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37

古风学院诗十一期绝句班【李白组】考试帖

[复制链接]

652

主题

1481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兼词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09
贡献
1686
金钱
5080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夕阳燕 于 2025-11-2 13:43 编辑

古风学院诗十一期绝句班考试

0

主题

73

帖子

12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6
贡献
279
金钱
500
发表于 前天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梅 于 2025-11-1 13:38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组19—杨梅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2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2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2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2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2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

答:入声字有笛、日、蹴、落、不、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

答:平仄通用字有吹、看、不。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

:不符合。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1)、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式)
(2)、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式,首句入韵式)
(3)、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式)
(4)、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式,首句入韵式)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答:五言: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主要用于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中首句不入韵的格式中,作为诗歌的第一句或第三句中。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主要用于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的首句不入韵的格式中,多作为诗歌的首句或奇数句中。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答: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如果诗中出现拗字可以采用三种方法补救: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三是半拗,这种情况可救可不救。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答:两者的明显在于是否有严格的格律。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答:飞雁出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的邻韵,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
    飞雁入群格,是指末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之邻韵,称之为"飞雁入群格"(或称孤鹤入群格)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答:即打比方,是用其中一种事物去说明或描写另一种事物,使它更鲜明,更生动,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喻中要说明或描写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的那个事物叫喻体,一般把比喻分为四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答:忌:一是平仄通押;二是凑韵脚;三是出韵也叫落韵;四是串韵;五是倒韵;六是重韵、复韵。
戒是:戒僻韵;戒哑韵;戒犯韵;戒连韵。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答:孤平是指在近体诗的韵句中,除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现象。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是仄的话,就是孤平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答:会在平起平收的句式中出现。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依韵"2分)

答:步韵也称次韵,是指和人之诗,依原诗所用之韵及顺序(韵同、字同、顺序也同)
用韵是指和诗与原诗所用的韵字完全相同,但不必按原诗韵字的顺序(韵同、字同、顺序不同)。

依韵又称借韵,是指和诗与原诗的韵字同属一个韵部,不必使用相同韵字,也不限定顺序。(即韵字只需在同一韵部即可)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A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D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七绝•红豆(渔洋第二法)

/李白组19—杨梅

碧树丹珠凝露华,江南烟雨润奇葩。

诗人最解玲珑意,入骨相思赋予他。

点评

第四题4.5+1.5+2+2+3+2+2+2=19  发表于 29 分钟前
第三题:4分=3+0+1  发表于 7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7
贡献
62
金钱
96
发表于 前天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27安澜亦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平。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平平仄中平平仄,中仄平中仄仄中。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平中仄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中仄仄中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笛 日 蹴 落 不 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 看:第四句“徐看”,平仄通用。
那:第八句“那送”,平仄通用。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答:杜甫的这首《城西陂泛舟》不完全符合,甚至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不符合近体诗严格的“替对粘”规则。
“替”:八句中有四句失替。
“对”:四联中有一联失对。
“粘”:三处连接中有两处失粘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答:七言近体诗的四种基本句式
1)仄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
平仄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平收式(首句入韵)
平仄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3)平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
平仄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4)仄起平收式(首句入韵)
平仄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五言近体诗的特许句式
1) 特定句式
标准句式:平平平仄仄
特许句式:平平仄平仄
这种特定句式可以在任何一联的“出句”中使用。主要用于颔联或颈联的出句,但首联出句也常见。
条件:必须是“平起仄收”句(即 平平平仄仄)的变体;第一个字必须保持平声,不能轻易改为仄声,否则可能影响律感;虽然它是“拗句”,但在唐诗中应用极其广泛,以至于被视为一种合法的常格,不需要在对句中进行“拗救”。

2)七言近体诗的特许句式
特定句式
标准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特许句式:仄仄平平仄平仄
其使用规则与五言一脉相承,同样用于任何一联的“出句”。
条件:必须是“仄起仄收”句(即 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变体;第三个字必须保持平声;同样被视为合法定式,不要求对句相救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1)拗句,指的是在近体诗(格律诗)的句子中,没有按照标准平仄格式来写,在应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或者应该用仄声的地方用了平声,从而造成声律上的“不和谐音”。这个不合律的字就叫做“拗字”。
2)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
7dc22908-e0ad-4ec6-829b-176b8578a871.png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2.png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1)飞雁出群格(又称“孤雁出群格”)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借韵格式。
定义:在近体诗中,首句的韵脚借用邻近韵部的字,而其余韵脚(即第二、四、六、八句)则严格使用同一韵部的字。仿佛一只孤雁离开了雁群。
关键理解:
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这是指首句入韵的情况。
首句借用的韵字,必须是与本韵部读音非常相近的邻韵,不能随意借用
2)飞雁入群格(又称“孤雁入群格”)这种格式比出群格更为罕见。
定义:与“出群格”相反,首句的韵脚使用诗的主韵部(即本韵),而其余韵脚(第二、四、六、八句)却借用邻韵部的字。仿佛一只孤雁飞入了另一个雁群。
关键理解:
这种情况非常特殊,因为它打破了近体诗核心韵脚必须同部的基本原则。
正因为如此,古人使用得极少,且常被视为一种变体或偶尔的通融,并非正格。
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的区别.png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答:比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另外一个事物来比拟所要描述的事物。比喻是一种通过联想,将不同事物因其相似点而联系起来的修辞艺术。从直白的明喻,到肯定的隐喻,再到含蓄的借喻,它层层递进,为我们的语言赋予了无穷的象力和表现力。它是文学的灵魂,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

4、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答:六忌四戒
六忌:
1)撞韵:在不是韵脚的白脚句(通常是奇数句)尾字,使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
2)挤韵:(也称犯韵、冒韵)在诗句中(尤其是句尾小节)使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
3)连韵:两个相邻的韵脚,使用了读音完全相同的字
4)哑韵:选用发音喑哑、不响亮的字作韵脚。
5)僻韵:(险韵)选用非常生僻、难以识认的字作为韵脚
6)同义韵:使用意思完全相同的字作为韵脚。
四戒
1)出韵:指押韵的字不在同一个韵部之内。这是近体诗押韵的首要大戒。
2)凑韵:为了押韵而生硬地选用一个与全诗意境无关或意思不通的字。
3)重韵:在同一首诗中,重复使用同一个字作为韵脚
4)倒韵:为了押韵而将通常不能颠倒的连绵词或复合词强行颠倒。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答:王力先生对孤平的定义,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只针对一种平收句式:孤平现象只可能出现在韵句中,即句尾是平声字的句子里。具体来说,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句式中才需要避免孤平。
2)除韵脚外,只剩一个平声字:在这些句子里,如果除了句末的韵脚(平声)之外,句中只剩下一个平声字,那就是犯了“孤平”。
3)是近体诗的大忌:王力先生认为,孤平是近体诗写作中必须避免的严重诗病(与“三平调”并列为两大忌)。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答:在近体诗中,孤平只会出现在“平平仄仄平”(五言)和“仄仄平平仄仄平”(七言)这两种句式中。其触发条件分别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由平变仄,导致除韵脚外只剩一个平声。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答:步韵:(又称“次韵”)这是最严格、最难的唱和形式,也最能显示和诗者的才力。和诗必须使用原诗全部的韵脚字,并且其先后次序也必须完全相同。
用韵:这种形式的严格程度介于两者之间。和诗使用原诗全部的韵脚字,但可以不依照原来的次序,自由安排。
依韵:这是最宽松、最自由的唱和形式。和诗只需与原诗押同一韵部即可,不需要使用原诗具体的韵脚字。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3、运用的是(A)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对偶)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F,对偶
出题错,无正确答案,这两句诗通过“不曾”为其他客与“今始”为君开的强对比,来突出客人的与众不同和诗人的欣喜之情。同时,两句在形式上(词性、结构、字数)构成了极其工整的对偶。
5、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运用的是(E)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运用的是(C)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渔洋第四法)
七绝.红豆
文/安澜亦
丹珠粒粒渍啼痕,烛影摇风欲断魂。
记昔撷英南浦外,半篙春水送黄昏。

