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回复: 6

思无邪漫谈之一百六十:我听《来到遥远的地方》

[复制链接]

1298

主题

443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177
贡献
5201
金钱
10837
发表于 2025-10-20 14: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之达 于 2025-10-21 11:08 编辑

       思无邪漫谈之一百六十:我听《来到遥远的地方》

  
           

      近来两位老友微信给我发来歌曲《来到遥远的地方》,亦有朋友们不断的在"微信群“、"朋友圈"和"视频号"里发出这个短视频。
       开始用手机听了前奏,觉不错;听过第一段,已经爱不释手;随后连听三遍,已然陶醉——这确实是一首好歌。
       歌曲旋律舒缓悠扬
,洋溢西部草原风情;歌词是一首虔诚的新诗,诗意盎然。整首歌,在钦敬而颇有几分感伤的氛围中追思流连。
       是初创吗?查了下百度:它十几年前就有了。而如此好听的歌,当时居然没有唱出来?!
      
    《来到遥远的地方》以“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为媒介为轴线,辅以王洛宾式的浪漫,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草原画卷。既有对王洛宾一生漂泊的慨叹,也有对其艺术成就的礼赞。它不仅是个人艺术仰慕的复现,也是后来者对游牧文化的精神寻根。
       怀旧与追寻的交响。
       开篇“你的歌儿我也会唱”,起的明确亦自然——说的是王洛宾,唱的是《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谣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寻着歌儿”来到那遥远的地方,追寻“西部歌王”的足迹,所见所想一 一道来。“青青的草原还和从前一样”,暗喻自然永恒而人事已非的怅惘。牧羊女与花香、六弦琴与牦牛,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具体可触的画面。而“轻轻的鞭儿不同从前一样”的细节,则表现的是对时光流逝和年代更替的感慨。
       感伤中的诗意栖居‌
      “天籁的长调”,述及的是特定地域草原长调的悠扬与苍凉;“说不清的滋味”,多种感想诸如有伤感、有快乐,有满足、有缺憾,有敬仰、有自励。把歌儿“装进行囊”,将思绪“绘成花香”,这一细节对比揭示的是:物质可以携带,情感只能铭记。
       飘荡的歌谣是不灭的薪火‌
    “随风飘扬”的结尾当属卒章显志,它宣示的是:物质载体可以消失,但精神图谱将永远鲜活——这不单 是个体情感的释放,也是文化基因的传递;既是王洛宾作品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写照,也隐喻着民间艺术代际传承的必然。
      
       无疑,这是一首好歌,一首有人物有自然、有历史有当下、有借鉴有创造、有典故有互文的钦敬的追思的深情的朝圣的浪漫的诗意的感伤的优美的不可多得的好歌。

       这样一首当前颇火的歌曲,歌者和歌唱家们应该可以把握住此歌的基调和风格,遗憾的是,在听过的七八位演唱中,只有两三位的演唱是合乎这歌的情绪,其他包括两位国内很有名气的歌唱家,都把此歌唱走了。有的唱出雄壮,有的唱出悲昂,有的唱出松软······
       唱草原的歌者以及他的歌,不应该唱出《北京颂歌》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情绪;追思一位歌者,应该与缅怀烈士的《英雄赞歌》以及《怀念战友》的情感会有大不同。
       好的歌者,是理解作品,唱出文本。而不是离开原作的情感去炫技,去飙高音。
       离开作品氛围、风格去激情演绎,是忘情的南辕北辙!      

       好的歌者,需要抵达歌曲的灵魂,理解情感,认知意境,达成人歌合一,最后实现无我之境,完美表达歌曲。而不是表现自己,推崇自己。
       离开歌曲的基点主旨去恣意造魅,是艺术的喧宾夺主。


115

主题

287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23
贡献
3476
金钱
5250
发表于 2025-10-20 14: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这首歌,确实很火,微信中频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287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23
贡献
3476
金钱
5250
发表于 2025-10-20 14: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唱的赖叽的,有唱的哭叽濑尿,有唱的雄壮激昂,都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8

帖子

89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0
贡献
216
金钱
360
发表于 2025-10-20 14: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网红(都是音乐学院的老师),还真不懂怎么歌唱才是最对。就是表现自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主题

443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177
贡献
5201
金钱
10837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0 17: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是刘和刚唱出的,他的演唱侧重了声势,显雄壮,嗓子好、气力足,但这显然不是这歌的情绪和意境;而经常在公园给大众演唱的男高音音乐讲师魏广德,则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激情四射的演绎了悲壮如同在唱《怀念战友》。因为两人都影响很大,所以后来者以他们为样板类似演唱较多。这是离开原作的自我表现或不知不觉。尤其后面的高音,不应该往上挑。

周强是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师从金铁霖,其演唱与刘魏不同,尾句没有飙高音,中部演唱清亮通透自然尤“来到遥远的地方”一句,音质音色无人能及,声音与吴雁泽相似。如果开头和结尾用气再结实硬朗一些,效果会更好。
徐霞唱的好,音色清澈柔婉,情感充沛,自然流畅,表达到位。她应该是目前唱这首歌最好的一个,为了表现歌曲特点,可以听出她对自己声音的细腻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96

帖子

13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7
贡献
239
金钱
720
发表于 2025-10-20 21: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追思怀念又有几分感伤,是深情、温暖、美妙。
这歌,真让几个唱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96

帖子

13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7
贡献
239
金钱
720
发表于 2025-10-20 21: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歌曲的基点主旨去恣意造魅,是艺术的喧宾夺主。”——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4 09: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