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24-10-7
威望287 
金钱1769 
贡献363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一期版主、招生群版主兼梅雪坞招生群版主 
    
     威望- 287 点
 
        
     贡献- 363 次
 
     金钱- 1769 枚
 
 
 
 
 | 
 
 
发表于 2025-10-25 19: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8.减字木兰花·望月 
文/莫言 
   冰轮初上,银汉无声垂玉帐。 
梦绕星移,思绪绵延任我痴。 
     桂香盈袖,欲问姮娥曾记否? 
那夜尊前,偎倚慈亲说月圆。 
江中月评: 
        这首小令以“望月”为题,整体而言,全词由景入情、由今忆昔,把客居的乡愁藏于月色桂香中,余味悠长。 
        也有不足之处: 
        上下阕衔接稍显生硬:上阕侧重于描绘月夜的景色和自己的思绪,下阕突然转到对与亲人相处场景的回忆,中间缺乏自然的过渡,使得词作在连贯性上有所欠缺。 
 还要注意词作格式。 
 一己之见,不妥之处见谅。 
 
9.减字木兰花·月影情思 
文/绿竹09-晴续 
 
       星稀月朗,河畔举杯孤欲赏。云影悠悠,凝泪回眸在码头。 
       牵肠挂肚,倾尽痴心无觅处。天若含情,共沐银霜千万程。 
慢慢评:1.在一个月光明亮星星隐约的夜晚,独自在河畔喝酒赏月。云缓缓飘过,含着眼泪回头看看码头(那人就要乘船走了)。牵肠挂肚,我一片痴心见找不到理解的人。如果上天也懂情义,就让我和那个万里之外思念的人一起沐浴这月光吧。2.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很容易发现词中的问题,第一拍色调明快清丽,正在河畔赏月而且是“孤”赏,第二拍突然哭起来了,而“看码头”正是说明有人要乘船离开,但是前后色调反差较大,“云影悠悠”也和后面的七字句关联疏松,基本算是废字。后面两拍总的来说比较流畅。最喜第四拍,化古无痕。前两拍如果能再修改润色,应该是一首不错的小词。 
 
10.剪字木兰花·秋思 
文/绿竹28-晓风残月 
       凭栏遥望,淡月烟斜思绪漾。一曲无休,何处箫声满寄忧。 
       举杯试问,可许世间无别恨。几梦君旁,隐约还闻桂子香。 
 
天之年简评: 
秋日抒怀淡淡的忧愁,立意清晰。 
淡月、清箫、斜烟、空栏,这些物象择用的不错,营造着秋思忧怀的意境。 
一曲无休暗喻秋思绵绵不绝。举杯试问则是对忧思无奈的情绪疏解。 
第四意群的结拍更是表达忧愁中的希望,暗夜里的光明,冷色调中的一个火花。意蕴充沛耐品,好。 
最大的不足是用韵有误,第一韵在第二韵部,第二韵在第十二韵部,第三韵在第六韵部,第四韵也在第二韵部,错误在此:第四韵与第一韵在同一韵部了,不符合本词牌的要求,建议修改。 
另外,注意词牌名不要笔误,是“减”而非“剪”。 
 
11.  减字木兰花•问月 
文/绿竹田园如诗 
  难圆易缺,是为人间多远别?月自无言,变幻阴晴在九天。 
  举杯邀饮,影入酒中同鉴品。何事心伤?未忘忧时苦衷肠。 
 
见微浅评:问好同学。小词以问月之圆缺,诉远别家乡亲人之苦。前面两拍好于后面两拍。后面的问题主要有三,一,鉴品一词应该是品鉴为韵而凑。品鉴意指品评鉴别,用在这里似有不妥。二,起拍一问,结拍再问,似有多余。三,衷字是多音字,非平仄通用,出律。个见勿怪。 
 
12.减字木兰花.问月文/青桐-秋韵 
临窗问月,尝尽别离愁未阅。 
清影光斜,曾也庭园共赏花。 
婵娟千里,君在他乡同乐喜。 
何日归期,鸿雁传书会有时。 
 
兰香淡雅浅评: 
一,优点:这阕《减字木兰花·问月》格律正确,以“问月”为线索,将思念与期盼融入寻常景致,以“月”作为核心意象贯穿始终,既是倾诉的对象,又是连接今昔、两地的纽带,情景交融间,将寻常人的思念写得真切动人。 
二、 不足之处: 
 1.下阕的用韵没转开,同属词林正韵的第三部。 
 2、 炼字不够精准: 
“尝尽别离愁未阅”中“阅”字生硬,与“愁”的情感搭配牵强,“同乐喜”中“乐,喜”意重,不但费字而且与全词“问归期”的离愁基调相悖,情感逻辑断裂。 
三、建议:“阅”试改为“歇”;准备过片处语序稍调一下“曾共庭园赏落花”;“同乐喜”试改为“愁也系”会不会好一点?“会有期”改为“莫误迟”怎样? 
以上纯属个见,可酌情听取。 
 
13.减字木兰花    问月 
扶苏09-京门无忧 
     月光竹屋,花影间佳词小筑。让座清茶,香漫轻纱意自嘉。 
     云羞拜别,墙护幽庭藏翠叶。丝鬓轻扬,眸下含光凝泪长。 
 
梦绿浅评:1,小词格律用韵无误,解读:映着月光的竹屋,花影间好词般的小筑。座间慢品清茶,香味漫过轻纱,那意境是最好的。拜别时云遮月影,墙下庭间绿叶幽幽,风拂过轻盈的发丝,眼里泪光点点强忍泪花。 
2.全片抒写了月影小筑,短暂的相聚又分别的情景,结尾“凝泪长”暗含不舍的情丝,离别后的寂寥,情意绵长,有余味。 
3.第一意群的,“词小筑”较生涩,改“连小筑”可好。“云羞”用拟人手法,使离别更具情境。全片景起情结,脉络清晰,意群间联系紧密,有画面感,不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