点评

第四题20分  发表于 27 分钟前
第三题:10分=3+2+5  发表于 7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帖子

2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5
贡献
52
金钱
77
发表于 前天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组18-小熊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x)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x)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x)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青蛾皓齿在楼船(平平仄仄仄平平)
   横笛短箫悲远天(平仄仄平平仄平)
   春风自信牙樯动(平平仄仄平平仄)
   迟日徐看锦缆牵(平仄平平仄仄平)
   鱼吹细浪摇歌扇(平平仄仄平平仄)
   燕蹴飞花落舞筵(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仄仄仄平平仄仄)
   百壶那送酒如泉(仄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入声字:笛、日、蹴、落、不、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平仄通用字:看、吹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答:符合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答: 七言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答:五言:平平仄平仄(如“情人怨遥夜”),用于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三字拗时。
        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如“正是江南好风景”),用于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式第五字拗时。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答:拗句就是平仄不符合正格的句子。
拗救方法:本句自救(如三拗四救);对句相救(如出句三字拗,对句三字救)。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答:古体诗与近体诗区别:古体诗格律自由,句数不定;近体诗严格讲究平仄、对仗、押韵与句数。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答:首句押邻韵;入群格:尾句押邻韵。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答:比喻:通过“似”“如”等词将一物比作另一物。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答:押韵禁忌:凑韵、重韵、倒韵、哑韵、别韵、犯韵(连韵)、复韵。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答:孤平就是仄平脚句中,除韵脚外仅一平声,如五言“仄平仄仄平”。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答:五言“平平仄仄平”首字变仄,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变仄。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答:步韵:用原韵原字,用韵:用原韵字顺序可变,依韵:同韵部。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A)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D)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红豆
文/小熊
玲珑朱玉缀南枝,撷取凝光入墨池。
若问相思何所寄,春深犹记茧成时。

点评

第四题4+1.5+1.5+2+2.5+2+2+2=17.5  发表于 21 分钟前
第三题:5分=3+2+0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6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2
贡献
162
金钱
256
发表于 前天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15-采苓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入声字:笛日蹴落不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平仄通用字:看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答:不符合。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1)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3)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五言特殊句式:平平平仄仄,
七言特殊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在以上两种基本句式中可以使用平平仄平仄或者仄仄平平仄平仄变格句式,特点是五言三四位置平仄或者七言五六位置平仄可以互换。这种句式主要是避免孤平和调整声律,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答:拗句: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
怎么补救:比如该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在适当的位置补偿一个平声。常见的有本句自救,对句相救,还有就是可救可不救。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答:古体诗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混一起通用,即邻韵通用。
近体诗要求严格,只用同一个韵,即使这个韵部字数很少也不能参杂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出韵是近体诗大忌。但首句押韵的近体诗可以借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答:飞雁出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的邻韵,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
飞雁入群格:末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之邻韵,称之为“飞雁入群格”(或称孤鹤入群格)。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答:比喻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想要说的某一事物。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比如:她笑的像桃花一样。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忌:
(1)平仄通押(2)凑韵脚(3)出韵,也叫落韵(4)串韵(5)倒韵(6)重韵
戒:
(7)借避韵(8)戒哑韵(9)戒犯韵,也叫挤韵撞韵。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答:孤平:指特定平仄句型中除了韵脚外只剩一个平声字的现象就是孤平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答: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 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答:1. 次韵(又称 “步韵”) 次韵唱和的规则是和诗必须完全沿用唱诗的韵脚 ,不仅韵字相同,就连韵脚的顺序也必须一致。(韵同、字同、顺序也同)
2、用韵(同韵):
用韵是指和诗与原诗所用的韵字完全相同,但不必按原诗韵字的顺序。 (韵同、字同、顺序不同)
3、依韵(又称 “借韵”):
依韵是指和诗与原诗的韵字同属一个韵部,不必使用相同韵字,也不限定顺序。(即韵字只需在同一韵部即可)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B)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D)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题红豆(渔阳第三法)
文/采苓
帕里谁藏红豆诗,残宵复展泪痕新。
若能今世长相守,宁负春光不负人。

点评

第三题:8分=3+0+5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3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5
贡献
93
金钱
148
发表于 前天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组-09一江秋水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答: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x)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ⅹ)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x)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x)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答:
青蛾皓齿在楼船,
平平仄仄仄平平,
横笛短箫悲远天。
平仄仄平平仄平。
春风自信牙樯动,
平平仄不平平仄,
迟日徐看锦缆牵。
平仄平平仄仄平。
鱼吹细浪摇歌扇,
平平仄仄平平仄,
燕蹴飞花落舞筵。
平仄平平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
仄仄仄平平仄仄,
百壶那送酒如泉。
仄平仄仄仄中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
笛、日、蹴、落、不、百。
注:不:
①平声十一尤韵(fu,读二声),未定之辞;
②入声五物(bu,分别读二声、四声),与弗同;
③入声六月(bu,分别读二声、四声),不然、不可、未也;
④上声二十五有韵(fOu,读三声),与否通。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
横、信、迟、看、牵、吹、摇、燕、那、如。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答:
①符合替的规则。
②符合对的规则。
③不符合粘的规则,第二联失粘,第三联失粘。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答:
①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②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③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答:
①,五言:“平平仄平仄”是五言近体诗的特定拗句句式,属于“平平平仄仄”正格的常见变格,也叫“鲤鱼翻波”。
其适用场景仅有一种:
仅能替代五言近体诗(绝句、律诗)中“平平平仄仄”这一正格句式,用于诗句的“白脚句”,常见于诗的首句(首句不入韵时)、颔联上句、颈联上句等位置。

②,七言:七言特定句式如: “平平仄仄仄平仄”(本句自救),它是七言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合规变格,属于“句内自救”的核心类型。
此句式仅用于七言近体诗(绝句、律诗)中 替代“平平仄仄平平仄”正格 的非韵脚句,常见于首联上句(首句不入韵时)、颔联上句、颈联上句等位置。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答:
1. 拗句:近体诗关键位(五言二、四,七言二、四、六)平仄偏离正格且没补救的句子。
2. 补救方式:
①本句自救:同一诗句内调整其他位置平仄救拗字。
②对句相救:用同一联下句对应位置平仄救上句拗字。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答:
①  句数
      古体诗:句数不固定,从两句到百句不等。
      近体诗:句数固定,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②  字数
      古体诗:灵活多样,包括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
      近体诗:仅限五言或七言,句式整齐

③  平仄
     古体诗:无严格平仄要求。
     近体诗:讲究平仄规则,有严格的格式限制。

④  押韵
      古体诗:可押平声或仄声韵,可换韵、重复用韵,韵脚位置灵活
      近体诗:多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韵脚位置固定(双数句)。

⑤  对仗
      古体诗:对仗灵活,无强制要求 。
      近体诗:律诗的颔联、颈联需严格对仗。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答:
①飞雁出群格:
       近体诗首句入韵时,首句韵脚字与全诗其他韵脚字不同韵部(需为邻韵),如“东”韵诗首句用“冬”韵,像雁飞出群,仅首句特殊。

