷、雨敲檐角、书页墨痕等细节写实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情感上,寄托读书忘忧的乐趣,情感真挚朴实,极易引发读者共鸣。   发表于 2025-10-19 1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5

帖子

29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87
贡献
710
金钱
1138
发表于 2025-10-16 06: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儿 于 2025-10-16 07:23 编辑

词十一期初级第八讲作业
青桐~语儿

摊破浣溪沙*厅内兰花吐嫩芽
文/语儿
     厅内兰花吐嫩芽。墙边绿竹映窗纱。一曲清音添雅韵,品香茶。
     细雨忽来敲碧瓦,柔风温软入新家。书卷轻翻闲趣满,赋芳华。

点评

格律上,符合词牌规范,语句清新明快,节奏舒缓流畅。内容描绘家居兰竹景致,兰花、绿竹、香茶、书卷等元素鲜活有趣,尽显生活闲趣。情感表达温婉雅致,抒发了对生活雅趣的喜爱之情,细腻动人。   发表于 2025-10-19 18:46
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 不足之处. 语言深度:整体语言较为直白、虽符合情境,但缺乏更深层次的内涵  发表于 2025-10-16 17:57
等行为的叙述将作者悠然心境融入其中情景交融。室内兰花新芽与绿竹相映成趣,在清音茶香相伴下品书,外面细雨柔风增添几分诗意感受到作者内.....  发表于 2025-10-16 17:55
动静相宜,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通过对兰花、绿竹、细雨、柔风等景物描写以及“品香茶”“书卷轻翻动静相宜,丰富了画...  发表于 2025-10-16 17:49
开篇“厅内兰花吐嫩芽。墙边绿竹映窗纱”,几笔勾勒出室内外的景物给人清新自然之感。“细雨忽来敲碧瓦”写动态,“柔风温软入新家”动静相.....  发表于 2025-10-16 17:47
愿:岁月有情,时光不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31
贡献
41
金钱
72
发表于 2025-10-16 13: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凉(11) 于 2025-10-16 13:42 编辑

古风词十一期第八讲作业:
青桐—23天凉

摊破浣溪沙.半百人生
文/天凉
       案上香炉雾笼纱,书中诗酒就清茶。犹喜斜风着微雨,磕闲牙。
       不耐秋心愁雪色,怎堪鬓影染霜华。我独羡君年正好,思无涯。

点评

不足之处:“不耐”“怎堪”二词直接点出愁绪,缺少古典诗词“藏情于景”的蕴藉感,若用“残桐坠叶”“寒阶凝露”等意象暗示,会更显含蓄。...  发表于 2025-10-16 18:21
上片“磕闲牙”的细节传递出岁月沉淀后的从容,营造出温润平和的生活意境;下片“愁雪色、染霜华”转而带出时光易逝的轻愁。  发表于 2025-10-16 18:19
与“君年正好”形成鲜明今昔/人我对比,将潜藏的怅惘之情托出,由景入情过渡自然情感表达有层次。整体意境呈现“恬淡中藏怅惘”独特氛围  发表于 2025-10-16 18:17
上片以“香炉笼纱、诗酒清茶、斜风微雨”等具象场景,细腻勾勒出半百人生的闲适日常,景中含静;下片用“秋心、鬓霜”的衰老意象,  发表于 2025-10-16 18:15
此词严格贴合《摊破浣溪沙》词牌规范,上片“纱、茶、牙,下片“华、涯”同部押韵,韵脚清晰且无出韵平仄基本合规,读来节奏流畅  发表于 2025-10-16 18: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帖子

2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6
贡献
53
金钱
79
发表于 2025-10-16 20: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摊破浣溪沙·秋窗
文/昭棠
镇日奔波晚始还,拾书未展倚窗栏。忽见云堆山色暗,雨声繁。

