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3|回复: 20

[诗词研讨] 杂谈诗词诗歌(135)读不进去的三首诗

[复制链接]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3
贡献
6291
金钱
9566
发表于 2025-10-1 04: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寂静之声 于 2025-10-1 04:47 编辑

杂谈诗词诗歌(135)读不进去的三首诗
文/韩鲁珩

从发现自己无论如何读不进去三首划时代的诗作开始,我明确认识到自己绝对不是“诗人”。这三首巨作在诗歌作品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诗人的标志性读物,诗人们无不吹捧赞美,奉若圣经。我从好奇,求知和自我努力的角度,认真的,不止一次读过这三篇诗作。实话实说,我每次都是在忍耐中读完的,强迫自己读完的,即使读过几次我还是读不进去,不感兴趣,感觉不出历代诗歌评论,名人大家所赞赏的那样辉煌。开始,其中的两篇是读不懂,后来在各种解读和注释的帮助下算是读懂了,但没有增加任何好感。归根结底而言,不喜欢,没有兴趣才读不进去,所以我就是对这三篇巨著没有兴趣,谈不上任何喜欢,如此也证明了我绝对不会是一个真正的诗人。

这三首名著如下:

1,离骚(屈原)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的千古名作,写作形式开创了中国古代诗词的先河,但即使反复阅读多次,记住了其中的名句,比如“路漫漫何其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等等,还是对全诗无法投入,更无深刻体会和感悟。

2,神曲(但丁)
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但丁的代表作,但丁讲述了他梦幻中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历。我在大学读研究生时候买了神曲(地狱篇)的中译本,认真读,读一半就不想继续读,因为我对但丁讲述的故事完全没有兴趣。出国后读了炼狱(净界)和天堂。神曲有很多生动,充满想象力的诗语,我唯一记住的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3,荒原(艾略特)
我读过艾略特的荒原中译本和英语原作,从阅读感觉而言,英语原作的感觉要比中译本好很多。我阅读英语原作时候也有很多生词,需要不断地查英语词典。荒原这首诗,我能读进去并感觉好就是“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以及接下来的两段,之后的内容是越读越读不进去。荒原中很多句子是诗语优美,偶然挑选其中几段欣赏可以。

反思自己为什么读不进去这些辉煌的诗篇,大概以下几个原因:

1, 大多数对这些诗篇的的评价是从历史,哲学,文化的总体高度而论,讲述其中的世界观,哲学意识,宗教意识和政治意识。而我读诗就是读诗,不是读哲学,读历史,更不是读圣经,我也从不把政治和宗教,哲学和历史当作诗歌的文学价值的一部分。每个诗的作者都有他们的世界观,在作品中展示和流露他们的认识是正常现象,但我不一定赞同这些认识,我更注重是作品中表达的 ,能让我感受和共鸣的人性!

2, 美学理念和认识的差异,诗是文学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艺术是美的表达。什么是美(包括喜剧的美和悲剧美),我对美的本质的认识是人类对生命的热爱,这种对生命的热爱衍生的各种情感和展示。对我而言,这些诗的政治和宗教意味太浓厚了,过于宏大,很难有切身具体的感受。

3, 时代的疏离感。离骚,神曲,荒原都和今天有着成百上千年的时间距离。我无法把自己带入百年前,千年前的那种社会环境,所以也无法体验屈原,但丁和艾略特在那个时代的心境。纵观人类进化史,除了人性之外,其它都在变化,只有人性没变,或者相差无几。人性,只有深刻揭示人性的文学艺术才不受时间和时代约束,有着持久永恒的艺术魅力。这几篇巨著主要集中在政治,宗教,理念等方面,或者自我标榜,或者写属于作者意识中的世界,和人性关联很小。

4,我从不相信文学艺术肩负着任何历史使命,更不是能够有意识地创作会改变文明进程。确实,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文学作品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但并非任何作者能够有意识的达成,不过是水到渠成,或者歪打正着的现象。没有计划出来的伟大!

5, 归根结底还是个人的局限,对历史,哲学和文学的认知有着巨大的局限。我个人缺乏伟大开阔的心怀,也不在意世界是否大同,很少思考天堂地狱的存在,我在意的是平常的日子,个人的人生体验而已。无论我们如何生命灵魂升华,宇宙星空,纵横古今,无私无畏,还是不免一日三餐,从生到死,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离骚也好,神曲和荒原也好,对我而言都是太高大上了,还是亲情,友情,善良和人性的文字能够触动和感动我。

本来就不是诗人,又何必读懂那些只属于大诗人的恢弘巨作,不是吗!