②飞雁入群格:
     飞雁入群格也是格律诗的一种押韵变格,与“飞雁出群格”相对,核心是“前几句押本韵,末句改用邻韵收尾”。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答:
“比喻”是用与本体(被描述的事物)有相似点的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生动形象地说明或描绘本体的修辞手法,核心是“以彼喻此”,通常包含本体、喻体和喻词(如“像”“似”“是”)三部分。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答:
① 近体诗押韵禁忌:
     出韵、重韵、凑韵、倒韵、犯韵。
②近体诗押韵戒:
      哑韵、险韵、复韵、别韵。
另外,避免孤平和三平(仄)尾
必须一韵到底(飞雁格除外),不可中途换韵。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答:
       按王力先生定义,孤平是近体诗“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一正格句式中,若写成“仄仄仄平仄仄平”,除句尾平声字外,仅剩下一个平声字(即第三字),且该平声字被两个仄声字夹在中间的情况,核心是“句中唯一平声字孤立无援”。近体诗中需严格避免。(五言为:变“平平仄仄平”为“仄平仄仄平”除尾字外,仅一个平声字)。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答:
       近体诗的孤平仅会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一正格句式中出现(五言对应“平平仄仄平”)。
该句式中,若第三字(七言)或第一字(五言)的平声被写为仄声,会导致句内除尾字平声外,仅剩一个平声字且被仄声环绕,从而形成孤平,这是近体诗需严格规避的格律问题。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答:
①. 步韵:也称“次韵”,唱和时严格遵循原诗的韵脚字,不仅韵部相同,且韵字顺序完全一致。
②. 用韵:唱和时使用与原诗相同的字做韵脚字,但无需遵循原诗韵字的顺序。
③. 依韵:唱和时仅使用与原诗相同韵部的字,无需使用原诗的具体韵字。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A)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A)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答:
七绝·红豆(渔洋第四法)

文/一江秋水

南国枝间缀赤砂,客愁牵梦落天涯。
东风记得相思意,又把殷红吹酒家。

         2025.11.01

点评

第三题:7分=3+1+3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4

帖子

1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7
贡献
157
金钱
1272
发表于 前天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组-08-爱自己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X)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X)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X)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X)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答: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
笛、日、蹴、落、不、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
看、吹、燕、横、如。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答:
:1) 符合替;
2) 符合对;
3) 不符合粘,
第二、三联失粘。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答:近体诗七言的四种基本平仄句式:
答:
1)  平平仄仄平平平(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首句不入韵)
2)  仄仄平平仄仄平(首句入韵,押韵句)
3)  仄仄平平平仄仄
4) 平平仄仄仄平平(押韵句)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答:
1) 五言特定平仄句式:平平仄平仄(本句自救拗句)
是“平平平仄仄”的变格,第三字仄声改平、第四字平声改仄,既规避拗口又实现自救,属于合法变格。

2) 七言特定平仄句式:仄仄平平仄平仄(本句自救拗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变格,第五字仄声改平、第六字平声改仄,同理为合法自救拗句,读来流畅不拗口。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答 :
拗句是指格律诗中不遵守平仄格式的句子,违背“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的规则,读起来生硬拗口的句。
补救方法:
1) 本句自救:在拗字所在句子的对应位置,用一个反向拗字抵消违和感(如五言“平平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的自救)。
2) 对句相救:在拗句的下一句(对句)中,用拗字补偿上句的平仄偏差(如上句“仄仄平平仄”拗为“仄仄仄平仄”,下句“平平仄仄平”可救为“平平平仄平”)。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答:
主要区别在于古体诗自由随性(无格律束缚),近体诗规整严格(讲平仄、对仗、押韵)。
1) 格律:古体诗不限平仄、对仗,字数句数灵活;近体诗有固定平仄格式,律诗需对仗。
2) 押韵:古体诗可押平声/仄声韵,可换韵;近体诗多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3) 句数字数:古体诗无固定,近体诗有规定。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答:
1) 飞雁出群格(出韵):格律诗首句可押邻韵,其余偶数句仍守本韵,像雁群首雁先飞,不违整体韵律。
2) 飞雁入群格(入韵):格律诗末句押邻韵,其余偶数句守本韵,像雁群末尾添新雁,收束灵动不呆板。
两者均是格律诗押韵的灵活变格,核心是“仅首句/末句押邻韵,其余严守本韵”。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答:比喻指用与本体(被描述的事物)有相似点的喻体(另一事物)来描绘本体,让表达更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核心是“打比方”。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答:
近体诗押韵核心禁忌:忌出韵、忌重韵、忌复韵、忌仄韵(默认)、忌换韵,需严守“平声一韵到底”原则。
具体禁忌:
1) 忌出韵(落韵):偶数句(2、4、6、8句)必须押同一平声韵,不可混入非邻韵的异韵字。
2) 忌重韵:同一韵字不可在押韵句中重复使用(如“春”字不能两次作韵脚)。
3) 忌复韵:意义相近的韵字(如“花”“华”“葩”)不可同诗押韵,避免韵律重复呆板。
4) 忌仄声韵:近体诗默认押平声韵,仄声韵仅为特例,日常创作需规避。
5) 忌中途换韵:全诗需一韵到底,不可中途切换到其他韵部(区别于古体诗)。
6) 忌撞韵挤韵:押韵句中忌密集出现同韵字(挤韵),非押韵句忌出现与韵脚同音的字(撞韵),避免拗口。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
(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答:按王力先生定义,孤平是格律诗平声句中,除句末押韵的平声字外,仅剩下一个平声字,导致声调单调拗口(核心:平声字孤立无援)。
仅发生在“平声收尾”的句子(押韵句),仄声收尾句无孤平之说;五言“仄平仄仄平”(本应“平平仄仄平”),除句末平声,仅中间1个平声;七言“仄仄仄平仄仄平”(本应“仄仄平平仄仄平”),同理仅1个孤立平声。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答:
按王力先生定义,孤平仅出现在 平声收尾的押韵句(2、4、6、8句),核心是这两类基础句式变拗导致:
1) 五言“平平仄仄平”(本句):首字变仄,成“仄平仄仄平”,除句末平声,仅中间1个平声(孤平);
2) 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本句):第三字变仄,成“仄仄仄平仄仄平”,同理仅1个孤立平声(孤平)。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答:
三者是唱和诗的押韵方式,核心区别在对原诗韵字的遵循程度:
1) 步韵(次韵):严格按原诗韵脚的字序、韵字押韵,约束最强;
2) 用韵:仅用原诗的同一韵部(不限原韵字、字序),灵活度中等;
3) 依韵:仅依原诗的韵部大类(邻韵即可),不局限同一韵部,约束最弱。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B)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D)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七绝·寄远(渔洋第八法)
文/爱自己

红豆抛残又一年,故园月照独凭栏。
相思染透霜枫色,不向南疆作客寒。

点评

第三题:9.5分=2.5+2+5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4

帖子

11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0
贡献
284
金钱
434
发表于 昨天 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25-学点文化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笛、日、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吹、看、燕、送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答:不符合。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答: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依据“平水韵”,以首字平仄区分)如下:

1.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式)
2.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式)
3.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式)
4.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式)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答:一、五言近体诗特定平仄句式:仄仄仄平平(特殊句式,对应正格“仄仄平平平”的变体)
二、七言近体诗特定平仄句式:平平仄仄仄平平(正格,但需注意与“三平调”的边界)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答:拗句指近体诗中,不遵守“替对粘”平仄规则或特定句式平仄要求的句子,核心是句中关键位置(二、四、六字,五言为二、四字)出现本应平却用仄、本应仄却用平的“拗字”,导致平仄不协(如七言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若第四字“仄”换为“平”,变成“平平平仄平平仄”,即构成拗句)。
拗字的补救方法(拗救)
1. 本句自救:在同一诗句内,用其他位置的字调整平仄,抵消拗字的影响。
例: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正格),若第五字“平”拗为“仄”(成“仄仄平平仄仄仄”),可将第六字“仄”改为“平”,补救为“仄仄平平仄平仄”,通过句内字的平仄互换修正。
2. 对句相救:在拗句的下一句(对句)中,用相应位置的字调整平仄,弥补拗字的不协。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答: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核心区别在于格律约束:古体诗无严格格律要求,近体诗则需严守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答:1. 飞雁出群格(又称“孤雁出群格”)
近体诗(多为律诗、绝句)的首句,不使用全诗统一的韵部,而选用与主韵部相邻或相近的韵部(称为“邻韵”),其余偶数句仍严格押主韵,像雁群中离群的孤雁。
2. 飞雁入群格(又称“孤雁入群格”)

