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翁 于 2025-9-30 22:01 编辑
邺下来仪l轮值首版丹哥简评
楚宫春慢·南飞雁(依钦谱、周密体) ——依韵和袁虎先生 樵夫 . 和风抚柳,黛峦紫岚萦,媪牵童叟。杏木桂芳,装点桃湖清秀。画栋连通水榭,碧水畔、奇石穿透。更有橘洲,绕圣乡、飞鸟叽啁,碧川娇美相诱。 崖壁神工雕就,山水美、飞雁焉能离否?来往绕旋,不舍频频回首。互忆潭州盛事,更不忘、莺朋鹭友。互叙衷肠,校庆临,谈笑风生,再续情深意厚!
此词以细腻笔触描写南飞雁,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同时借大雁南飞之景象,抒发爱故乡、爱学校的深厚情感。深层意涵可归为三端,显雅致之外的厚重感: 一、地域符号:锚定文化与情感 “橘洲”“潭州” 直指长沙,为 “桃湖”“水榭” 等景致立地理坐标,免泛泛写景之空。“圣乡” 既含长沙人文底蕴,结合 “校庆临” 更暗指校园,显培育之神圣与词人眷恋,让地域描写从 “风景美” 升为 “精神归”。“杏木” 关联 “杏坛” 暗合教育,“桂芳” 贴合长沙风物,均为 “校庆” 伏笔,勾连景致与主题。 二、“飞雁” 隐喻:从物象到人情的升华 “飞雁” 历经 “自然之雁 — 离乡之客 — 归校之人” 三重转变。初以 “焉能离否”“绕旋回首” ,写雁恋山水,承 “雁喻游子” 传统却破 “孤雁” 孤寂,添 “盼归” 意;后借 “互忆盛事”“不忘鹭友”,让 “飞雁” 化身为归校校友,“绕旋” 是流连,“回首” 是追忆,将 “个体思乡” 扩为 “群体怀旧”,共情力十足。 三、和韵之妙:承意又创新 依韵袁虎先生,以 “校庆”“续情深”,承接原作 “情谊” 核心,用 “互叙衷肠”“谈笑风生” 将 “承意” 化为具象场景,使 “和” 不止于格律,更在情感共鸣。创新处在于以 “飞雁喻校友”“山水衬校情”,融传统和韵题材与现代校庆场景,守古韵又赋真情,显 “和而不泥古” 之巧,十分难得,这与作者长期苦练基本功是分不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