渐有凉风穿旧榻,幸留黄菊伴清欢。片刻光阴属己处,且偷安。

点评

此词格律合规、叙事真切,以寻常秋景勾勒尘世闲情,意境质朴动人;虽个别字词稍显直白,但仍不失为一首贴合生活、情感真挚的佳作。  发表于 2025-10-17 03:17
清欢对比,传递出普通人对松弛生活的真切渴求,质朴而动人  发表于 2025-10-17 03:15
结句“且偷安”直抒胸臆, 营造了秋日傍晚,奔波者归家后偶遇秋雨,在凉风与黄菊相伴中暂得闲适的意境。将世俗奔波的疲惫与片刻独处的清欢.....   发表于 2025-10-17 03:12
上片“云堆山色暗,雨声繁”以秋景起兴,烘托奔波后的疲惫;下片“凉风穿榻”“黄菊伴欢”将环境与“偷安”的心境结合,景为情设。  发表于 2025-10-17 03:09
格律基本符合《摊破浣溪沙》(定格)要求还、栏、繁,欢、安,韵脚统一且合规  发表于 2025-10-17 03: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4

帖子

6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
贡献
167
金钱
250
发表于 2025-10-16 20: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糗妞 于 2025-10-20 14:24 编辑

古风词十一第八讲作业
青桐25-糗妞

摊破浣溪沙·湘湖秋晚
文/糗妞
    远见黄花岸上燃,行人寥落意阑姗。
    湖畔荷花见犹宛,懒掀帘。

    形瘦眉颦愁蓄满,庸庸然难见清闲。
    孤影远帆余路远,叹形单。

点评

小词感情真挚,意象优美,感觉忧愁的意境和作业要求有些出入。  发表于 2025-10-17 19:20
是不是打算写“意阑珊”把珊不小心删除了吧?少了一个字。  发表于 2025-10-17 19:14
帘字出韵了。  发表于 2025-10-17 19: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11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9
贡献
27
金钱
46
发表于 2025-10-16 23: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第八讲作业
摊破浣溪沙·闲居
文/青桐~木棉

竹案诗函拂细尘,芸窗风静日初曛。轻嗅书香消长昼,自微醺。

忽起轻雷催雨脚,且生新绿润苔痕。帘锁袅烟茶跃落,最宜人。

点评

感情步步递进,不错的一首小词。  发表于 2025-10-17 19:29
幽静的环境更加衬托出词人的诗书雅兴,骤来的雷雨别有一番景致。  发表于 2025-10-17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0
贡献
46
金钱
66
发表于 2025-10-17 01: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初级班第八讲作业
青桐组长-无情

摊破浣溪沙·雨窗闲味
枕畔书横意自悠,阶前疏雨绿阴稠。消尽烦忧觅幽趣,豁吟眸。
盏底茶烟轻绕案,檐边燕语细萦楼。斯景只应闲里见,忘尘愁。

点评

体裁合规,押韵自然,对仗工整。然“豁吟眸”直白了点。总体不错,点赞了。  发表于 2025-10-18 2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1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41
金钱
84
发表于 2025-10-17 21: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破浣溪沙・雨日闲吟
青铜组一22湄子
野馆初寒晓气清,檐垂疏雨落阶轻,三两蝉声树间出,更聆聆。
篱畔黄花陏意放,窗前修竹向诗青 ,一样幽情皆称意,慰平生。

点评

全词围绕 “清” 字展开,从环境到心境层层递进,画面感极强。浅白中见巧思。不过小词字少同音字还是少用的好。不错,点赞了。  发表于 2025-10-18 23:43
问好同学,小词清新脱俗,静物和动物结合整首词都灵动  发表于 2025-10-18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11

帖子

29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9
贡献
746
金钱
1091
发表于 2025-10-18 01: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初级班第八讲作业
青桐12~江雪