近体诗的尾句(多为全诗最后一句,属奇数句,本可不用押韵),不循主韵,而是改用与主韵部相邻或相近的邻韵,如同孤雁归入另一雁群。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答: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用与本体(被描述的事物)有相似点的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来形象、生动地描绘或说明本体,核心是“以彼物比此物”。
它通常由三部分构成:
本体、喻体、喻词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答:近体诗押韵的核心禁忌可总结为“三忌三戒”,核心是严守韵部统一、避免韵律冲突,具体如下:
三忌:
1. 忌出韵、 忌换韵、. 忌重韵
三戒
1. 戒押仄声韵2. 戒押僻韵、险韵3. 戒首句入韵不协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答:孤平是近体诗平仄中的核心禁忌,指在仄起平收句式(五言“仄仄仄平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除句尾的平声字外,全句仅剩下一个平声字,导致平仄失衡、韵律不协。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答:近体诗的孤平仅会在“仄起平收”这一类句式中出现,具体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情况:
五言:仄起平收基本句式“仄仄仄平平”,若关键位置平声字被替换(如变成“仄仄平仄平”),易形成孤平。
七言:仄起平收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若第五字平声被换为仄声(如变成“仄仄仄平仄仄平”),则会构成孤平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答:1. 步韵(又称“次韵”)
最严格的和诗方式,需完全沿用原诗的韵字,且韵字的先后顺序必须与原诗完全一致。
2. 用韵(又称“同韵”)
需使用与原诗相同的韵字,但无需遵循原诗韵字的先后顺序,可自由调整韵字排列。
3. 依韵(又称“从韵”)
无需使用原诗的韵字,只需遵循原诗所属的韵部(如平水韵某一部),选用该韵部内的其他字押韵即可。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A,)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 D)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七绝.红豆
李白25-学点文化
谁把相思红豆安,惹来骚客泪花残。
老农不解将锅煮,食罢摇头味一般。

点评

第三题:3分=3+0+0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3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6
贡献
83
金钱
133
发表于 昨天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组-28-镜辞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这首诗中的入声字共有四个:笛、蹴、不、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为:看。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替和对符合规则,但2、3句和4、5句之间失粘。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1、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   2、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3、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   4、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所谓 “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 )(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两者的明显差别就在于,是否有严格的格律。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指出律诗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字数合律,五律为四十字,七律为五十六字七绝 28 字 五绝20 字;第二,律诗对仗合律,中间两联对仗;第三,平仄合律,每句平仄须依一定的格式,并讲究粘对。如果只具备第一个因素,就不是格律诗,而是古风,只是字数与律诗相合;如果只具备前两个因素,仅是古风式的律诗,也就是“拗律”。古体诗在这几方面,或没有要求,如对对仗并没有要求;或要求较宽,对字数、用韵的要求也较宽。但从大的方面来说,也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飞雁出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的邻韵,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比喻,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想要说的某一事物。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比喻又有以下几个方式: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等。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一是平仄通押;二是凑韵脚;三是出韵;四是串韵;五是倒韵;六是重韵、复韵;七、戒僻韵;八、戒哑韵;九、戒犯韵(也称挤韵、撞韵);十、连韵。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步韵(又称 “次韵”):步韵唱和的规则是和诗必须完全沿用唱诗的韵脚 ,不仅韵字相同,就连韵脚的顺序也必须一致。(韵同、字同、顺序也同)
用韵(又称“同韵”):用韵是指和诗与原诗所用的韵字完全相同,但不必按原诗韵字的顺序。 (韵同、字同、顺序不同)
依韵(又称“借韵”):依韵是指和诗与原诗的韵字同属一个韵部,不必使用相同韵字,也不限定顺序。(即韵字只需在同一韵部即可)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A)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D)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红豆  (渔洋第四法)
文/镜辞
南国霜枝结此身,朱颜历尽岁时尘。
遥忆当年分赠处,天涯犹有未归人。

点评

第三题:8分=3+0+5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7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7
贡献
163
金钱
293
发表于 昨天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组17-梨落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笛、不、百、蹴、落、日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看:“迟日徐看锦缆牵”中读平声(kān,观看义),亦可读仄声(kàn,看见义),为典型通用字。
​那:“百壶那送酒如泉”中作仄声(nǎ,表承接),平水韵中也可作平声(nuó,表多义),属通用字。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符合。
①替:在单个诗句内,处于节奏点的字(五言诗第2、4字;七言诗第2、4、6字)必须平仄交替。
首句:蛾(平)— 齿(仄)— 楼(平)
二句:笛(仄)— 箫(平)— 远(仄)
三句:风(平)— 信(仄)— 樯(平)
四句:日(仄)— 看(平)— 缆(仄)
五句:吹(平)— 浪(仄)— 歌(平)
六句:蹴(仄)— 花(平)— 舞(仄)
七句:有(仄)— 舟(平)— 荡(仄)
八句:壶(平)— 送(仄)— 如(平)

②对
一句中,两个分句中的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反。
首联:
    上:蛾(平)— 齿(仄)— 楼(平)
    下:笛(仄)— 箫(平)— 远(仄)
颔联:
    上:风(平)— 信(仄)— 樯(平)
    下:日(仄)— 看(平)— 缆(仄)
颈联:
    上:吹(平)— 浪(仄)— 歌(平)
    下:蹴(仄)— 花(平)— 舞(仄)
尾联:
    上:有(仄)— 舟(平)— 荡(仄)
    下:壶(平)— 送(仄)— 如(平)

③粘(联间平仄相粘)
指下联首句与上联末句的双数字位平仄相同。
第六句:燕蹴飞花落舞筵→“蹴”为仄声。
第七句:不有小舟能荡桨→“有”为仄声。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七绝有四种常见格式:
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一、五言近体诗特定句式
句式:平平仄平仄(首字可平可仄)
原标准句式:平平平仄仄
二、七言近体诗特定句式
句式:仄仄平平仄平仄(第三字可平可仄)
原标准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常见于七言律诗尾联出句(第七句),
· 例诗:
    杜甫《咏怀古迹》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仄仄平平仄平仄)→ 尾联出句使用此式。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拗句: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 “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两者的明显差别就在于,是否有严格的格律。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指出律诗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字数合律,五律为四十字,七律为五十六字七绝 28 字 五绝20 字;
第二,律诗对仗合律,中间两联对仗;
第三,平仄合律,每句平仄须依一定的格式,并讲究替对粘。如果只具备第一个因素,就不是格律诗,而是古风,只是字数与律诗相合;如果只具备前两个因素,仅是古风式的律诗,也就是“拗律”。
古体诗在这几方面,或没有要求,如对对仗并没有要求;或要求较宽,对字数、用韵的要求也较宽。但从大的方面来说,也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飞雁出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的邻韵,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
飞雁入群格。末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之邻韵,称之为"飞雁入群格"(或称孤鹤入群格)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比喻,是将两种以上的事物联系起来,用其中一种事物去说明或描写另一种事物,使它更鲜明,更生动,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喻中要说明或描写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的那个事物叫喻体。一般把比喻分为四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押韵 的忌和戒:
一、平仄通押:就是一首诗中将平声的韵脚与仄声的韵脚混在一起押,一会平声,一会仄声。
二、凑韵脚。就是在押韵的字眼上随便拈一个押韵的字凑数,其意思与全诗毫不相干。
三、出韵,也叫落韵。有的人由于读字发音不正确,或受方言影响,又不熟悉诗韵,作诗往往会出韵,例如有的方言中,"魔"、"谋"二字读音差不多,可是它们在《平水韵》中分别属五歌、十一尤,二者不通押;在《诗韵新编》中分别属二波、十二侯,二者也不能通押。如果这两个字在一首诗中同时作韵脚,那就出韵了,这也叫落韵。
四、串韵:是指作品押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有的人由于不知道异义、异音的同一汉字分属不同的韵部,作诗就会串韵。
五、倒韵。就是把一些xi惯性搭配词组,前后颠倒过来迁就韵脚。
六、重韵、复韵。诗中出现过的韵字,再次出现,并用来作韵脚,叫做重韵。
七、戒僻韵: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即生僻之字,如东韵之“蝀翀”等字,流于艰涩。
八、戒哑韵:哑韵者,为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的字。如“东”韵之“忡、懵”等字即是。
九、戒犯韵(也称挤韵、撞韵):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撞韵。在格律诗中,不管平仄,只要白脚与韵脚的韵母相同,都属于撞韵。
十、连韵: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连韵也叫“合音”。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孤平只出现在 “韵句”(即押平声韵的句子) 中,并且特指以下两种平仄格式:
一、句式:五言“平平仄仄平”
这是孤平出现的唯一基础句式。所有关于孤平的讨论都源于此。
标准格式:平 平 仄 仄 平
犯孤平格式:仄 平 仄 仄 平
关键点:在这个句式中,第一个字(五言的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第一个字用了仄声,那么除了韵脚(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外,整句就只剩下第二个字一个平声字了。这就触犯了孤平的大忌。
二、句式: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由五言句式前面加上两个平仄相反的字衍生而来的。
标准格式: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犯孤平格式:仄 仄 仄 平 仄 仄 平
关键点:在这个句式中,第三个字(七言的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第三个字用了仄声,那么除了韵脚(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外,整句就只剩下第四个字一个平声字了。这同样是孤平。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① 次韵又称 “步韵”。次韵唱和的规则是和诗必须完全沿用唱诗的韵脚 ,不仅韵字相同,就连韵脚的顺序也必须一致。(韵同、字同、顺序也同)。
②用韵(同韵):用韵是指和与原诗所用的韵字完全相同,但不必按原诗韵字的顺序。 (韵同、字同、顺序不同)
③依韵(又称 “借韵”):依韵是指和诗与原诗的韵字同属一个韵部,不必使用相同韵字,也不限定顺序。(即韵字只需在同一韵部即可)。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B)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A)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七绝·红豆(渔洋第三法)
文/梨落
霜实离离缀旧枝,秋风又满岭南时。
何由解得相思结,泪作胭脂画作诗。

