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风版主
精华66
注册时间2020-1-9
威望1308
金钱2941
贡献1046
版主
古韵新风版主
  
威望- 1308 点
贡献- 1046 次
金钱- 2941 枚
|
本帖最后由 骆驼 于 2025-9-19 14:32 编辑
龙口市(5个村)
南山村
东江街道南山村,20世纪80年代初期还是一个只有800人口的 鲜为人知的穷山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靠5000元搞起了工副业加 工,迈出创业第一步。目前,村办企业南山集团的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前列。先后获“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区”“全国创建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等称号。该村党委被评为“全 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南山村拥有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村级 KFC(肯德基);第一个村 办大学(南山学院);第一个村办五星级饭店(南山国际会议中心); 山东第一个公务机公司(新龙航空);世界上最大的铜铸坐f(南山大 f);世界上球洞数量最多的高尔夫国际训练中心(也是国家高尔夫队 训练基地)。已建成南山工业园区、南山旅游景区、龙口高新技术产业 园区、东海旅游度假区,业务涵盖铝业、纺织服饰、金融、航空、地产、 健康、教育及旅游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兴建了藏书80万册的图书馆、可容纳2万余名观众的体育场馆、拥有1600多个座位的南山大剧院等。建立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中专到大 学的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该村“村企合一”模式与公共服务、生态 环境的协同发展,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典范样本。
南山村
五千元起步,百亿级登峰,敢闯敢拼敢向寰球争席位;
四十载凝魂,一村人秉义,创新创业创来典范证初心。
西河阳村
诸由观镇西河阳村以拥有明清古建筑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获“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等称号,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村的百年古建“哈瓦房”(黄县房),采用当地特有的诸由观青石砌筑,屋顶覆盖整齐的黑色瓦片,俯仰结合,瓦片图案极具吉祥文化特色。现存百余处传统院落,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建造,布局考究,展现了胶东传统村落的独特风貌。近年来,该村深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对306幢哈瓦房进行连片挂牌保护修缮,对百年老龙街进行提升改造,重塑古村历史风貌。通过修建民俗博物馆、民俗体验馆、大隐文化孔子学堂等记录村庄发展足迹,打造具有胶东特色的乡村记忆平台。聚焦文旅融合赋能,高标准建设古村落风格的党群服务中心及广场配套建设工程,开通龙口首条“河畔古韵”旅游公交专线,推动古村落融入全市旅游路网。在村内升级打造“三馆一圈”体验线路,邀请40余位非遗传承人驻馆展示传统文化,呈现沉浸式文旅体验。依托“乐享诸游”镇域旅游品牌,精心策划举办龙口“诸由春饼美食节”,大大提高了该村的旅游知名度。
西河阳村
古韵焕新姿,青石无言,黑瓦有灵,百年宅院开画本;
老街藏大道,非遗驻馆,春饼迎宾,九曲河畔起莺声。
黄城阳村
石良镇黄城阳村地处龙口、栖霞、蓬莱三县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被誉为“胶东小y安”,曾为黄县乃至胶东抗日斗争 作出卓越贡献。村内现存中共黄县县委旧址和胶东反投降指挥部旧址。2022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名单。
近年来,该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依托红色文化底蕴与自然资 源优势,探索“红色引领、生态赋能、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通过修缮革命遗址、建设红色文化展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将革命精神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作为烟台红富士苹果的主产区之一,大力推广苹果新品种,进行基地标准化管理,提升规模化效益。积极发展蜜蜂养殖产业,“胶东小y安蜂蜜”从龙口走向全国。乡村振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抗战时期黄县县长孙执中虽远居他乡,仍心系故土,2005年、2012年先后捐赠电脑、电视机,并个人捐资30万元重建村幼儿园、安装纯净水设备,改善了村内教育和生活条件,成为乡贤反哺家乡的典范。Twjr苏继庆,夫妻俩22年种下6万棵树,用半生时光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人故事广为流传。
黄城阳村
踏三县而通天地,烽火淬成苹果红、振兴路;
聚千祥以证沧桑,蜜香融进朝霞色、追梦程。
下丁家村
下丁家镇下丁家村是“山东省旅游特色村”,下辖 8 个自然村,这里群峰环绕,景色宜人。“下丁家精神”发源于此。原下丁家乡党总支书记、全国劳动模范王永幸是此村人,他曾带领村民艰苦奋斗,把穷山沟改造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下丁家村有山有水,生态环境优越,本土文化更是广为传颂。村里的下丁家乡村振兴主题馆,是烟台地区知名的教育基地和旅游点。该主题馆根据文图和历史时间实体,展示了以王永幸为代表的下丁家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的历程,讲述了他们如何把“山高地薄石头多、天地自带三分灾”的穷乡村,改造成了风景秀丽、高产稳产的富裕村,成为当时全国农牧战线一面旗帜的动人故事。进入新时代,村党委领办合作社,建立50多亩果蔬种植基地,栽种大樱桃、苹果,套种“烟薯25”地瓜。流转撂荒的土地,修建梯田110亩,改造成现代化苹果园,种植“维纳斯”新品种苹果。近三年来,又建立了下丁家山泉水厂和2500吨气调库。同时,建立精细管理和精准营销模式,深入挖掘和整合8个自然村的资源,打造电商平台,进行网上销售,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加。
下丁家村
忆往昔战天斗地,凿石改河,将三分灾化千钟粟;
看今朝兴业富民,联网冲浪,携八村云销万壑春。
常伦庄村
七甲镇常伦庄村原名“孙胡庄”,因孙姓和胡姓最早在此定居而得名。1945 2月,为纪念本村抗日战斗英雄任常伦,更名为“常伦庄”。该村是“山东省和美乡村示范村”,入选第三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名单。
常伦庄村
红色铸魂,绿色生金,两色辉映康庄道;
春畴叠锦,秋畴涌浪,双畴铺开幸福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