摊破浣溪沙•游阳新仙岛湖

绿水行舟碧浪翻,青螺萦雾鹭禽翩。群岛迂回恍如梦,醉成仙。
云影浣湖千叠韵,山光入酒百馀欢。男女老童皆喜甚,笑开颜。

点评

问好同学,小词结构工稳,脉络清晰,景物描写真实情感真挚,点赞  发表于 2025-10-18 1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0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4
贡献
24
金钱
46
发表于 2025-10-18 06: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芳1 于 2025-10-18 06:44 编辑

摊破浣溪沙·秋夜听雨
雨打残桐落满庭,小楼独倚听檐声。遥想伊人千里外,梦难成。
灯下书残伤别恨,案头茶冷念归程。忽有凉风翻旧页,泪几行。

点评

‌③情感表达‌ “遥想伊人千里外,梦难成”直抒胸臆,与下阕“案头茶冷念归程”以物衬情,层层递进地深化了相思之苦‌。结尾“泪几行”虽直白,但因前文铺垫而显得自然真挚。   发表于 2025-10-25 21:02
②意象选择‌ 上阕“雨打残桐”“小楼独倚”“灯下书残”等意象,营造出萧瑟凄凉的秋夜氛围,与词人的孤寂心境高度契合‌。特别是“凉风翻旧页”的细节,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极具画面感。   发表于 2025-10-25 20:58
①整词品读:此词在格律上基本符合要求,上下阕的转承(从听雨到灯下)体现了词牌“婉约中见跌宕”的特点。  发表于 2025-10-25 20:57
若楠点评:这首词以秋夜听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刻画了词人独处小楼时的孤寂与相思之情。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①整词品读:此词在格律上基本符合要求,上下阕的转承(从听雨   发表于 2025-10-25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1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9
贡献
37
金钱
66
发表于 2025-10-18 08: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幻玉 于 2025-10-21 20:19 编辑

古风词十一期初级班第八讲【青桐组】作业

青桐10-幻玉

摊破浣溪沙·秋宵

碧月盈盈照万家,蛩声暗透绿窗纱。袖底微凉人不寐,思无涯。
案上诗书承古调,笔端墨韵转清嘉。孤影银釭相对久,影欹斜。

点评

起拍“碧月盈盈照万家”意境开阔,与后文孤寂情调稍显割裂。下片偶句 “诗书承古调”与“墨韵转清嘉”对仗虽字面工整,但后句意境空泛。  发表于 2025-10-21 21:31
问好!小词以婉约的笔触勾勒出秋夜怀人之境,整体意境清雅含蓄,意象清晰,格律韵部无误。  发表于 2025-10-21 2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1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5
贡献
40
金钱
66
发表于 2025-10-18 10: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铜02-悟明

《摊破浣溪沙·春暮感怀》
檐雨轻敲碧玉阶,风扶垂柳扫苍苔。
小憩翻书昼眠起,倦眸开。

门掩梨花春寂寂,窗含云影鸟喈喈。
犹有茶烟香一缕,漫萦怀。

点评

下片偶句对仗较工,但叠词显得不够灵动,尾句收束略显单薄,  发表于 2025-10-20 23:12
起拍意象选择都很典型,运用了拟人手法,视觉动感较强。“倦眸开”略显直白。  发表于 2025-10-20 23:08
问好!小词格律韵部无误。笔触细腻流畅,意境清雅恬淡,切题。  发表于 2025-10-20 2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8
贡献
26
金钱
44
发表于 2025-10-18 16: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词十一期第八讲作业:
青桐-15-云落

《摊破浣溪沙·昼眠》
文/云落
午倦抛书枕簟清,松窗过雨漱云英。
惟有银珠越青纱,聚还倾。
漫引瓷瓯分雪乳,闲来垂钓倚溪声。
晴后众山遥似黛,向西横。

点评

总体还是不错的,加油!  发表于 2025-10-19 12:44
可斟酌之处,意象承转稍显跳跃,“银珠越青纱”,青纱若是纱窗,则与“松窗”意象重复,若指山雾,则与“溪声”略隔。偶句对仗词性欠工  发表于 2025-10-19 12:43
问好!韵部无误,纱应仄。小词以夏日昼眠为线索,勾勒出闲适清雅的隐逸画卷。还比较切题。  发表于 2025-10-19 1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4