点评

第三题:6分=1+0+5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8

帖子

198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八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1
贡献
437
金钱
792
发表于 昨天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10当年凌月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 )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 × )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 × )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首联:
青蛾皓齿在楼船:平平仄仄仄平平
横笛短箫悲远天:平仄仄平平仄平
颔联:
春风自信牙樯动:平平仄仄平平仄
迟日徐看锦缆牵:平仄平平仄仄平
颈联:
鱼吹细浪摇歌扇:平平仄仄平平仄
燕蹴飞花落舞筵:仄仄平平仄仄平
尾联:
不有小舟能荡桨:仄仄仄平平仄仄
百壶那送酒如泉:仄平平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笛”“短”“玉”“碧”“日”“樯”
“楫”“急”“百”“斛”“绿”“足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看”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不符合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一、仄起平收式(首句仄起,末字平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平起仄收式(首句平起,末字仄声)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三、仄起仄收式(首句仄起,末字仄声)
仄仄平平平仄仄
四、平起平收式(首句平起,末字平声)
平平仄仄仄平平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五言近体诗特定平仄句式
句式:仄仄平平仄
这种句式常用于首联的出句或对句,以及颔联、颈联的出句
七言近体诗特定平仄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通常用于首联的出句,为全诗营造氛围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拗句是指格律诗中不符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当诗中出现拗字时,需通过“拗救”调整平仄以符合规范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格律的严格程度:古体诗格律自由,不受对仗、平仄限制,押韵宽松;而近体诗则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格律严格。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飞雁出群格指格律诗首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
飞雁入群格指格律诗最后一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比喻是指通过甲乙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使描写更生动形象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近体诗押韵的主要忌和戒包括:出韵(落韵)、凑韵、重韵、倒韵、哑韵、僻韵、复韵(同义韵)、别韵(异义韵)、挤韵、撞韵、连韵,以及乱借韵和混韵。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近体诗的孤平是指平声收尾的句子除韵脚外仅存一个平声字的现象。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孤平只出现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平收押韵句式中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步韵(又称次韵)要求和诗严格复现原诗的韵脚字及顺序
用韵需使用原诗的韵脚字但可调整顺序
依韵仅要求与原诗同属一个韵部,无需使用原字。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E)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C)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红豆(第三法)
明月佳人观红豆,安能此物量相思?
喃喃悄悄复喃语,字字请君一一知。

点评

第三题:3分=3+0+0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

帖子

8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1
贡献
173
金钱
361
发表于 昨天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组20-海洋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 )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答: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平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笛、日、蹴、落、不、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横、看、吹、浪、扇、燕、不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答:这首诗符合替对的规则
   以下两处不符合粘的规则:
(1)横笛短箫悲远天。春风自信牙樯动
(2)迟日徐看锦缆牵。鱼吹细浪摇歌扇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答:
(1)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    
(2)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3)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
(4)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答:五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平平仄平仄”;
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xi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答: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前面一字用拗,后面必须用“救”。所谓 “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答: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有严格的格律。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指出律诗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字数合律,五律为四十字,七律为五十六字,七绝二十八字,五绝二十字;
第二,律诗对仗合律,中间两联对仗;
第三,平仄合律,每句平仄须依一定的格式,并讲究粘对。如果只具备第一个因素,就不是格律诗,而是古风,只是字数与律诗相合;如果只具备前两个因素,仅是古风式的律诗,也就是“拗律”。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答:飞雁出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的邻韵。
飞雁入群格:末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之邻韵。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答:比喻,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想要说的某一事物。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答:一是平仄通押。二是凑韵脚。三是出韵,也叫落韵。四是串韵。五是倒韵。六是重韵、复韵。七、戒僻韵。八、戒哑韵。九、戒犯韵(也称挤韵、撞韵)。十是连韵。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答: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答:“仄平仄仄平”和“仄仄仄平仄仄平”,这两种句式都是孤平。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答:步韵:谓和人之诗,而依原诗所用之韵及次第也。
用韵:和韵中的一种,与别人的诗酬和,要求和原作品用相同的韵字,但先后次序可以不同。
依韵:和韵中的一种,与别人的诗酬和,即和原作品韵脚的字在同一韵部即可,不必依照原诗用原韵。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E)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C)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红豆(渔洋第六法)
文/海洋
一树丹珠映碧岑,年年风雨守春深。
游人只道相思物,谁解枝头岁月心。

点评

第三题:6分=3+2+1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4

帖子

1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7
贡献
157
金钱
1272
发表于 昨天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21-渡远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答: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入声字有笛、日、蹴、落、不、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答:看,本诗中读平声,属寒韵平声,但在韵书中可平仄通用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答:“横笛短箫悲远天”和 “春风自信牙樯动”不符合粘规则。其余句子符合平仄。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答: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平收首句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答:五言,平平平仄仄,可以使用平平仄平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七言,仄仄平仄平仄仄,可以使用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情况下,第一个字必须用平声。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答: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五言的平平仄平仄,和七言的仄仄平平仄平仄都是拗句的一种。如果前面的用字平仄拗了,就可以用补救。
补救法:①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如果用了仄声,第三字应补成平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属于本句自救。
②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③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不像①②严格。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答:格律是否严谨。近体讲究平仄用韵等;古体不拘平仄格律,字数用韵等。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答:飞雁出群:首句借韵;
飞雁入群:尾句借韵。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答:咏物诗需要通过艺术手法让事物去说话,可以用的一种技巧。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答:禁止出韵(韵脚不是同一韵部)、重韵(出现两个相同的晕)、凑韵(生搬硬凑)、倒韵(颠倒字词将就押韵)。
忌撞韵(挤韵,犯韵),复韵,僻韵,哑韵。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答:一句诗里除了韵字,其余的只有一个平声字,那就是孤平。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答:平平仄仄平第一次如果是仄,就是仄平仄仄平,犯孤平。
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三个字变仄变成仄仄仄平仄仄平,犯孤平。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答:步韵也叫次韵,就是依次用原来的运,按照原来的次序相和,原来的位置和字都不能变。
用韵,就是用原诗的韵字,但次序可以和原来的不同。
依韵,用原诗的韵字的同一部,可以不用原诗的韵字。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E)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D)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七绝·红豆(渔洋第六法)
文/渡远
青藤自缚老秋千,日曝风干又一年。
终是情根藏不住,破衣迸作血珠圆。