2611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41
贡献
40684
金钱
49462
发表于 2025-10-1 10:4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对,本来就不是诗人,又何必读懂那些只属于大诗人的恢弘巨作。

点评

我每次听到诗人的称呼立刻和狗屎联系到一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2 0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3
贡献
6291
金钱
95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 00: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音敏儿 发表于 2025-10-1 10:47
说的对,本来就不是诗人,又何必读懂那些只属于大诗人的恢弘巨作。

我每次听到诗人的称呼立刻和狗屎联系到一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585

帖子

63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1
贡献
1162
金钱
3104
发表于 2025-10-2 16: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离骚》是一首美不胜收的好诗,有多少“诗人”也读不下去,我这个不会写诗的人却总是在读。

也读过但丁的《神曲》,那是读书时期老师讲外国文学给开的书单,现在还记得那只吃得越多饿得越慌的母狼,还记得那只猞罗拜,还有那一大锅沥青煮着的饕餮犯。
年纪大了,前一阵子找出《神曲》,读不下去了。可是屈原一阵子不读还是想读。

王维克先生的译本好读。

点评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我上中学时候认真读过,借助白话译文阅读,后来也读过,直接阅读。现在不想读了,离骚在本质上和诗经一样,具有时代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但远远脱离了今天的时代,无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2 18: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3
贡献
6291
金钱
95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 18: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卑陬 发表于 2025-10-2 16:38
《离骚》是一首美不胜收的好诗,有多少“诗人”也读不下去,我这个不会写诗的人却总是在读。

也读过但丁的 ...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我上中学时候认真读过,借助白话译文阅读,后来也读过,直接阅读。现在不想读了,离骚在本质上和诗经一样,具有时代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但远远脱离了今天的时代,无论从艺术手段,修辞,还有思想内容都远远落后于近代,现代的文学艺术。今天再读离骚,读不进去,更不喜欢那些怨天尤人的表达。

点评

拙见《离骚》并未落后于今日。其丰富的想象力,其无与伦比的思想洞察力,其不可一世的表现手法,都是一座无可超越的丰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3 06: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39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71
贡献
4306
金钱
5586
发表于 2025-10-2 19:4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雪莱和普希金的很好

点评

从艺术规律来看,作品的历史声誉不应完全等同于其艺术价值本身。实际上,今天的文学与艺术在表达深度、手法多样性、主题广度和感知丰富性上,都远超古代作品。历史作品的艺术成就固然不可忽视,但现代艺术可以通过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2 2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5

主题

6万

帖子

2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东方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920
贡献
62538
金钱
7679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10-2 20: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读过屈原离骚中的个别作品,那两个外国文学作品没读过,诗兄说的有道理

点评

在中国文学史上,离骚是一部里程碑的作品。离骚在诗的艺术上突破了较前的中国诗歌作品(诗经),对中国诗词有着承前启后不可磨灭的功绩。但离骚至今被称颂的原因远远超出诗的艺术本身,更多是文化和政治符号。类似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2 22:17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3
贡献
6291
金钱
95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 22: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荷韵 发表于 2025-10-2 20:43
只读过屈原离骚中的个别作品,那两个外国文学作品没读过,诗兄说的有道理 ...

在中国文学史上,离骚是一部里程碑的作品。离骚在诗的艺术上突破了较前的中国诗歌作品(诗经),对中国诗词有着承前启后不可磨灭的功绩。但离骚至今被称颂的原因远远超出诗的艺术本身,更多是文化和政治符号。类似的现象同样在西方,荷马史诗,神曲也有类似问题,所得赞美超出文学艺术本身,更多是文化,政治,宗教的颂扬。这种现象并不符合艺术规律,而且今天的文学艺术无论从深度,广度,丰富程度,艺术表达形式和手法都远远超出这些历史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3
贡献
6291
金钱
95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 22: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邱淑宝 发表于 2025-10-2 19:41
雪莱和普希金的很好

从艺术规律来看,作品的历史声誉不应完全等同于其艺术价值本身。实际上,今天的文学与艺术在表达深度、手法多样性、主题广度和感知丰富性上,都远超古代作品。历史作品的艺术成就固然不可忽视,但现代艺术可以通过更多形式、更复杂结构、更深刻情感体验来超越古典的界限。
因古典文学的崇高地位更多反映了文化、政治和宗教的符号作用,而非单纯艺术规律的必然产物。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评价文学作品,不被历史和权威神话所迷惑,同时也更好地欣赏现代文学的创新和丰富性。
如果今天还在艺术表上以诗经和离骚为范本,其实是文学艺术的倒退。

点评

但盛唐的诗今天却是人们无法逾越的鸿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2 2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39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71
贡献
4306
金钱
5586
发表于 2025-10-2 23: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10-2 22:22
从艺术规律来看,作品的历史声誉不应完全等同于其艺术价值本身。实际上,今天的文学与艺术在表达深度、手 ...