帖子

1806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4
贡献
478
金钱
676
发表于 2025-10-19 16: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若叶 于 2025-10-19 19:50 编辑

古风词十一期第八讲青桐组作业小结:
      本讲作业青桐组应交19份,实交18份,均能按时上交,再接再厉,另有1人请假。到目前为止,仍有5份作业未点评,希老师们及时上论坛评阅,这是咱们应尽的职责,也是对同学们作业成果的尊重!特别表扬筱筱兰、枫林异隐、清波渺渺等老师,点评及时而又详细,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
      《摊破浣溪沙》,就是从原来《浣溪沙》的基础上,上下阕各多增三字句(摊破而来),打破了原《浣溪沙》的流畅节奏,形成“七言+三言”的顿挫感,如叹息般吞吐有致,尤其适合抒发含蓄深婉的闲愁、别绪或家国隐痛,情感表达细腻且余韵悠长。三言句”是灵魂,需凝练有力,常作承转或点睛,起一锤定音的作用。 《摊破浣溪沙》的核心声情是哀婉缠绵、清疏蕴藉,基调偏于感伤。
        而本讲作业要求以“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为意,个人认为应紧扣“闲”与“佳”两大核心词,以闲适恬淡为基调,避免悲愁感伤。上阕可聚焦“枕上读诗”的悠然,下阕侧重“雨中风物”的清雅,整体营造从容自在的生活意趣。同学们的作品基本符合此声情要求,借景抒情,情境交融,画面生动!如四哥的词作以“半卷诗书”“半听泉”等叠用句式,构建闲适清雅的隐逸氛围,与命题诗意契合; 小雪雪的则意象经营见巧思:上片“虚窗”“燕斜斜”暗合“门前风景”之意,下片“雨后芳菲”呼应“雨来佳”之境,画面层次丰富;语儿则将品茶香,轻翻书卷等行为融入画面中,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更体现了作者的内心的宁静及对生活的热爱。
        综合老师们的点评,本次作业仍存在以下不足,请同学们多加注意:
       1.出律现象较严重。如结句“忽有凉风翻旧页,泪几行。”“几”处应平声。“闲把清愁融墨里,意绵绵。”此处平仄应是“”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 , “融、墨”出律。“风摇竹影落阶前。且趁微凉观远景”此处平仄应是“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竹、且、微”出律。结拍“乐无限”“限”处应平韵。作业上传前请务必检查,不可大意。
        2.语言直白,欠蕴藉之美。如“梦赊些”虽新颖,但“些”字稍显口语化,与全词雅致语境略违和。
       3.对偶句不够工整,应尽量工整,会使作品增色不少。
        4.上下片情调应和谐统一,意脉流畅,不能跳脱。如上片“意绵绵”与下片“观远景”的转接稍显跳跃,可增加雨歇心明的过渡暗示。
        5.作品中应尽量避免不规则重字。如“种菜浇花谁相伴,犬同欢。细雨初歇花竞放,清风乍起荷争妍。心里喜同风景秀,”“花、同、风”均属不规则重字。
        6.作业格式依然有些同学不够重视,排版不合要求。
        总结完毕,谢谢!大家继续加油!继续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2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0
贡献
50
金钱
95
发表于 2025-10-19 21:2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君陌尘 于 2025-10-19 21:40 编辑

古风词十一期第八讲作业:
青桐21-红叶

摊破浣溪沙•秋雨霏霏自安然
文/红叶
     窗外西风沁薄寒,床头诗卷伴人眠。侧耳但闻蛰语细,自安然。
     一曲新词萦梦境,几分秋意隐田园。细雨霏霏催叶落,意缠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4 0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