点评

第三题:5.5分=3+0+2.5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8

帖子

198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八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1
贡献
437
金钱
792
发表于 昨天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组16 独立寒秋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 )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 )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 )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 × )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 ×)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入声字:笛,日,蹴,落,不,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看,浪,吹,摇,旋(通筵)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符合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首句押韵)
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首句不押韵)
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不押韵)
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首句押韵)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五言:平平仄平仄     在 平平平仄仄 中,可以使用。
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   在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句式中,可以使用。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拗句是格律诗中因平仄失谐而形成的句子。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 )(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答:两者的明显差别就在于,是否有严格的格律。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指出律诗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字数合律,五律为四十字,七律为五十六字七绝 28 字 五绝20 字; 第二,律诗对仗合律,中间两联对仗;第三,平仄合律,每句平仄须依一定的格式,并讲究替对粘。如果只具备第一个因素,就不是格律诗,而是古风,只是字数与律诗相合;如果只具备前两个因素,仅是古风式的律诗,也就是“拗律”。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答:1、飞雁出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的邻韵,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
2、飞雁入群格。末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之邻韵,称之为"飞雁入群格"(或称孤鹤入群格)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答:比喻,是将两种以上的事物联系起来,用其中一种事物去说明或描写另一种事物,使它更鲜明,更生动,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喻中要说明或描写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的那个事物叫喻体。一般把比喻分为四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答:一、平仄通押
 二、凑韵脚。
三、出韵,也叫落韵。
四、串韵
五、倒韵
六、重韵、复韵。
七、戒僻韵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
八、戒哑韵哑韵者,为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的字。
九、戒犯韵(也称挤韵、撞韵)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十、连韵: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连韵也叫“合音”。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答:专指五言律诗的“平平仄仄平”句式和七言律诗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即B式句),若句中除韵脚外仅有一个平声字,则构成“孤平”。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答:近体诗的“孤平”现象仅出现在以下两种句式中。
1、五言句式:平平仄仄平 :当第一字(即“首句”)使用仄声时,会导致第二字“孤平”例如“仄平仄仄平”即为犯孤平。
2、七言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当第三字(即“中句”)使用平声时,会导致“孤平”,例如“仄仄平平仄平仄”即为犯孤平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答:1、步韵,就是次韵,唱和的规则是和诗必须完全沿用唱诗的韵脚 ,不仅韵字相同,就连韵脚的顺序也必须一致。(韵同、字同、顺序也同)。
2、用韵(同韵):
用韵是指和与原诗所用的韵字完全相同,但不必按原诗韵字的顺序。 (韵同、字同、顺序不同)
3、依韵(又称 “借韵”):
依韵是指和诗与原诗的韵字同属一个韵部,不必使用相同韵字,也不限定顺序。(即韵字只需在同一韵部即可)。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E)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 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  C)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 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红豆(渔阳第一法)
南国春深撷几枝,玲珑手上起相思。
真情不似东流水,怀抱冰心凝玉脂。

点评

第三题:7分=0+2+5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8

帖子

198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八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1
贡献
437
金钱
792
发表于 昨天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组11-浅笑心柔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 )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 )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 )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 )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 )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平。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平平仄中平平仄,中仄平中仄仄中。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平中仄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中仄仄中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笛、日、蹴、落、不、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看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不符合。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平平仄中平平仄,中仄平中仄仄中。
分别失粘、失替、失对。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仄平平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答: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拗救: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 “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 )(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答:两者的明显差别就在于,是否有严格的格律。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指出律诗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字数合律,五律为四十字,七律为五十六字七绝 28 字 五绝20 字;
第二,律诗对仗合律,中间两联对仗;
第三,平仄合律,每句平仄须依一定的格式,并讲究粘对。如果只具备第一个因素,就不是格律诗,而是古风,只是字数与律诗相合;如果只具备前两个因素,仅是古风式的律诗,也就是“拗律”。
古体诗在这几方面,或没有要求,如对对仗并没有要求;或要求较宽,对字数、用韵的要求也较宽。但从大的方面来说,也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答:飞雁出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的邻韵,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
    飞雁入群格,末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之邻韵,称之为"飞雁入群格"(或称孤鹤入群格)。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两类本质不同但存在相似性的事物建立联系,用具体、浅显的乙事物(喻体)描述或说明抽象、深奥的甲事物(本体),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达效果。1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一是平仄通押:就是一首诗中将平声的韵脚与仄声的韵脚混在一起押,一会平声,一会仄声。
  二是凑韵脚。就是在押韵的字眼上随便拈一个押韵的字凑数,其意思与全诗毫不相干。这在顺口溜、莲花落和戏剧唱词中是常见的,但如出现在格律诗中那就显得俗气了,并对表情达意有妨碍。
三是出韵,也叫落韵。有的人由于读字发音不正确,或受方言影响,又不熟悉诗韵,作诗往往会出韵,例如有的方言中,"魔"、"谋"二字读音差不多,可是它们在《平水韵》中分别属五歌、十一尤,二者不通押;在《诗韵新编》中分别属二波、十二侯,二者也不能通押。如果这两个字在一首诗中同时作韵脚,那就出韵了,这也叫落韵。所以初学作诗时,凡叶韵用字,过去未见过先例的,须和韵书查对一下。
四是串韵:是指作品押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有的人由于不知道异义、异音的同一汉字分属不同的韵部,作诗就会窜韵。
五是倒韵。就是把一些xi惯性搭配词组,前后颠倒过来迁就韵脚。
六是重韵、复韵。诗中出现过的韵字,再次出现,并用来作韵脚,叫做重韵。同义又同韵的字,如"芳"、"香"同属阳韵,"忧"、"愁"同属尤韵。这类字这类字在同一首诗中作韵脚,叫做复韵。重韵和复韵在诗中出现,意思重复,显得单调乏味,必须避免
七戒僻韵
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即生僻之字,如东韵之“蝀翀”等字,流于艰涩。
八戒哑韵
哑韵者,为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的字。
九戒犯韵(也称挤韵、撞韵)
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从一般角度上来讲,如果发生了“挤韵或撞韵”,整首诗中句脚的字韵就缺少了变化,读来粘滞、涩口,所以不宜出现这种情况。
十连韵: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连韵也叫“合音”。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王力在《诗词格律》中提出孤平的定义为: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即为孤平。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步韵:即次韵,谓和人之诗,而依原诗所用之韵及次第也。
用韵:和韵中的一种,与别人的诗酬和,要求和原作品用相同的韵字,但先后次序可以不同。
依韵:和韵中的一种,与别人的诗酬和,即和原作品韵脚的字在同一韵部即可,不必依照原诗用原韵。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A)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A)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七绝•红豆(第六法)
文/浅笑心柔