但盛唐的诗今天却是人们无法逾越的鸿沟

点评

不对,盛唐的古诗是我们今天写古诗无法超越的,但唐诗的艺术手法远远落后于今天的艺术水平,这也是唐诗逐渐被宋词代替的原因。每个时代的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就有不同时代的特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3 0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3
贡献
6291
金钱
95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 00: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邱淑宝 发表于 2025-10-2 23:16
但盛唐的诗今天却是人们无法逾越的鸿沟

不对,盛唐的古诗是我们今天写古诗无法超越的,但唐诗的艺术手法远远落后于今天的艺术水平,这也是唐诗逐渐被宋词代替的原因。每个时代的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就有不同时代的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609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912
贡献
7618
金钱
9826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5-10-3 02: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读了一段就读不下去了。总的感觉是这样:这几首诗给人带来的认知负荷太大,难解,这是其一。诗外的意味大于诗内的意味,这是其二。时代和社会背景差别太大,找不到代入感,这是其三。这样,阅读这几首诗就很难直接打动人。能打动人的好诗,至少是能在某个方面或层次直接引起读者的共鸣。读者感到有吸引力,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能发现和品出新味道,带来新感触。我们不能说这些诗不好,只是这些诗是很小众的,有特殊准备的头脑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好。多数人不能直接体会到其中的好,也不是什么很严重的缺陷。不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妨碍其伟大。反过来,许多天才的人物也未必能理解相对论。

点评

正因为“诗外的意味大于诗内的意味”,才是一首杰出的好诗。鉴赏一首诗,需两个主人公,一是诗作者,一是读者鉴赏者。除此亦皆不着边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4 17:22
这段时间论坛非常卡顿,另外就是很多帖子发不上来(敏感,不良信息)。 我对一些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一句外语不懂,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能够被神曲感动,触动感到不可思议。我读过残雪写的十万字的神曲读书笔记,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3 03: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3
贡献
6291
金钱
95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 03: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蓬草 发表于 2025-10-3 02:04
同感。读了一段就读不下去了。总的感觉是这样:这几首诗给人带来的认知负荷太大,难解,这是其一。诗外的意 ...

这段时间论坛非常卡顿,另外就是很多帖子发不上来(敏感,不良信息)。

我对一些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一句外语不懂,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能够被神曲感动,触动感到不可思议。我读过残雪写的十万字的神曲读书笔记,除了拔高瞎忽悠,没有一点实质内容,她对神曲的历史,宗教背景毫无认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585

帖子

63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1
贡献
1162
金钱
3104
发表于 2025-10-3 06: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10-2 18:58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我上中学时候认真读过,借助白话译文阅读,后来也读过,直接 ...

拙见《离骚》并未落后于今日。其丰富的想象力,其无与伦比的思想洞察力,其不可一世的表现手法,都是一座无可超越的丰碑!

点评

离骚有政治和抒情内容,没有哲学和哲理演绎,何来的思想,哪里的洞察力? 诗友真的完整读了离骚吗? 屈原的《离骚》更多是表达了他对楚国政治的失望和反思,尤其是对政治腐化和权力斗争的批判。屈原的作品更多聚焦于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3 1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3
贡献
6291
金钱
95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 17: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寂静之声 于 2025-10-3 18:38 编辑
鲁卑陬 发表于 2025-10-3 06:27
拙见《离骚》并未落后于今日。其丰富的想象力,其无与伦比的思想洞察力,其不可一世的表现手法,都是一座 ...

离骚有政治和抒情内容,没有哲学和哲理演绎,何来的思想,哪里的洞察力? 诗友真的完整读了离骚吗?
屈原的《离骚》更多是表达了他对楚国政治的失望和反思,尤其是对政治腐化和权力斗争的批判。屈原的作品更多聚焦于他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和社会的现状,而不是深入探讨普遍的哲学或人类存在的问题。离骚》在艺术上突破了《诗经》的局限,修辞、象征、想象等手法的创新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它是中国诗歌由质朴叙事走向抒情与象征、由集体歌唱走向个体表达的重要里程碑。
《离骚》本质上是屈原个人政治理想破灭后的情感倾诉。全诗充满了对自我的神化、自怜自艾与理想人格的塑造。它的情感出发点是个人的政治失意与精神孤立,并没有充分展开人类共性的情感经验。对于现代读者而言,《离骚》虽然在形式上恢宏,但其情感内核与现实生活存在距离,缺乏直接打动人心的感性共鸣,读之常有疏离感。

点评

我从初中、高中、大学都在读离骚。现在老了,《昭明文选》还在读。一些研究屈原的权威人士还不敢说出“哲学....哪里的洞察力?”之说。请问,何谓哲学?诗友所说的哲学他的内涵和外延又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4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585

帖子

63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1
贡献
1162
金钱
3104
发表于 2025-10-4 11: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10-3 17:21
离骚有政治和抒情内容,没有哲学和哲理演绎,何来的思想,哪里的洞察力? 诗友真的完整读了离骚吗?
屈原的 ...

