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3

沁园春•澹水无心

[复制链接]

34

主题

358

帖子

12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0
贡献
351
金钱
445
发表于 2025-9-11 04: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沁园春•澹水无心

四九霜秋,山河同悼,追思未休。忆湘江击水,少年意气;井冈举火,星点原丘。赤水奇谋,雄关漫道,碧血凝成百战筹。擎旗处,看东方既白,换了神州。

胸中万卷宏猷,更心系苍生解国忧。叹门无私谒,衣唯补絮;米分邻舍,情暖寒裘。大业初成,遗篇犹在,盛世如君愿未休。长凝望,有丰碑巍峨,永立心头。

34

主题

358

帖子

12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0
贡献
351
金钱
445
 楼主| 发表于 2025-9-11 04: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忆毛公
巨龙出湘潭,祥云笼韶山。
满腔抱负在手,豪情震当年。
救国危机图存,红旗风卷残云,壮志担铁肩。
血染长征路,旧貌换新天。
山城会,蒋公颤,竟无言。
雄狮百万,敌寇陨灭谈笑间。
手握乾坤日月,胸有文韬武略,伟业向云端。
华夏桑梓地,世代美名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58

帖子

12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0
贡献
351
金钱
445
 楼主| 发表于 2025-9-11 04: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季曲 于 2025-9-11 05:00 编辑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北方地区的壮丽景象,千里大地被冰层覆盖,万里长空雪花纷飞。眺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一片;黄河的上下游,顿时失去了波涛汹涌的气势。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仿佛要与上天比试高低。等到晴天时,看红日映照白雪,大地仿佛披上艳装,格外娇美动人。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祖国山河这般美好壮丽,引得无数英雄争相为之倾倒。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稍欠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略输诗情文采。称雄一世的成吉思汗,只懂得拉弓射雕的武略。这些人物都已成历史,真正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当今时代的豪杰。

注释
沁园春·雪        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北国        指我国北方。
雪        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一片。惟,只。
大河上下        大河,指黄河。
顿失滔滔        (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滔滔,这里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山舞银蛇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原驰蜡象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作者自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天公        指天,即命运。
须        等到;需要。
红装素裹        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分外妖娆        格外婀娜多姿。妖娆(ráo),娇艳美好。
折腰        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秦皇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创业皇帝。
汉武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        文采本指辞藻、才华。这里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宋祖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        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一代天骄        指可以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
成吉思汗        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为“强者之汗”(汗读hán,是可汗的省称,即王)。
弯弓        拉弓。
雕        一种猛禽。
俱往矣        都过去了。俱,都。
数        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风流人物        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作者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赏析
该词的创作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936年2月,毛泽东等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突破阎军防线后,踏雪沿官道山行进,顺利到达山西省石楼县留村,并在此写下了著名诗篇《沁园春·雪》;另说是1936年2月,毛泽东率红军抗日,来到西北高原。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写下壮丽的《沁园春·雪》。该词不仅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展现出北国的辽阔与壮美,创造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还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上阕用"千里冰封""山舞银蛇"等意象描绘北国雪景的雄浑壮丽,下阕通过"略输文采""只识弯弓"等评价历史人物,最终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收尾,既展现革命者的历史自信,又隐喻抗日救国的时代重任。全词将自然景观与历史评述有机结合,凸显了无产阶级革命者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

①动静相生手法:"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将静态雪山比拟为舞动的银蛇、奔跑的蜡象。②历史维度创新:突破传统咏史格局,用"文采""风骚"评价帝王,突出文化领导权理念。③色彩美学:通过"红装素裹"的视觉对比,象征革命理想与现实的交融。④口语化表达:"俱往矣"三字打破词体常规,彰显革命语言的鲜活生命力,最后直白的"今朝"呼应"风流人物",完成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对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主题

3580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青青子衿诗苑华夏诗风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84
贡献
2778
金钱
5290
发表于 2025-9-11 13: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野俱沉浸,洪荒启混元。露凝尤万玉,雾散似千璠。隐约青鬟现,分明翠黛存。欲描朦郁致,水墨恰氤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1-5 21: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