南国春深发几枝,东风拾取缀相思。
分明点点鲛人泪,却问檀郎知不知。

点评

第三题:8分=3+0+5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6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1
贡献
139
金钱
242
发表于 昨天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 )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 )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 )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 × )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 × )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入声字:笛(十一陌)、日(四质)、蹴(一屋)、落(十药)、不(五物)、百(十一陌)。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看:诗中“迟日徐看锦缆牵”作“观看”义,读仄声;若表“看护”,可平读,为通用字。
那:诗中“百壶那送酒如泉”作“怎能”义,读仄声;若作疑问代词“哪里”,可平读,为通用字。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替‌:“替”的核心是“同一诗句内,二、四、六字平仄需交替出现”(避免“平平平”“仄仄仄”),全诗8句均满足。
‌对‌:“对”的核心是“同一联内,出句与对句的二、四、六字平仄相反”,全诗4联均满足。
‌粘‌:“粘”的核心是“相邻两联,前联对句与后联出句的二、四、六字平仄相同”,全诗3组相邻联表现如下:
⑴首联对句(2句:仄 平 仄)vs 颔联出句(3句:平 仄 平)→ 二、四、六字全相反,不符合
⑵颔联对句(4句:仄 平 仄)vs 颈联出句(5句:平 仄 平)→ 二、四、六字全相反,不符合
⑶颈联对句(6句:仄 平 仄)vs 尾联出句(7句:仄 平 仄)→ 二、四、六字全相同,符合
综上,这首诗符合“替”和“对”,但“粘”不完全符合。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五言:“平平仄平仄”(对应正格“平平平仄仄”)
⑴句式特点
正格“平平平仄仄”的第3字为平声、第4字为仄声,替换后第3字变仄、第4字变平,形成“平平仄平仄”;仅调整“3、4字”的平仄顺序,“1、2字(平)”和“5字(仄)”保持不变,仍符合“仄收不押韵”的核心属性。
这是近体诗中最常见的平仄替换,不视为“拗句”,属于格律内的灵活变体,因第2字为平声,也叫“平起仄收替换式”。
⑵使用场景
仅用于五言绝句、律诗的非韵脚句(如首联上句、颔联上句、颈联上句),需满足“平起”(第1、2字为平声)且“仄收”(第5字为仄声,不押韵)。
当正格“平平平仄仄”中的字词无法匹配诗意(如需用“仄平”结构的双字词,如“故人”“故乡”)时,用此句式适配表达,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正格“平平平仄仄”),若改为“空山故人至”(“平平仄平仄”),既贴合表意,又符合格律。

  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对应正格“仄仄平平平仄仄”)
⑴句式特点
是五言“平平仄平仄”的扩展:在五言前加“仄仄”(符合“七言前两字与五言首字平仄相反”的扩展规则),正格“仄仄平平平仄仄”的第5字为平、第6字为仄,替换后第5字变仄、第6字变平,形成“仄仄平平仄平仄”;“1、2字(仄)”“3、4字(平)”“7字(仄)”不变,仅调整“5、6字”顺序,属于“仄起仄收替换式”。
⑵ 使用场景
用于七言绝句、律诗的非韵脚句(如首联上句、颔联上句),需满足“仄起”(第1、2字为仄声)且“仄收”(第7字为仄声,不押韵)。
常见于需突出句中双字词的场景,例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正格“仄仄平平平仄仄”),若改为“风急天高客愁起”(“仄仄平平仄平仄”),用“客愁”(仄平)替代“猿啸”(平仄),既保留格律,又强化思乡情感,是经典用法。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 “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 )(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两者的明显差别就在于,是否有严格的格律。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指出律诗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字数合律,五律为四十字,七律为五十六字,七绝二十八字,五绝二十字;
第二,律诗对仗合律,中间两联对仗;
第三,平仄合律,每句平仄须依一定的格式,并讲究替对粘。如果只具备第一个因素,就不是格律诗,而是古风,只是字数与律诗相合;如果只具备前两个因素,仅是古风式的律诗,也就是“拗律”。
古体诗在这几方面,或没有要求,如对对仗并没有要求;或要求较宽,对字数、用韵的要求也较宽。但从大的方面来说,也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⑴飞雁出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的邻韵,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
⑵飞雁入群格。末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之邻韵,称之为"飞雁入群格"(或称孤鹤入群格)。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比喻,是将两种以上的事物联系起来,用其中一种事物去说明或描写另一种事物,使它更鲜明,更生动,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喻中要说明或描写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的那个事物叫喻体。一般把比喻分为四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1、明喻:
明喻,本体和喻体一并托出,一般在两者之间加上“如”“似”“若”或“犹如”“恰似”“仿佛”等字眼。例如: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若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似3)“二月春风似剪刀”。似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似、如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似
2、暗喻:
暗喻,又称隐喻。这种比喻,一般也要求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不同于明喻的是不用“如”“似”等明显的比喻字眼,而是用其他谓词和状词。暗喻较明喻更近一层,它突出本体或喻体的某种特征,比喻更传神,更生动。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突出喻体“桃花潭水”千尺之深的特征,来暗喻本体“汪伦送我情。”
3、借喻:
借喻,本体不用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表本体。它比暗喻更近一层,本体和喻体融合在一起了,喻体直接代表本体。借喻二体合一,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应该是人们比较容易了解的,或者从诗句的前后句的联系中、从典故、文献的联想中,能够琢磨出来,不宜晦涩难懂。比如: 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 以梨花比喻雪。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喻山。
4、博喻
用多种事物同时比喻一个事物。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十四句诗用了十种声态作比喻,不仅展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而且暗示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一是平仄通押:就是一首诗中将平声的韵脚与仄声的韵脚混在一起押,一会平声,一会仄声。初学诗的人往往用韵母相同而平仄各异的字押韵,尤其是现代语中读平声而古时读入声的字,如"石"、"国"、"激"、"昔"等字押韵。有的在不押韵的单句末尾用了平声字,这都是不合撤的。辨四声不但是学平仄的基础,也是学押韵的基础。
    二是凑韵脚。就是在押韵的字眼上随便拈一个押韵的字凑数,其意思与全诗毫不相干。
    三是出韵,也叫落韵。有的人由于读字发音不正确,或受方言影响,又不熟悉诗韵,作诗往往会出韵,例如有的方言中,"魔"、"谋"二字读音差不多,可是它们在《平水韵》中分别属五歌、十一尤,二者不通押;在《诗韵新编》中分别属二波、十二侯,二者也不能通押。如果这两个字在一首诗中同时作韵脚,那就出韵了,这也叫落韵。所以初学作诗时,凡叶韵用字,过去未见过先例的,须和韵书查对一下。
    四是串韵:是指作品押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
    五是倒韵。就是把一些xi惯性搭配词组,前后颠倒过来迁就韵脚。例如:"花葩"、"嫩凉"、"崎岖"等,不能为了押韵而把它颠倒过来,成为"葩花"、"凉嫩"、"岖崎"。
    六是重韵、复韵。诗中出现过的韵字,再次出现,并用来作韵脚,叫做重韵。同义又同韵的字,如"芳"、"香"同属阳韵,"忧"、"愁"同属尤韵。这类字这类字在同一首诗中作韵脚,叫做复韵。重韵和复韵在诗中出现,意思重复,显得单调乏味,必须避免。
    七、戒僻韵
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即生僻之字,如东韵之“蝀翀”等字,流于艰涩。
    八、戒哑韵
哑韵者,为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的字。如“东”韵之“忡、懵”等字即是。
    九、戒犯韵(也称挤韵、撞韵)
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从一般角度上来讲,如果发生了“挤韵或撞韵”,整首诗中句脚的字韵就缺少了变化,读来粘滞、涩口,所以不宜出现这种情况。
撞韵。在格律诗中,不管平仄,只要白脚与韵脚的韵母相同,都属于撞韵。一般来说,韵脚为“死韵”时,撞韵、挤韵、连韵就会对诗词的韵律产生伤害,形成“硬伤”;而韵脚为“活韵”时,撞韵、挤韵、连韵就不会对诗词的韵律产生太大的伤害,甚至完全有伤无害。
    十、连韵: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连韵也叫“合音”。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除韵脚外仅剩两个平声字且不连续,也叫犯孤平。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唱和诗是古代文人之间以诗歌相互酬答、呼应的创作形式,核心是 一唱一和的互动性,既体现了诗歌的社交功能,也蕴含着文人雅士的情感交流与文化共鸣,唱和唱和以 “唱” 与 “和” 为互动形式的诗歌,通常由一方先创(“唱”),另一方依据其主题、韵脚或情感进行回应(“和”)。强调 “附和” 关系,和诗需呼应原诗的核心内容,可能严格遵循原诗的韵脚,形式上的关联性较强。多用于亲友、同道间的日常交流,题材广泛。
⑴次韵(又称 “步韵”)
次韵唱和的规则是和诗必须完全沿用唱诗的韵脚 ,不仅韵字相同,就连韵脚的顺序也必须一致。(韵同、字同、顺序也同)
⑵用韵(同韵):
用韵是指和与原诗所用的韵字完全相同,但不必按原诗韵字的顺序。 (韵同、字同、顺序不同)
⑶依韵(又称 “借韵”):
依韵是指和诗与原诗的韵字同属一个韵部,不必使用相同韵字,也不限定顺序。(即韵字只需在同一韵部即可)
例如: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和元稹《使东川・梁州梦》这两首唱和诗。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唐·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使东川・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这两首诗的韵字,原诗的韵字是“愁”“筹”“州”,和诗的韵字是“头”“游”“州”,虽然韵部都是“十一尤”,但是和诗没有用原诗的韵字,这就属于依韵唱和。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B)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运用的是(A)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七绝·红豆
文/湘月 (渔阳第七法)
寒夜相思红豆生,霜风冷月逐舟行。
若将心事托潮去,恐到天涯未肯平。