我从初中、高中、大学都在读离骚。现在老了,《昭明文选》还在读。一些研究屈原的权威人士还不敢说出“哲学....哪里的洞察力?”之说。请问,何谓哲学?诗友所说的哲学他的内涵和外延又是什么?

点评

我在这个版块写过有关哲学的话题,对哲学的概念有关明确的阐述,诗友如果对哲学有兴趣可以在这里查阅。离骚是一部长篇抒情诗,不是思想理论著作,所以当你把思想洞察力做为离骚的作品特征,不免让人疑惑你究竟是否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4 14: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3
贡献
6291
金钱
95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4 14: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寂静之声 于 2025-10-4 14:33 编辑
鲁卑陬 发表于 2025-10-4 11:23
我从初中、高中、大学都在读离骚。现在老了,《昭明文选》还在读。一些研究屈原的权威人士还不敢说出“哲 ...

我在这个版块写过有关哲学的话题,对哲学的概念有明确的阐述,诗友如果对哲学有兴趣可以在这里查阅。离骚是一部长篇抒情诗,不是思想理论著作,所以当你把思想洞察力做为离骚的作品特征,不免让人疑惑你究竟是否读了离骚,或者读懂了离骚。这个质疑合情合理,因为你把离骚作品文学特征和内容混淆了。
我从来不相信文学艺术,科学哲学有所谓的权威。权和威是都不是探讨文学艺术和科学真理的事实依据。‘权威”本质上是一个政治—社会关系的概念,强调地位、合法性与服从关系;而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的核心不在于地位,而在于创造力、真理与理性。因此,把‘权威’概念套用于这些领域,是不恰当的、不专业的,并容易造成误导。”。我对离骚的认识已经在这篇文章,以及上面的回复说得很清楚。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观点,无需争辩。

点评

有关哲学的书在学生时代读了一些,当然是古今中外的。后来很少读外国的了,但是还涉猎些。 关于哲学的概念,有些中国人拘于一隅,小觑或漠视中华文化中的哲学,这是不公允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4 17: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585

帖子

63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1
贡献
1162
金钱
3104
发表于 2025-10-4 17: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蓬草 发表于 2025-10-3 02:04
同感。读了一段就读不下去了。总的感觉是这样:这几首诗给人带来的认知负荷太大,难解,这是其一。诗外的意 ...

正因为“诗外的意味大于诗内的意味”,才是一首杰出的好诗。鉴赏一首诗,需两个主人公,一是诗作者,一是读者鉴赏者。除此亦皆不着边际。

点评

您说的我同意。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楚,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中国诗词的长处。顺便说一下,印度诗学也有同样的主张,季羡林先生在谈及神韵时有过详细的论述。不过《离骚》的情感表达方式却嫌直白,感觉赋多于兴。《离骚》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4 23: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585

帖子

63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1
贡献
1162
金钱
3104
发表于 2025-10-4 17: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10-4 14:16
我在这个版块写过有关哲学的话题,对哲学的概念有明确的阐述,诗友如果对哲学有兴趣可以在这里查阅。离骚 ...

有关哲学的书在学生时代读了一些,当然是古今中外的。后来很少读外国的了,但是还涉猎些。

关于哲学的概念,有些中国人拘于一隅,小觑或漠视中华文化中的哲学,这是不公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609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912
贡献
7618
金钱
9826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5-10-4 23: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卑陬 发表于 2025-10-4 17:22
正因为“诗外的意味大于诗内的意味”,才是一首杰出的好诗。鉴赏一首诗,需两个主人公,一是诗作者,一是 ...

您说的我同意。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楚,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中国诗词的长处。顺便说一下,印度诗学也有同样的主张,季羡林先生在谈及神韵时有过详细的论述。不过《离骚》的情感表达方式却嫌直白,感觉赋多于兴。《离骚》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艺术上也有很多创新。如果列举中国历史上的五大诗人,屈原当居其一。但在艺术上还不能说是顶峰,后人总有超越古人的时候。

点评

从文学艺术角度,洛神赋就明显超过了离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10-5 0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554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83
贡献
6291
金钱
95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5 00: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蓬草 发表于 2025-10-4 23:22
您说的我同意。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楚,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中国诗词的长处。顺便说一下,印度诗学也有同样的主 ...

从文学艺术角度,洛神赋就明显超过了离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4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