点评

第三题:10分=3+2+5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5

帖子

17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8
贡献
403
金钱
709
发表于 昨天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高山.虹 于 2025-11-2 11:15 编辑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卷
李白组-07流水高山.虹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x)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v)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x)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x)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x)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笛  日  蹴  落  不  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看  吹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不符合。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答:五言诗的特定句式 “平平仄平仄”。七言诗的特定句式:“仄仄平平仄平仄”。
五言:平平平仄仄,可以用平平仄平仄,七言可以用仄仄平平仄平仄。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答: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抝字可用以下两种办法补救:
(1)本句自救。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五言句即变成“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2)对句相救。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五言句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3)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如果没有仄声,只有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第五子用了仄声,这是半抝,可救可不救。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答:古体诗和近体式的主要区别:两者的明显差别就在于,是否有严格的格律。
近体诗必须字数合律,平仄合律,一韵到底,律诗需对仗合律,每句平仄须依一定的格式,并讲究替对粘。古体诗不讲究格律,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句数可单可双,一切以表情达意需要为主旨的传统诗。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答:飞雁出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的邻韵,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
飞雁入群格,指末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之邻韵,称之为"飞雁入群格"(或称孤鹤入群格)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2分 )
答:比喻,即打比方。是将两种以上的事物联系起来,用其中一种事物去说明或描写另一种事物,使它更鲜明,更生动,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喻中要说明或描写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的那个事物叫喻体。一般把比喻分为四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答:近体诗押韵有以下几方面的忌和戒:
一是平仄通押:就是一首诗中将平声的韵脚与仄声的韵脚混在一起押,一会平声,一会仄声。
二是凑韵脚。就是在押韵的字眼上随便拈一个押韵的字凑数,其意思与全诗毫不相干。
三是出韵,也叫落韵。
四是串韵:是指作品押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
五是倒韵。就是把一些xi惯性搭配词组,前后颠倒过来迁就韵脚。例如:"花葩"、"嫩凉"、"崎岖"等,不能为了押韵而把它颠倒过来,成为"葩花"、"凉嫩"、"岖崎"。
六是重韵、复韵。诗中出现过的韵字,再次出现,并用来作韵脚,叫做重韵。
七是戒僻韵。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即生僻之字,如东韵之“蝀翀”等字,流于艰涩。
八是戒哑韵。哑韵者,为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的字。如“东”韵之“忡、懵”等字即是。
九是戒犯韵(也称挤韵、撞韵)。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十、连韵: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连韵也叫“合韵”。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答:王力先生定义的孤平,是指在韵句中除韵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即为孤平。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答:近体诗的孤平会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出现,七言诗即是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出现。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答:三者是唱和诗的押韵方式,核心区别在对原诗韵字的遵循程度:
(1)次韵(又称 “步韵”)。次韵唱和的规则是和诗必须完全沿用唱诗的韵脚 ,不仅韵字相同,就连韵脚的顺序也必须一致。(韵同、字同、顺序也同)
(2)、用韵(同韵)。用韵是指和诗与原诗所用的韵字完全相同,但不必按原诗韵字的顺序。 (韵同、字同、顺序不同)
(3)依韵(又称 “借韵”)。依韵是指和诗与原诗的韵字同属一个韵部,不必使用相同韵字,也不限定顺序。(即韵字只需在同一韵部即可)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E)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C)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

红豆(渔阳第三法)
文/李白组-07流水高山.虹

一豆殷红似血凝,秋风卷处化离声。
如何消得相思苦,独立空庭泪雨倾。

点评

第三题:9分=3+2+4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4

帖子

1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7
贡献
157
金钱
1272
发表于 昨天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十一期毕业考试试卷
李白组05-落叶知秋
一、(10分)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添 √ 号,错的在括号里填 × 号
1、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一定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2分
2、近体诗以押平声韵为主(✓)2分
3、拗救的常见方式是在本句自救(×)2分
4、七言近体诗的正格是首句不入韵式(×)2分
5、所有的通用字,都是平仄通用字(×)2分


二、(20分)
城西陂泛舟
唐·杜甫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

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

筵。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

泉。

1、标注这首诗的平仄(不包括题目)5分

2、找出这首诗的入声字(不包括题目)5分
入声字:笛 日 蹴 落 不 百

3、找出这首诗的平仄通用字(不包括题目)5分
通用字:看

4、这首诗是否符合替对粘的规则?5分
答:符合替对的原则,不符合粘的原则。

三、(10分)
1、写出近体诗七言句的四种基本句式(3分)
1.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2、写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特定的一种平仄句式,并加以说明在那种句式中可以使用这种特定句式。(2+5分)
答:五言:平平仄平仄
       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
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四、(20分)
1、什么是拗句?如果诗中出现拗字怎样补救?(2+3分)
答: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补救:a本句自救
          b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七言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诗人们在运用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

2、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是否有严格的格律

3、什么是飞雁出群格和入群格?(2分)
飞雁出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的邻韵。
入群格:末句所押之韵借可通押之邻韵。

4、请说明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想要说的某一事物。(2分 )

5、近体诗押韵有那些忌和戒?(3分)
一是平仄通押
二是凑韵脚
三是出韵
四是串韵
五是倒韵
六是重韵复韵
七是戒僻韵
八是戒哑韵
九是戒犯韵
十,连韵

6、什么是近体诗的孤平?(以王力先生的为准)(2分)

7、近体诗的孤平会在那种句式中出现?(2分)

8、什么是唱和诗的"步韵"、"用韵"和"依韵"(2分)

五、(10分)
选择题,将正确的一项填在括号里:

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2分)  
运用的是(A)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夸张  E,互文

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2分 )
运用的是(E)
    A,借喻  B,明喻  C,互文  D,夸张  E,暗喻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使为君开。(2分)  
运用的是(A)
    A,互文  B,借喻  C,暗喻  D,夸张  E,明喻

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分)  
    A,明喻  B,互文  C,借喻  D,暗喻 E,夸张
运用的是(C)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分 )
    A,夸张 B,明喻  C,互文  D,暗喻  E,借喻      
运用的是(A)

六、创作题:

请以“红豆"为题,采用渔洋绝句十二法中的任意一法,写七言绝句一首,韵部不限,限平水韵,标明几法。(30分其中书写格式2分,立意20分,格律3分,脉络5分)
七绝.红豆
文/落叶知秋
烟雨江南浓郁时,红装万点坠繁枝。
世人非爱真颜色,此物相思已尽知。

点评

第三题:6分=3+2+1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3 17: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